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清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倡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张历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在老师的引导下观看历史影视作品进行学习。历史教师如果能够将历史影视资源引入日常教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 多媒体 历史影视资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49-01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处理、运用历史材料的方法和技能。要求学生了解大众传媒的复杂性,能鉴别和选择媒体内容;历史和辩证地观察和评价现实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电影、电视等影视资源逐步引入历史教学,许多教育专家和学者纷纷研究影视资源对历史教学的推动作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得到教育界的认可和推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应用,影视资源的应用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方式,慢慢走进课堂,国内外许多教学实践证明,对历史课这样直观性较强的科目,影视资源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教学效果特别显著。
一、开发历史影视资源的意义
(一)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充满了好奇心,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逻辑思维阶段发展。光靠老师用语言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学生对历史课兴趣不大,注意力很难集中。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适当运用历史影视资源,用生动具体的影视画面取代教师抽象的语言讲授,再现历史事件的同时,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给学生以形象、生动的感知认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变得乐于学、主动学。
(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影视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成就动机教育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工作中想获得成功的内因,是个人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奋斗,并力求达到成功的一种内动力 。一些表现伟大人物的优秀影视作品,如《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外交风云》《挺进大别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邓稼先》等真实地再现了伟人追求革命和事业成功的强烈动机,通过教学渗透对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影视资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影视资源来源于纪录片、科教片、文献片、专题片和反映历史题材的故事片,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选择与教学相关的片断给学生播放,再现历史场景。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人物,从而提高学生观察、想象、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讲授甲午战争时,就可以播放《甲午海战》片断,提出:“为什么日本要发动侵华战争?”等问题。引导学生从影片中提炼背景,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而对甲午战争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四)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题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
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仅靠语言描述史实,缺乏情景的渲染,如果能运用历史影视资源,就能激活学生们的视觉、听觉器官,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到知识的传授之中,从而起到教育效果。
二、如何设计历史影视课程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们逐步认识到历史教科书是教学的根基,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材料。完整的教材应该包括文字、音像等配套的课本与资料。把历史影视资源引入课堂,改变了原先以教材为唯一知识来源的状况,显示出很强的教学优势。
(一)可以运用历史影视资源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创意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耳目一新 ,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上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究,为新课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例如在讲授九·一八事变时,可以用《松花江上》这首歌曲的影视资料导入,在播放歌曲的同时,再现东北人民颠沛流离远离家乡的悲惨场景。学生一下子就会被影片吸引,萌发出了解出现这种悲惨场景的想法。我们教师也就很自然导入了九·一八事变的讲解。
(二)选择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让他们依据兴趣选择课题,分成课题小组,查阅、搜集影视资料,并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取舍,找到选题需要的材料,写出研究报告,提出相关方案和解决办法。
通过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找到学习历史的多种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深造打下基础。
总之教材还是教学的根本,历史影视资源只是教学的补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要适度,不应过多、过滥,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叶永广.历史影视教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2]吴紫阳.影视史学的思考[J].影视史学史研究,2001,(5).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