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 陈坤
摘 要: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呈现出加速的态势,但是与东部地区和全国城镇化发展相比,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仍然滞后。本文指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城镇化发展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大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合理规划城镇布局,注重中小城市作用;优化产业结构,着重发展第三产业;发挥政府的职能,以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问题;对策
1 引言
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我国目前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各类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研究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较早,城镇化也叫城市化,西班牙的工程师A.Serda于1867年在其著作《城镇化的基本理论》中最早提出城市化这个概念[2]。国外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大不相同,因此国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镇化发展模式。
一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西欧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市场机制在其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3],城镇化与工业化、市场化协同发展。在城镇化初期,西欧各国存在着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污染严重、重大疾病流行等问题,于是国家从宏观层面进行了干预和调控: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和《环境卫生法》,对城镇化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管制;德国也颁布了《联邦建设法》、《联邦建设促进法》等一系列法规,规范市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自由放任式城镇化。市场在美国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联邦政府由于调控手段薄弱而无法对以资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导致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其突出表现为过度郊区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意识到过度郊区化所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成本居高不下、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和贫富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提出了“精明增长”的理念,倡导合理利用土地,鼓励公共参与,保护社会公平。
三是以拉美为代表的受殖民地制约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由于拉美和非洲大部分国家属于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其经济发展长期受到制约,所以与其他欧美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同,表现为外来资本主导下的工业化与自身落后的传统农业经济并存,工业发展落后于城镇化,政府调控不力,最终导致其过度城市化。产生众多社会问题,人口过度集中、交通阻塞、住宅拥挤和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二)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内学者献关于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张沛、吴潇(2012)构建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四力”驱动动力系统,即外部力量的拉动力、区域市场环境的内聚力、农村内部的扩张力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吸引力[4]。刘世薇(2013)等人从动力因子视角对黑龙江垦区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其城镇化动力表现为典型的“内生性增长”[5]。李晓曼(2014)认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引擎,政府行为和外资是辅助动力[6]。
二是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黄海(2005)等人从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选取以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7]。曹宗平(2011)认为西部地区应把新型城镇化重点放在科学有序的县城建设上,来解决西部地区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问题[8]。具体分析川西民族地区,高辉(2013)等人认为川西民族地区应该用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新型城镇化[9]。
三是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研究。吴江(2010)通过对重庆的分析,提出了“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的多元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10]。邓祥征(2013)等人提出西部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二元”城镇化发展路径、进一步完善西部城镇基础设施水平的路径、构建长期稳定的绿色城镇发展路径、立足功能分区并结合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城镇化发展路径[11]。何熊浪、毕佳丽(2014)从人口转移、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分析,提出了走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径[12]。
3 西部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十几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内部发展不均衡
由于受大型山系、长期边缘经济及西部边陲地理区位的影响,西部地区多属集少数民族、贫困及脆弱生态环境于一体的老少边穷地区[13],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为滞后。2013年,全国城镇化率为 53.7%,西部地区与全国相差近9个百分点,仅为45%左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近年来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呈现出加速的态势,2005年至2013年,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增加近10個百分点。但从表1看,西部地区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2013年西部地区中除了内蒙古、重庆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省(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西藏的城镇化率还不足40%,可见,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且内部各省发展极不平衡,不同省份间差距很大。
2.城镇化发展结构不合理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城镇空间布局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表2得,2013年,西部的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占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12.5%,49.5%,38%,呈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特征。同期,全国平均为10%,43.9%,46.1%;东部为7.2%,43.8%,49%。由此可得,西部地区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偏高,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比过低,发展严重滞后。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西部地区主要靠矿产初级开发、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及化学工业等来发展,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特征。“二三一”的发展模式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
(二)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
虽然近年来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存在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象。第一,我国西部地区各省( 市、自治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整体城镇分布不均衡。由表1知,2013年内蒙古、重庆、陕西、宁夏的城镇化率均在50%以上,有六个省的城镇化率在40%—50%,西藏城镇化水平竟低至23.71%,与城镇化率最高的内蒙古相差35个百分点,说明西部地区各省份间城镇化发展极不协调。第二,西部地区的城市体系等级结构比例不合理,大城市较少,中小城市偏多。2012 年底,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占西部城市总数的61%,且中小城市呈现出数量多、质量低、高分散的特点,无法形成集聚效应因而难以起到带动周围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城市因数量少且缺少中小城市的支撑形成了孤立发展的局面,导致城市规模效应无法充分地发挥,从而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无法顺利推进。
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大
新型城镇化应是城乡融合的城镇化,从城乡关系来看西部新型城镇化的城乡发展失调,主要表现为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由于地理位置、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不强,导致西部城乡居民发展差距较大。一方面,2012年,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2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为3.42,可见,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的多。另一方面,2012年,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38.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40.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大于城镇居民。
4 对策建议
1.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全面提升西部城镇化发展
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对西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要城镇空间协调。西部城镇沿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呈现为城镇群或城镇带,各城镇带的功能整体来看趋同且彼此在空间上相互独立,导致城镇间的关联带动效应不强和内部各省发展不均衡,因而无法提升西部地区整体城镇化发展水平。因此,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根据各城镇的特点实现城镇的差异化发展与周边城镇协调发展。并且通过扩大规模、优化内部结构和加强基础设施来加快成渝、关中平原、滇中、呼包等区域城市的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城市的增长极作用,最终
形成一个开放协调的城镇空间系统。其次,要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空间及比例的协调[14]。西部地区突出特点是大城市較少,中小城市偏多,且中小城市呈现出数量多、质量低、高分散的特点,较少的大城市孤立发展。要壮大省会等大城市的规模并围绕孤立的大城市建立一些中小城镇,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形成城市规模聚集效应,同时重视具有区位优势的中小城市的发展,通过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使其功能日益完善,提高其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带动周边小城镇的发展。最终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魏后凯,2014) ,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中心网络化”城镇空间格局[15],全面提升西部城镇化发展水平。
2.注重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
西部地区作为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少数民族集中区,经济增长动力极为不足,需要政府通过相关政策进行扶持以消除其经济增长的外部瓶颈性障碍,实现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发挥能动性作用,地方政府应致力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通过城镇化使老百姓收入增加。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要改变传统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并引进先进的科技将传统的粗放型发展转变为循环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进而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由于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落后,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制约了西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医疗、教育、养老等的投入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同时西部地方政府应该利用积极引进外资和吸引民间资本等方式扩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3.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其新型城镇化进程,因此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进而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一方面,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比偏高,但质量低,而农业是西部地区的基础产业,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并通过股份合作、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会提高土地、劳动力效率,因而西部地区可以减少第一产业的比重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对新型城镇化形成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镇化发展。西部地区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比过低,发展严重滞后。对于生态环境资源、民俗资源和文化历史资源丰富的城镇,要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色发展旅游事业。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和文化积淀,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16],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提高其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努力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5 结论
西部地区属于我国的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于解决我国东、西部地区越来越突出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差距拉大等问题,对有效的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和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华新,宋斌. 城镇化建设中的人民文化生活的建设与研究[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217-218.
[2]缪细英,廖福霖,祁新华. 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22-27.
[3]王秀玲. 对国外城镇化发展的思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42-45.
[4]吴潇、张沛《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802-1805,1833
[5]刘世薇、张平宇、李静《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地理研究 2013年11月
[6]李晓曼 《中国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若干问题研究》 改革与战略 2014年第三期
[7]黄海、李炎谛《西部地区城镇化模式选择》,《商场现代化》2005年12月(下)总第453期
[8]曹宗平《西部地区既有城镇化模式的弊端与现实选择偏好》,《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9]高辉、陈波、舒庆亚《川西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2013年8月
[10]吴江 《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D] 西南大学,2010,4:129-134
[11]邓祥征、钟海玥、白雪梅、赵涛、李勇、王苗 《中国西部城镇化可持续路径的探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年10月;
[12]何熊浪、畢佳丽 《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1月 ;
[13]黄亚平 . 欠发达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探讨—以湖北省为例 [J]. 城市规划学刊:2012(4):45-49.
[14]吴福象,沈浩平.新型城镇化、创新要素空间集聚与城市产业发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4):36-43.
[15]魏后凯.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J]. 中国工业经济,2014( 3)
[16]周英. 西部地区城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14,01:97-101.
[17]陈坤. 四川省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5,01:51-55.
[18]陈坤. 基于外部性视角的巨灾保险供求失衡分析[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01:89-91.
[19]曹东亚,陈坤. 博弈视角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道德风险防范研究[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5,02:5-9.
[20]陈坤,杨立生.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巨灾保险供求失衡分析[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5,03:46-52.
作者简介
张丹丹(1990-),女,河南新乡人,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
陈坤(1989-),男,安徽合肥人,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