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

2015-09-18 09:28杨茜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杨茜

摘要: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从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向度着手,研究后现代主义所蕴含的积极的、肯定的、建设性的内涵。本文立足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介绍其现状、主要代表人物观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几个方面。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形成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49-001

后现代主义根据对现代文明的态度分为两个派别,分别是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解构性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文明,对现代文明采取一种全部否定的观点,摧毁现代文明的一切成果,认为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超越,代表人物有福柯、德里达等哲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重申前工业的生存智慧和更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避免回复到前现代的落后和愚昧状态, 也相信人民能够欣赏传统、尊重文化多样性、感激在人类生活中共同体的作用,代表人物有格里芬、罗蒂、霍伊等哲学家。本文重在介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

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研究概况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一词由大卫· 格里芬发明。格里芬在纽约州立大学编辑了有关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系列丛书,名称为《桑尼丛书》或者《过程思想》, 建立的机构名称为过程研究中心。它是克莱蒙特神学学校和克莱蒙特大学中心及研究生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其创始人为小约翰·B.科布和大卫· 格里芬,他们分别任主任和执行主任。中心经常召开会议,出版物有《过程研究》和季刊《通讯》,该中心鼓励对阿尔弗雷德· 诺斯·怀特海、 查尔斯·哈茨霍恩及相关科学家的过程哲学进行研究和思考,致力于对这一世界观在其他所有领域的思想和实践中的应用和检验。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彻底批判现代文明不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通过对现代前提和传统概念的修正来建构一种后现代世界观,而不是消除现代文明本身存在的可能性。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直接来源——怀特海哲学思想。虽然怀特海并没有用过这个词, 但早在20年代,他就出版了一本书, 题为《科学与现代世界》。在该书中,他明确指出,现代科学已经被替代了,这与科学无法为自己辩护这一实在观相关。我们的使命是在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新发展的基础之上,重构一种科学世界观。由于整个现代文化与这一相同的世界观密切相关,因此变革就成为普遍的要求。怀特海在该书中指出了变革的方向,并在其后来的著作中充分发展了他的观点。而他的这些思想就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直接来源。

2.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有许多不同的分支。就影响力而言,格里芬等人所倡导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更好的证明了后现代主义的内在生命力,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主要是从科学的层面出发讨论问题的。格里芬认为现代性及其西方世界所产生的一系列有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问题的出现,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致力于解决的根本课题。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者是王治河。通过翻译和出版后现代主义的相关著作宣传这种思潮。 王治河在克里福德·柯布的访谈记录里写道,柯布认为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有着亲缘关系,理由有二:一是它具有一些与传统的儒学和道家思想相似的特征;二是它提出了一条双赢的途径, 既解决意识问题,又解决实践问题。现在我们从三个方面具体对中国发展的影响进行总结。

1.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社会主义的角度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要坚持生态建设,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们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中国传统社会提倡天人合一,强调要遵循自然界原有的一些规律,而不应该肆意的破坏自然界,一味的获取经济发展,而不重视生态环境。

2.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角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前现代、现代化和后现代的交织体,而所形成的一系列理论都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并合理利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因素,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顺利开展。

3、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角度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当今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互联网遍及各行各业,我们要运用好这一新媒介,新时代的大学生大部分为80、90后,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知识有很好的创新整合能力,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关怀从IQ、EQ逐渐上升至SQ,即理想信念,这一思潮给当代青年带来了灵性关怀,我们应该积极利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情感上共鸣、功能上互补。

基金项目:本研究成果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王治河.《别一种后现代主义》[J]《求实学刊》,1996年第4期,第15-19页

[2]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20-227页

[3]王治河.《后现代主义与中国》[J]中国学术期刊,第9-12页

[4]崔俊睿.《格里芬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及启示》[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第14、15页

猜你喜欢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如果被无端指责,该咋办
以建设性新闻理念推动广电媒体转型
建设性新闻实践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关系
重新回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原点
言论
对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性思考
浅谈国家审计的广泛性与建设性
走向后现代主义的现代语言学探讨
后现代主义设计
碎片与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