让课堂注意力成为提升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突破口

2015-09-24 05:49王莹莹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注意力

王莹莹

摘 要:注意力是所有智力活动的保障,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能。小学生的注意力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提高课堂注意力入手。

关键词:注意力 有意注意 注意保持 注意品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57-01

“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说的是学习贵在专一、专注。注意力是所有智力活动的保障,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能。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只有避开注意的分心与分散,使注意力趋于集中,才能保证学习活动有效开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以学生注意力培养为突破口,将其视为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重中之重。

一、激发兴趣,唤醒有意注意

一个人的注意力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受制于人的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等,兴趣和注意是一种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数学学习中,系统知识主要通过有意注意的途径获得,在观察、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中以有意注意为主。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有意注意。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一课时,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吨”,为了拉近学生与“吨”的距离,吸引学生对“吨”的有意注意,我首先给学生出示了两头大水牛和十头肥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猜测它们的重量,接着,我给学生提供了大约10千克的一桶水,让学生拎一拎,感受一下10千克的重量,并向学生提出“100桶这样的水你能拎得动吗?”在将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后,我组织学生讨论并想象“100个10千克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在学生有了1吨就是1000千克的初步感知后,我又提问:“如果我班每个学生体重大约25千克,全班40人大约一共有多重?”就这样,通过身边的生活实际事例,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吨”的有意注意,在有意注意中深入探究“吨的认识”。

二、优化方法,增强注意保持

小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难以持久,为了提高他们注意力持久性,我们要优化学习的方法,加强注意保持,减少短暂性无意注意,增强持久性有意注意。

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快乐学习法和目标学习法,使学生在愉快有趣的学习中明确学习目标,发挥积极情感,增强学习主动性,有效保持注意力。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采用了目标学习法,教学初始,我给学生出示教学目标:在看一看、想一想、分一分的活动中理解平均分,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理解分数的意义。我在引导学生明确该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后,组织了一系列的观察、操作活动,学生在亲手分一分桃子、折一折纸、画一画图形等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和任务,注意力一直被调控和保持。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增强,较大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始终保持注意力,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之中,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一旦掌握优良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自然提高,学习注意力就不容易分散,他们会将注意力趋向学习任务之中,主动向预定的学习目标进发。

三、渗透训练,提升注意品质

主动提问和主动应用是有效训练和提高学生注意主动性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让他们在主动提问中应用所学,展开知识迁移、联想类比,主动解决问题。

譬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统计图》一课中,我在抛出“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吗?”这一话题后,就将学习和提问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我说:“关于看电视你们有什么看法,能够围绕这个主题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吗?”有的学生说:“大人总不让我们看电视,看电视难道有害吗?”有的学生说:“电视节目都有哪些类型?”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看哪一类电视节目。”还有的学生说:“我想了解全校学生都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看到学生对电视节目关注的主动性这么强,我怕他们越走越远,于是插话:“大家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不过这么多的问题一堂课的时间是研究不完的,我们这一节课就选择其中的一个共同研究好不好?”“我们先选择一个比较实际的而且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其他问题我们课后再慢慢研究,好吗?”于是,我就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自行想办法收集数据,利用统计表整理数据,并将数据绘制成统计图,就这样,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注意力超强,完全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高效地达成了学习目的。

苏联作家切列巴霍夫说过:“天才——首先是不知疲劳的、目标明确的劳动,在一定事物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让我们关注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使之成为数学学习效率提升的有效突破口,让所有学生有朝一日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石振江.兴趣,学好数学的动力[J].教育艺术,2006,(12).

[2]欧忠烈.有效体验,让数学学习更深刻[J]. 小学教学参考,2013,(20).

猜你喜欢
注意力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让注意力“飞”回来
提高注意力的机器人
“幸亏手机分散了家长的注意力”等十三则
选秀2K19
注意力比智商更重要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两两相邻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体育游戏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