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2015年工控行业发展趋势

2015-09-18 01:26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孙柏林
自动化博览 2015年1期
关键词:服务业科技发展

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孙柏林

试析2015年工控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孙柏林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力争在更高起点上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1 引言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时间的步伐已经迈进了2015年!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各行各业的领导者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部署在经济“新常态”下2015年的各项工作。本文即是从展望行业发展趋势的角度,来预测一下工控行业可能的发展趋势,以飨读者。

2014年,面对我国整体经济下行的环境,诸如:国际经济低迷、传统市场疲软、行业产能过剩、产品更新换代慢、高端技术缺乏、人口红利消退、资源环境约束等等,经济下行压力倒逼着经济转型升级。

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科学发展动力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以追求卓越能效,提升生产力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升级正在快速展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表面上是增长速度的换挡与调整,本质上则是增长动力的转换与接续。新常态、新飞跃,新常态孕育着革命性转变,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浴火重生”。

当前,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成为工控领域的高频词,工业4.0、智能制造引发了产业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面向行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层出不穷,设备互联、移动终端和远程服务的趋势逐渐显现。自动化与电气厂商推出的创新产品和针对行业的解决方案就是上述技术革新的载体与成果,通过多种技术的融合与集成,丰富了自动化产品的应用功能,改进了技术性能,帮助制造企业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了能源消耗。

众所周知,自动化技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为使命,当前,面对人力、能源成本和产品品质要求等多重压力,我国制造业对于卓越能效的需求更加迫切,人们认为,以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融合与集成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运作的网络化、功能的多样化、系统的复杂化是国内外自动化研究和发展的主要趋势,而高集成、高性能、高智能已经成为自动化需求的主要特点。控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已逐渐向分布自主式、博弈合作式、人机交互式迈进。此外,社会经济系统,特别是网络社会的各类软控制方法、Cyber-Physical系统(机物系统)的控制、纳米控制系统、量子控制系统等,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然而,其中政府政策、绿色、智能、互联、安全、服务尤其引人关注!

2 洞悉政策动向,把握发展机遇

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攻坚年、“十三五”规划研究的启动年,也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改革创新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手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要求我们在总结评估“十二五”规划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精心组织、善于谋划、科学论证,作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谋划“十三五”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当今世情国情省情的大背景,深刻认识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正确把握全国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以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务实态度,提出未来五年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机关和各省市自治区也纷纷“未雨绸缪”,国家发改委于2014年4月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遴选公告,就“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25项重大课题向社会公开遴选研究单位。这些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反映了国家政策层面的动向,课题内容重点围绕关系“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包括国际环境影响、国内发展条件变化、各领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值得关注!其中,尤其是工信部、科技部制定的《国家“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中国制造2025》等,对于企业领导者“洞悉政府政策动向,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更加需要重视。

从科技部列出的25个前期研究重大课题里面,可以获得对于如何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若干重要启示。工控行业的领导者们应当认真学习,并吸取其中的重要启示。

2014年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释放出2015年经济发展的八大信号,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双支撑”、加快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突出“三大重点”、就业和扶贫加以特别重视、经济体制改革抓落地、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新常态是这次会议的一大主题词。在分析明年经济形势时,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是各行各业应当注意的。

3 工业4.0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德国提出工业4.0是由于三个因素的推动,一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二是生产制造的瓶颈:产品生命周期的快速变化对生产制造的影响;三是德国工业战略的定位,希望长期保持德国机械制造行业的领军地位。对于德国提出的工业4.0,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正在编制《中国制造2025》,希望借鉴德国工业4.0计划。实际上,《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就是中国的工业4.0战略。在《中国制造2025》里面,针对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不强,出台了这个有关“工业强基”的中长期规划,与旨在指导中国迈向工业强国的战略相配套。

根据德国“工业4.0”计划,未来工业生产形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生产要素高度灵活配置条件下,大规模生产高度个性化产品,顾客与业务伙伴对业务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广泛参与,生产和高质量服务的集成等。物联网、服务网以及数据网将取代传统封闭性的制造系统,成为未来工业的基础。实际上,中国制造业现在就是一个从简单向复杂的转型升级过程。一部分中国企业要完成一些较为简单的自动化转型,我们既有经济型的产品,也可以提供高端产品。有的工厂只需要比较简单的自动化应用,有的工厂则需要从简单的应用升级到更为复杂的应用,但也有工厂需要关注整个工厂的工艺和流程,甚至需要关注数据流以及虚拟和实际相结合的部分。所以说,大家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满足多种多样动态式的市场需求,这给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很大的挑战。

从本质上讲,工业4.0包括将虚拟网络及实体物理系统技术一体化应用于制造业和物流业。以及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物联网和服务技术。这将对价值创造、商业模式、下游服务和工作组织产生影响。工业4.0是未来一个大趋势,虚拟世界将与现实世界相融合。进入工业4.0时代后,工厂的生产能力和灵活性都将得到大幅提升,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成为可能。工业4.0就是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标志着工业生产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物理生产系统将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工业4.0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将怎样走向工业4.0?正是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出台的“十二五”规划里,基本包含了未来关于制造业发展的所有要点和政策,关键是我们如何把这些政策落地变为现实。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关的计划和措施,这都将指引和帮助中国制造业更上一层楼,迎接工业4.0时代。

4 “绿色和智能”潮流:提质增效

在2014年里,紧跟“绿色和智能”潮流,提升行业转型品质成为一种时尚。这一趋势在2015年将会继续进行。

首先,产业形态的“绿化”是许多企业明确的转型方向。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也可以叫做清洁制造(Clean manufacture)、无浪费制造(Waste free manufacturing)和环境意识制造(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manufacturing)等环保名称。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在这种制造模式里,制造过程要全面考虑环境和资源的因素,尽可能地做到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对资源的消耗量也最小。

在全球性的“绿色化”的浪潮里,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任务。我国绿色经济(绿色制造则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领域)在近些年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应当看到,人口资源红利日渐消退,“绿化”升级正在蓄积新的红利。谋求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是“硬件”。谋求绿色发展,生态产业是关键。在这一领域里面,工控行业都有生态产业的项目和产品等的重点安排。

再次,智能与绿色,一直是近年来国际工业领域的重要潮流,当前,系统“智能化”已经成为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不难看出,强调“智能”意在提升生产效率、工业资源调配的合理性,以及工业设备的可用性和维护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制造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重新构筑国际制造业的竞争格局。日前,全球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机构Gartner总结了2014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提出“智能机器时代将成为IT史上最具颠覆性的时代”,智能机器将加速消费化。“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则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4年11月3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工信部将组织制订我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作为智能制造的主力军,工业机器人不断从汽车制造领域向机械、建材、物流、食品乃至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渗透。中国制造业的新课题:发展节约高效的工业机器人,促进“机器换人”行动。目前,专家认为是应当引进“新一代机器人技术”的时候了,提高机器人的灵巧性、超级性、特殊性以及实现“人机互融”等是重大的挑战。

第三,在2014年,工控领域中,标准化事业也同样有了重大的发展。2014年10月21日,ITEI所长欧阳劲松教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主持了官方发布会,来自多个领域的众多专家齐聚一堂见证这一里程碑事件。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孙维博士宣布EtherCAT成为GB/T 31230中国推荐性国家标准。EtherCAT技术协会的主席Martin Rostan先生在发布会上介绍了EtherCAT技术在全球的广泛使用的市场情况,他介绍说:“中国正在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市场,而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在所有类型的机器控制,发电和输配电,车辆控制系统,科学系统及更多的领域内,EtherCAT都拥有很高的采纳率。如今它正式成为中国推荐性国家标准,这将进一步推动EtherCAT的成功,因为它将以本地语言提供该技术规范并确保其在所有公共投资的项目中被接纳。”

第四,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品牌的竞争正成为企业竞争与产品竞争的主流形态,为顾客提供独特价值和承诺的品牌创新正成为国际化企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品牌创新不仅代表企业无形资产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信任,更代表企业的文化、代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创新与自信。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所属领域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不断推进品牌创新,打造强势品牌。因而,中国的工控企业亦不例外,应当努力地推进自身的知名品牌创新,打造引领市场的强势品牌。

5 “互联网思维”,支持“新业态”成长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科技创新依旧是主旋律。”其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度融合,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人们的思维、消费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许多之前还被认为“不可能”的新技术,比如穿戴式设备、3D打印、无人驾驶、服务机器人、语音识别、智能家居等,乘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翅膀“从天而降,不期而至”,让越来越多的梦想变成现实。

互联网是一种思维,是一种考虑未来的方法。所谓互联网精神,就是开放、透明、合作,而将这些要点投射到设计、营销、增值服务各个环节,再向生态链上下游延伸,“小米模式”应运而生。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有句名言:“如今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网络间的竞争,谁拥有网络的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上的优势。”

网络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变革着社会的发展,引领着世界的未来。互联网的出现,为传统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通过以太网把工业控制网络与企业信息网络无缝连接,形成企业级管控一体化的全开放网络,将来自工业现场的数据作为核心对象,通过对其准确采集、高效传输和智能控制,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创建以虚拟设计、订单生产和柔性制造为特征的全新制造模式,基于以太网的工业互联新时代正在悄然来临。专家认为,“现在做企业的核心在于要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将会极大地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互联网思维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新思维。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被“互联网化”,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的能力,悄然升级为每个企业、行业的“新大脑”。互联网“新业态”,反映了先进生产力活跃的新要求,蕴藏着无穷发展潜力,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拉动作用。用互联网武装传统产业,用新模式做传统的事情,乃大势所趋。因此,企业应当支持互联网“新业态”的成长。

式中:Angle[0]为x轴的角度,(°);ω[0]为x轴的角速度,(°/s);speeds_filter为车轮速度,m/s,程序中以单位时间码盘格数代替;positions为位置,是速度对时间的积分;Kap、Kad、Ksp、Ksi均为参数.

现在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革命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融合到人造的产品中,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能够培养很多的人才,能够使我们的工业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化到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从生产大国转化到生产强国,这些技术不仅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且与科技,乃至于整个社会都息息相关。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让信息和数据快速积累和流动,世界变得更透明,更平坦。因此,人们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每天,有无数的企业在建立,也有无数的企业在消失。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端。虽然大家各自看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不尽相同,但普遍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有两个方面趋势值得关注。

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向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技术发展正在对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时感知、采集、监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促进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和企业间的协同制造,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使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

另一方面,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历史经验表明,每次产业变革都会催生一批新模式和新业态。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相互渗透、深度融合,正在深刻改变产业组织方式,加速形成新的企业与用户关系。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能源科技、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等相关的新兴产业也在迅速兴起,全球正在步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对我国来说,这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力争在更高起点上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这种形势之下,必然会对我国科技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紧跟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

6 深刻理解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重大意义

企业领导者应当深刻理解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重大意义。要看到发展科技服务业的紧迫形势。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科技服务业是必然选择。但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中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多年来均保持在70%左右相比,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制造业投资下降,外商更加青睐现代服务业,相比工业制造业投资观望情绪加重,服务业渐成外商投资重点。例如,2014年上半年江西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9%,高于第一、二产业,对江西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增速连续11个月高于江西省投资增速。再如,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了长沙高新区实现“创新引领,战略提升”目标,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平台。

结合国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经验和规律,中国的科技服务业也在努力地发展之中。早在2008年国务院就曾发文“提倡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当时提出到2020年,达到GDP占比超过50%;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这些重大任务的落实都需要科技服务业的支撑与引领,优先发展‘科技服务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科技服务业”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国家科委在1992年8月2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中。意见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等信息行业的主体与依托。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是科技界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我们要在进一步搞好科技工作,为第三产业提供科技支撑的同时,抓住当前的有力时机,大力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各种服务行业、近期要重点发展科技咨询业、科技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三者以下简称科技服务业)为主的新型服务行业,为促进第三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技服务业虽然是一个年轻产业,但在以技术为驱动力的市场经济中,高效率的科技服务业的存在,不仅能大大活跃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能最终促进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竞争力。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科技服务业发挥着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纽带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科技服务业可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性和体系化支撑。在我国从原来的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中,离不开科技服务业。工控企业完全可以从科技服务业寻求转型的新增长点。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是为科技创新全链条提供服务的新兴产业。部分一线城市里,科技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国务院发布了《国发〔2014〕49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加快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科技服务业虽在快速发展,却也面临许多突出问题,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许多高级科技资源与人才处于“封闭”状态、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等。这些难题也正是科技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业的领域不断拓宽、范围不断扩大,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出现。服务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经济、虚拟经济、创意经济、会展经济、休闲经济等新的业态层出不穷,迅速成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并潜移默化,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对于我国而言,发展服务业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服务业重要性凸显。作为国家经济转型、产业创新升级的保障性工程,“科技服务业”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科技服务业在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4年8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体系,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态。2014年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的五项举措,释放出科技服务业提速发展的重要信号。“让科技服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支撑。”但此前从未像这次国务院会议这样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并细化方向和扶持细则。国务院五项扶持新举措,五大举措将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使科技服务业成为创新驱动的战略支撑。2014年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以研发中介、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领域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深化改革,坚持市场导向,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这释放出科技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重要信号,凸显出中央加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让科技服务尽快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成为努力方向。

总体上看,服务业发展对于稳增长、稳就业的作用越发重要。由此可见,我国的科技服务业方兴未艾!

7 保障企业信息安全,维护企业机密

信息时代,网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也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存方式,网络世界成为现实世界活生生的映像。然而,同许多新技术一样,网络同样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安全风险随着网络空间对现实世界的强力渗透扩张而变得日趋严峻。最近,美国国防部颁布的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强调,将继续把提高网络攻防能力摆在优先位置,以应对持续增长的复杂网络空间威胁,并支援全球军事行动。今年以来,英、法、德、日、俄、印等国也纷纷出台了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部队的新举措,网络空间的战略博弈持续升温。

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信息安全的问题,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态势严峻。具体表现:一是现有系统门户洞开、未建立安全防线;二是缺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仿真验证环境;三是产品和服务主要由国外厂商提供,产品普遍存在“带病上岗”现象。为此,国家于近期专门设立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科技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科技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科技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各国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地位,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系。可以说,科技发展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国家安全的观念和格局,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观正在拓展为包括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等内容的现代大安全观,而科技安全正逐步成为其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如何在开放中求安全,营造安全的大环境。必须以国家利益为国家科技安全的首要目标!重视国家层面的科技安全!把科技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之中!

自然,无论是绿色、智能与互联都不能离开“安全”的基础。推动技术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否则技术发展越快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就越大。特别是对于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企业更是如此。中国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每月我们有一万多个网站被篡改,80%的政府网站受到攻击,攻击的主要来源是美国。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信息安全的脆弱性。21世纪的社会是无“网”而不胜的信息化社会,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促进下,工业正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综合集成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工业安全已经成为自动化领域的根本性挑战。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日益网络化,网络的触角几乎是无处不在,同时,网上的斗争也无时不有。网络空间烽烟四起,网络安全防不胜防。与网络联系紧密的国家、经济、军队等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理所当然地成为网络空间行动中十分重要的目标。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带给企业机遇与便利的同时,网络环境固有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分散性,也造成了企业信息系统具有致命的脆弱性、易受攻击性,越来越多的企业信息被披露于企业内外部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企业机密,保障企业信息安全,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网络在提高企业办事效率的同时,也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了威胁。自从网络诞生以来,安全问题就层出不穷,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愈演愈烈。对于现今无比依赖网络的众多用户来说,安全始终是高悬在应用上的一把“利剑”,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8 结语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

目前,我国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如果不能紧紧把握住这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那么,如何抓住新产业革命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在这场全球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必须紧紧抓住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以创新理念打造可持续发展环境用科学方法提升新型工控行业质量。

参考资料:

[1] 杜品圣.互联网自动化,实现新工业革命的关键[R].北京:第四届战略论坛专家讲稿,2014.

[2] 周鸿祎.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面临六大挑战[N].科技日报,2014.

[3] 马云.互联网改变中国方方面面影响人类文明方向[R].乌镇: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4.

[4] 孙柏林.“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前瞻[J].电气时代,2014,(11).

[5] 孙柏林.绿色制造:点亮制造技术未来![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4,(11).

[6]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N].人民日报,2014.

孙柏林(1936-),男,湖北黄陂人,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少将军衔,我国自动控制系统与军事系统工程专家,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猜你喜欢
服务业科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