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茂林 柯贵宝 胡小丽 骆方静 向 谦 蒲 红
慢性乙型肝炎是全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3.5 亿人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人群中有10%~20%将发展成肝硬化。在亚洲国家,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发生肝硬化后患者5 年生存率约为55% ~84%[1]。研究显示,宿主免疫应答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具有重要作用[2,3],IL-23/IL-17轴参与了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的发病过程[4,5]。故本研究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17、IL-23 及Th17 细胞的变化和作用进行阐述,以了解这些细胞、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过程中可能的作用,以期对防治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进展提供新认识。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本院消化内科118 例肝病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40例,其中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平均年龄(44.26±4.35)岁;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38 例,男性25 例,女性13 例,平均年龄(47.14±4.78)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40 例,男性27 例,女性13 例,平均年龄(52.39±5.64)岁。所有入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符合2010 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6]。正常对照组10 例,系本院健康体检者。所有入选对象均排除有已知代谢性或遗传肝病、肥胖或自身免疫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并排除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等病毒重叠感染,以及近3 个月内均未经免疫调节剂及抗病毒治疗、未接受长时间保肝治疗。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和主要试剂 抽取受试者清晨空腹时静脉血4 mL,离心后取上清液,置-80℃冰箱保存待测。ELISA 试剂盒购自美国RD 公司。
1.2.2 血清IL-17 和IL-23 检测 应用IL-17 和IL-23 ELISA 试剂盒进行检测,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酶标仪(MK3,美国Thermo 公司)测定450 nm 处的OD 值。1.2.3 CRP 的检测 采用免疫比浊法,用OLYMPUS27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标本CRP 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s 表示,多样本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患者IL-17、IL-23 和CRP 表达水平比较
①慢性乙型肝炎组、代偿期肝硬化组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血清IL-17、IL-23 和CRP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②慢性乙型肝炎组、代偿期肝硬化组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之间血清IL-17、IL-23和CRP 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正常对照组及3 组患者IL-17、IL-23 和CRP 表达水平比较±s)
表1 正常对照组及3 组患者IL-17、IL-23 和CRP 表达水平比较±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 <0.05;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P <0.05;与代偿期肝硬化组比较,&P <0.05
?
2.2 相关性分析入选患者血清IL-17 与IL-23、CRP呈正相关(P <0.05),详见表2。
表2 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IL-17与IL-23、CRP 水平的相关性
IL-17 是一种促炎症细胞因子,由特殊的辅助型CD4+T 细胞产生,定义为Th17 细胞。血清中的IL-17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Th17 细胞的数量与功能情况[7-9]。Sun 等[10]研究表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内Th17 细胞增加,可促进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而导致疾病进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内浸润的Th17 细胞一方面通过分泌IL-17 招募炎性细胞到达肝脏,另一方面直接激活肝内天然免疫细胞,造成持续的慢性炎症[11]。Ye 等[12]研究发现,IL-17 表达随着肝纤维化分级上升而增多,可能与TGF-β1 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关。本研究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IL-17 水平的检测,结果发现:每一位患者血清中的IL-17 水平远高于正常人(P<0.05),且与公认的反应炎症状态的指标以及与肝组织的炎性反应、坏死程度成正比的CRP 之间有正相关关系,提示IL-17 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慢性炎症及肝纤维化过程。
IL-23 在机体控制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有文献报告,IL-23 可促进Th17 细胞扩增和存活,并分泌具有强大的募集和激活嗜中性粒细胞功能的IL-17,从而发挥其免疫学效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中发挥作用[13]。IL-23 缺乏不影响Th17 的正常产生,但却使其不能扩展和存活。故IL-23 在Th17 细胞数量扩增与维持以及之后参与免疫应答的过程中是必须的。本研究结果中,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IL-23 和IL-17 的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高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 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 <0.05),说明IL-23 和IL-17 的表达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进展密切相关,且IL-23 和IL-17 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推测IL-23 可能作用于分化成熟的Th17 细胞,促进IL-17 表达水平增高,并可能通过IL-17 发挥其功能。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IL-17 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慢性炎症和肝纤维化,与肝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IL-23 可能作用于分化成熟的Th17 细胞,促进IL-17 表达水平增高,并可能通过IL-17 发挥其功能,进一步深入研究IL-23 诱导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产生IL-17 的机制将有助于为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后的疾病进展提供新的治疗靶标。
[1] Tseng PL,Lu SN,Tung HD,et al.Determinants of early mortality and benefits of lamivud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J].J Viral Hepat,2005,12(4):386-392.
[2] Hernandez-Gea V,Friedman SL.Pathogenesis of liver fibrosis[J].Annu Rev Pathol,2011,11(6):425-456.
[3] 王大刚,洪炜,何江英,等.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与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8):811-814.
[4] 王笑颜,邹伟华,吴泉,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IL-17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620-621.
[5] Zheng L,Ye P,Liu C.The role of the IL-23/IL-17 axi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raves'disease[J].Endocr J,2013,60(5):591-597.
[6]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13-24.
[7] Infante-Duarte C,Horton HF,Byrne MC,et al.Microbial lipopeptides induce the production of IL-17 in Th cells[J].J Immunol,2000,165(11):6107-6115.
[8] Harrington LE,Hatton RD,Mangan PR,et al.Interleukin 17-producing CD4+effector T cells develop via a lineage distinct from the T helper type 1 and 2 lineages.[J].Nat Immunol,2005,6(11):1123-1132.
[9] 欧琪亮,丁宋军,李云,等.出生前后双酚A 暴露对小鼠不同时期血清白介素-17 白介素-23 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3,34(5):530-532.
[10]Sun HQ,Zhang JY,Zhang H,et al.Increased Th17 cells contribute to disease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HBV-associated liver cirrhosis[J].J Viral Hepat,2012,19(6):396-403.
[11]Zhang JY,Zhang Z,Lin F,et al.Interleukin-17-producing CD4 T cells increase with severity of liver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Hepatology,2010,51(1):81-91.
[12]Ye Y,Xie X,Yu J,et al.Involvement of Th17 and Th1 effector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J].J Clin Immunol,2010,30(4):546-555.
[13]Bamias G,Cominelli F.Immuno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current concepts[J].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07,23(5):36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