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升级”我真的不懂

2015-09-21 16:49冷自如
上海戏剧 2015年7期
关键词:院团殿堂舞美

冷自如

借着上海越剧院院庆六十年的东风,上海大剧院与上越强势推出“殿堂版”《红楼梦》。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殿堂版”不仅将从2016年开始定期于农历春节在上海大剧院驻场演出,中生代艺术家演出的“名家版”更是今后“独家供应”殿堂版,不再在其他剧院演出。

暂且不论这是否是一场艺术盛宴,不如先说它是一次营销事件。众所周知,上海越剧院最有影响力的“红楼团”正是以经典版《红楼梦》这部作品命名的,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说它是红楼团甚至上海越剧院的品牌形象也不为过。也因此,“殿堂版”的高调亮相、长期驻场、以及名家版的“独家供应”意义深远,可视为上海越剧院对《红楼梦》的品牌升级。

“经典”、“名家”、“大制作”无疑是其升级品牌的主打要素。一方面,通过“那一年,我看过的《红楼梦》”展览征集活动与后续的“海上红楼花”主题展,借势“经典版”积累的口碑效应与品牌影响,成功为“殿堂版”加冕上“中国戏曲顶尖代表作”的光环,不知不觉间让老观众把几十年来对“经典版”的深厚感情与“舞台综合艺术集大成之作”的联想原封不动地转移到“殿堂版”上面去。另一方面,各类宣传报道又开启了“暌违16年”、“数遍了指头把佳期待”等话题热点,不仅链接上曾经的奇迹见证者对于“中生代名家的共同记忆”,更是唤起了未能躬逢其盛者对于以“因华丽宏大、制作精良的服装舞美、云集多个流派名家的演员阵容等特色冠绝一时”的大剧院版神话的强烈憧憬。

只是,这一场“大制作”、“名家版”的“经典剧目”真的等同于更好的制作、更好的表演、更好的艺术么?还是只是营销上的“瞒天过海,暗度陈仓”呢?

这次的演出和1999年大剧院版《红楼梦》一样,以“元妃省亲”开篇,以“太虚幻境”结尾,删掉“黛玉进府”、“识金锁”全场,对其他多个场次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同时牺牲了周宝奎的“可怜你年幼失亲娘”、金采风的“昨日楼头喜鹊噪”、徐天红的“自古道世事洞明皆学问”,尤其是王文娟的“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等经典唱段,取而代之的是“我爱那潇湘馆中千竿竹,与我一样瘦伶仃”、“你住潇湘馆,优雅又清静,我住怡红院,两处靠的近,常来常往共谈心, 你我两个靠得近”……精致的唱腔被抛弃,优美的唱词被世俗化,叙事流畅遭到破坏,情感打动人心的力量被严重削弱。试问,这样的“红楼梦”还能与“经典版”等而视之为“戏曲艺术的顶尖代表”吗?这样的改编难道又是“大制作”必须的吗?

在剧情与唱腔作出巨大牺牲后,斥资数百万的“大制作”仅仅被等同于更大的布景,更多的龙套,而不是更精良的制作与更适合戏剧表演的舞台空间无疑是令人遗憾的。“游园”里粗壮的亭柱遮住了演员的脸孔,“葬花”里缤纷的花雨淹没了黛玉的表演,“金玉良缘”里偏居一隅的雄伟婚床使得新人的耳鬓厮磨都成了隔空喊话……这样为排场而排场,喧宾夺主的“大制作”真的能等同于更好的制作吗?

而“名家”们状态的整体滑坡亦未能成就“更好的表演”。台步随意、身段潦草、气息不足、念白慌乱,破音、跑调比比皆是,更遑论人物。更大的舞台,更大的调度,又对名家们的体力造成极大挑战,也使得整台演出的效果更打折扣。

如果说经典版以其精美的唱词,精妙的表演,精致的唱腔,精良的服装布景,使人切实体会到一个一流院团在编剧、演员、舞美等各方面的顶尖艺术实力,那么“殿堂版”所着力打造的华丽、宏大、人海的品牌联想,最多让我们感知到的也仅是制作这场演出的经济力量而已。

建院六十年后,上海越剧院在传承与创新、艺术与市场上必然是要有的新的方向,但我以为,从经典版到殿堂版,《红楼梦》的品牌内涵已悄然转换,从并列“越剧四大经典之一”到与《甄嬛》花开并蒂,折射出的是彷徨与迷失。

作为“中国越剧的摇篮”,上海越剧院的核心资产正是宗师一辈积累下来的大量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它是包括了剧本、音乐、服装、舞美、唱腔、身段、表导演在内的“活的数据库”。上海越剧院得天独厚之处正是艺术上的原汁原味,师承上的直系嫡传。不同于“浙百”的时尚与创新,不同于“绍百”的文武并重,我认为上海越剧院的风格与定位在于“古典”——这是任何其他院团都不具备的竞争优势。

“古典”首先意味着它是越剧的正统与典范。当代越剧的基本特征都由宗师一辈奠定,包括以导演为中心的排练制度、以尺调与弦下腔为主的基本曲调、公认的十三种流派唱腔、昆剧与话剧结合的表演手段、来源于古装仕女图的造型、虚实结合的舞美等。其中属上越者何止半数?徐进、吴琛、顾振遐、苏石风、刘如曾等都是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美等各领域开疆拓土之士,而表演上更在公认的十三位流派宗师中占据九席。不仅越剧的民间老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九斤姑娘》都以上海越剧院修改、打磨后的版本定为范本流传于世,其第一代“梦之队”所创造的大量新编经典剧目如《红楼梦》、《西厢记》等更是在任何方面都具有教科书般的价值与意义,成为后世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可是,虽然自称是“活的数据库”,但真正活态的剧目还剩多少呢?纵然是“复排”,也要“重修”,当“升级”、“驻场”、“名家独家供应”已经危害到镇团剧目的传承之时,不能不格外加以警惕。我们都知道,戏曲是角儿的艺术,而戏曲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剧目的学习与累积,可想而知,当经典剧目逐渐失传或者变质之后,越剧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其次,以《红楼梦》、《西厢记》为代表的上海越剧院所创造的第一代经典剧目等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之美。与源自民间故事、充满乡土气息的越剧老戏不同,上个世纪上海越剧院的新编剧目或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或出自著名文人之手,诸如黛玉焚稿时所唱“我一生,与诗书作了闺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情”,再如《西厢记》结尾莺莺目送张生远去,红娘问“小姐,他往哪里去了”,莺莺答“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无不充满着浓郁的诗意,蕴藉的意境。它扩充了越剧的题材,更提升了剧种的文化品格。在舞美与服装设计方面,当年的上海越剧院也奠定与发扬了优美抒情的风格。比如源自古代仕女画的典雅婉约的造型,比如融入古典艺术如山水画、工笔画、园林建筑、皮影剪纸等的舞美设计。再加上宗师们内求体验,外法昆剧的表演程式,才使得越剧长于刻画具有书卷气的翩翩公子与知书达理的古典佳人,能其他剧种之不能。而“殿堂版”一味追求场面上奢华与阔气,不仅与和谐统一、婉约雅致的古典美学背道而驰,而不惜牺牲剧目文学与艺术的品格。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我相信院团并非不明白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但他们担忧的是“古典”越剧已经过时过气,不符合现代审美等等,说到底是对观众的盲目揣测与迎合。然而试问,“殿堂版”《红楼梦》的火爆有多少来源于戏本身的品质?如果大剧院的平台与强势营销都可以将“殿堂版”打造成神话,为什么我们有了更好的渠道与运作,却不用以宣传与推广真正的艺术经典呢?又有什么理由认为在同样的条件下,原有的经典版《红楼梦》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不能做到更好?

以这样的“殿堂版”来说“留住老观众,吸引新观众”、展示院团“传统根基与创新能力”恐怕事与愿违。走了六十年,是时候停下来想一想,艺术/经典与财力/排场,对老观众来说,“上海越剧院”、《红楼梦》的品牌意味着什么?院团又希望它们对于新的观众来说,意味着什么?立足古典特色与竞争优势,珍惜“规范正统”的品牌形象,传递“艺术经典”的品牌价值。前一阵方亚芬、吴凤花版“敬礼大师、修旧如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叫好又叫座是不是说明了什么呢?

猜你喜欢
院团殿堂舞美
对文艺院团中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走进创作殿堂,体验变奏之美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少儿书画作品4幅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殿堂级街头文化
俄国戏剧舞美特点初探
“首届舞美大师论坛——感受视听空间的表现力”在京举办
最高贵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