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梅
1973年5月6日,是我从学校分配到巨山农场插场的第一天。
这一天和我同时插场的知青有300多人。我被分配到二队,在队部负责共青团工作,兼任广播员。
农场广播站是根据当时政治形势发展需要,因陋就简建起来的。一间10平方米的办公室,自制的配电盒和绝缘木地板,广播间没有做防噪音处理,只花钱购置了上海产的东方红牌电子管的立式扩音机(上面一层可以放唱片),高音喇叭八个。
广播站完全采取直播的形式进行广播。每天早、中、晚广播三次,每次一小时。第一次广播时间是早晨6点半到7点半,以转播中央台《新闻联播》为主。我要提前半小时起床,做准备工作,预热扩音机,清嗓子,做开机前准备。中午广播一小时,转播电台节目和自备节目各半小时。晚上以转播电台节目为主。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节、假日外,从不间断。
在当广播员期间,尽管当时没有录音机,我仍然认真练习发音,认真练习朗读,学习播音技巧,不断提高播音效果。我还曾去过其他农场广播站,参观、学习、交流。我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生产情况,采写先进人物的事迹,曾多次撰写专题报道。特别是在农场搞会战期间——二队、三队果品采摘季节和一队轧青贮期间,都要全场动员,加班加点。广播也是连续报道。
农场二队果树地里有个天棚,采摘季节经常要挑灯夜战,果品选级、分类,一派丰收热闹的景象。为了保证第二天中午把稿子播出去,我经常是加班回来赶写稿件。轧青贮期间,我还用专线对一队进行现场广播,鼓舞职工的士气。
我还把农场组织会演的优秀文艺节目组织到小小的广播室,通过广播进行宣传。如带锣鼓镲的三句半、数来宝、样板戏京剧清唱、河南豫剧《龙江颂》选段等都直播过,很受职工家属们的喜爱。
回顧当广播员的日子,在我人生的旅途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是我人生中一段辉煌的历史。最重要的是,在农场,在广播站,使我学到了许多东西,特别是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不畏艰难乐观向上,从形形色色的典型人物身上,我学到了他们的诚实,他们的质朴。这也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我怀恋当广播员的日子,我自豪——我曾是巨山农场广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