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新的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信息安全问题,已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通过文献梳理和回顾,对比在信息安全法制建设方面走在前沿的美国、欧盟等地区研究实践,对中外信息安全法制建设现状、特点等做了比较研究,并提出几点关于我国信息安全发展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安全;比较研究;法制建设
1 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占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的23.2%,占亚洲互联网用户总数的55.4%。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而信息资源如今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也从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2 信息安全及立法概述
2.1 信息安全现状
信息安全观是信息时代发展和演绎之下产生的一种对信息化社会整体安全对一种意识,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安全,而关系到一国安全的方方面面,而且现在全球范围参与的信息交换带来的信息国际化,公开化和自媒体发展带来的信息个人化、社会化,使得信息安全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李小霞在其学位论文《中外信息安全法制建设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信息时代由于网络的固有特性使得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具体表现为私人化信息泄漏严重,计算机犯罪日趋严重。
2.2 我国信息安全现状
郭敏峰在其论文《网络时代信息安全法律相关问题研究》中将我国信息安全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爆发、普惠三个阶段。萌芽阶段主要在2005年以前,国内的相关部门及各领域初有信息安全意识,出现一些规模较小的信息安全项目但并未形成一定规模也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爆发阶段出现于2005-2009,国内各个领域对信息安全技术有了较为全面和成熟的掌握,企业也开始筹备实施信息安全建设;第三个阶段是普惠阶段,即2010年至今,信息安全逐渐成为人人皆知和普遍存在的内容,政府部门也对信息安全时常投入了较多的关注和精力。
2.3 我国信息安全法制研究现状
郭敏峰在期论文《网络时代信息安全法律相关问题研究》中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概况做了详细阐述。他认为总的来看,我国现有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能够概括性地反映出我国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已經确立了部分基本法律原则,保障体系相对比较完整。
3 中外信息安全法制建设比较研究
学者马民虎,王新雷在他们的论文《我国信息安全法律能力建设的思路》中,谈到欧盟几国对于信息安全法律建设的现状,继美国2003 年颁布《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之后,欧盟于2007年3月也颁布了《信息社会安全战略》以期全面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另外,爱沙尼亚、英国等国也分别于2008 年、2009 年相继制定发布了网络安全战略。
顾意在其研究论文《网络信息安全的法治研究》一文中经研究指出,到2014年,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颁布了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其中美国就颁布了 40多份与网络信息安全有关的文件。
4 关于我国信息安全法制建设的思考
尹建国在《美国网络信息安全治理机制及其对我国之启示》中实质性的揭示了我国信息安全法制建设的情况,他认为,我国非常重视政府在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而政府的监管能力是有限的。
学者李德智在《互联网治理之初探》中指出互联网的新奇形式某一单独的治理主体或某一种理论学说都不能全面地解决互联网存在的问题。
陈清文在《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提出我国信息安全法制建设需要提高公民意识;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领导机构;联网登记;电子海关;加强立法;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
汪鸿兴在《英国信息安全法律保障体系及其启示》通过对英国信息安全法制建设的发展研究,认为我国应该参考其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加大重视,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确保执法机关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警来自信息网络的威胁“。
5 总结
用马民虎,王新雷在他们的研究论文《我国信息安全法律能力建设的思路》中的阐述作为总结:我国信息安全法律保障能力建设要遵从网络技术和信息社会发展的本身逻辑,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我国信息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法律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以统筹协调网络信息安全治理的全局。
参考文献
[1]于鹏,解志勇.美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考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海外资讯,2008:68-70.
[2]尹建国.美国网络信息安全治理机制及其对我国之启示[J].法商研究,2013,(2).
[3]马民虎,赵 婵.欧盟信息安全法律框架之解读[J].河北法学,2008,26(11):152-156.
[4]杨 珂. 浅谈网络信息安全现状[J].数字技术与应用.
[5]郭敏峰. 网络时代信息安全法律相关问题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13,(6):50-54.
[6]顾 意.网络信息安全的法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
[7]陈清文.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04,(6):47-48.
[8]陶月馨,刘君. 我国信息安全的挑战和应对探讨[J].科技传播,2009:23-24.
[9]马民虎,王新雷. 我国信息安全法律能力建设的思路[J].专题研究,2010,(9):41-42.
[10]汪鸿兴. 英国信息安全法律保障体系及其启示[J].信息安全,2013(7):50-51.
[11]王新雷. 英国信息安全法纖设情况[J].焦点,2013(2):63-65.
[12] 王 珂.智慧城市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3.
[13]李小霞. 中外信息安全法制建设比较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06.
[14]李德智.互联网治理之初探[J].河北法学,2004,(12):100- 102.
[15]顾华详. 论中国保障信息安全的法治路径[J].科学发展,2011( 8) .
作者简介
张向宇(1989-),女,助理馆员,专职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发表2篇学术论文,参与编著1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