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二次集聚与区域发展耦合机制分析

2015-09-17 04:21周翠俭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小城镇城市化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思考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必须立足于两个基本点:一是要体现城市的规模效益与聚积效益,使工业化和城市化真正地为社会服务,真正实现社会、人口、经济、技术、环境等协调发展;二是要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区域的经济活动也必须同时依靠农村经济活动的支撑。

一、新型城镇化二次集聚的背景与现实条件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与历程,主要通过城镇化与都市化这两条主线来实现,已经透射出其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迅速,资源及其要素主要流向城市,同时也流向城乡之间一些有相对优势的聚居点,这种聚集造就了小城镇的发展,这就是村落出现集镇化,集镇出现市镇化;在中期阶段,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小城镇势必出现分化与重组,那些有着积聚优势的小城镇就升级为中心城镇即小城市,而那些“空壳城镇”将受到淘汰,原先的小城市开始升级为中等城市,大中城市升级为国际化都市;在后期阶段,即城市化达到80%以上时,城乡之间就达到了一种较为合理的关系。从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的角度上看,这两种过程又必然要跨越城乡之间的二元对抗,要经历二元结构—三元结构—二元结构的发展过程,而且,三元结构的形成与消亡,又是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所以说,城镇化与都市化都不是城市化的最终发展目标,它们都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

对照现状,我们很快就发现,中国各区域的城镇化与都市化目前已处于不同的发展起点,已具备着不同层次的分化与“提速”能力,但全国城市化的低水平与严重滞后,又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各自的提升,阻碍着区域经济与全国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如何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已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区域发展及城乡发展。毫无疑问,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必须首先从理论与实践上解释为什么要进行城市化二次集聚以及如何实现二次集聚。

二、城市化二次集聚的逻辑

(一)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民的收入、农村工业发展面临着巨大问题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工业化策略,无疑是有合理性的。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在的不合理性就不断表现出来。社会分配结构不合理,农民的低收入与低速增长、农村市场份额不断降低,严重地阻碍了全国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粗放的增长模式,已无法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延缓了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种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在短缺经济时期是有其生存空间的,但由于“小、低、散”的结构布局,不仅吞食着大片耕地,而且也因其有限的发展,不可能具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能力。此外,滞后的城镇化过程还阻碍了农村产业的升级过程,现有的经营模式根本无法获得规模效益和积聚效益,农村工业化已经走上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道路。在产业同构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解决规模化和集约化升级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城乡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不合理,严重地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分化与升级

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城市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例系数为1∶1.2,我国城市相应的比例为1∶1,城镇则为1∶0.45。美国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达50%左右,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为0.82,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最强,同量资金投入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第二产业的4—5倍。过低的城市化水平,不仅极大地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城市社区有限的人口吸纳能力与农村社区有限的人口就地消化能力,而且使那些从事非农产业的离农人口,只能成为游离于农民与市民两种身份之间特殊的“两栖人口”,无法实现身份的彻底转换。

(三)城市化发展滞后、不均衡,极大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是小城镇的数量增加过快,但布局分散、规模小、档次低,过于靠近交通干线,空间形态不合理,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工业的三废一般都直接排入大自然,造成环境的大面积污染,加上农民盲目建房,大批农田已被侵占,自然资源浪费巨大。小城镇的无序发展,必然导致城带不了镇、镇带不了村的奇怪现象。

第二是城市规模等级不协调,大城市的机械人口增长过快,中小城市忽视规模增长,人口与产业过度聚集问题依然如故,如何实现城市的内部调整与升级,已成了都市化最为迫切的问题。大城市的聚集功能很强,但扩散的功能太弱,巨大的经济技术辐射力被切断,而且城市之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固有的技术、经济、文化、信息等优势难以对周边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产生辐射作用。

实现城市化二次集聚主要具备了四个基本条件,一是乡村工业化为城镇化奠定了结实的产业基础。乡村工业的巨大发展,不仅带动了大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与人口结构,而且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着第二、第三产业的支撑力量。二是“集镇—中心镇”的农村城镇化体系已初步形成,现有的城市体系与中心城镇已经具备了吸纳更多农村人口的能力。一大批年产值上亿元、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经济强镇已陆续涌现,它们无疑成了周边区域的经济辐射中心。三是农村城镇化的主体逐渐成熟。“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造就了大批工业劳动者,“离土又离乡”使得农民大批进入城镇、城市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实现了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四是大规模的城市群与城市带已经出现。在不同区域中心均有着优势各异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它们的经济运行规则日益与国际惯例靠拢,在资金、技术、产业、制度等不断与国际接轨,已具备了迈向国际化都市的基本条件。

三、基本构思:提升与多元化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归纳,在一个完善的区域内,具有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等级序列的空间形态应该是同步、共存的,中国新型城镇化要以积聚效益与规模效益为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以此对现有的小城镇与城市进行分化、重组与提升。城市化二次集聚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区域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考虑城乡体系,要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建立与完善乡村、城镇与城市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合理的结构体系,都必须以合理化与最大化为依据,哪一结构层次发展不好,就补充哪一层次,哪一结构层次发展充分、良好,就提升哪一层次。依据这一基本思路,我们就可以构建城市化二次集聚的基本策略了。

(一)东部地区

城市化已处于中期阶段。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体系较为完整,特大城市与大城市较多,城市群与城市带已大量出现,但布局不合理,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不足。所以,城市化的重点是解决城市的内部发展和各区域内部的协调问题,尤其要解决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升级问题,否则又会重新走入高工业化、低城市化的矛盾境地。在城市,随着国内经济走向世界,各大中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而且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雄厚的经济实力、便捷的交通信息网络、发达的第三产业与强大的服务功能、较高的国际参与度与竞争力、合理的人才与劳动力结构等发展优势,完全有能力迅速走向国际化。在农村社区,主张以内涵增长取代数量增长,通过第一、二产业的提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高小城镇的提升能力,这就是将乡村工业或家庭工业继续不断地向开发区或小城镇聚集,将农村工业化计划纳入城市带内实施,实现区内的优势互补,实现农民的身份转换;对那些规模小、发展潜力不大的村镇及“空壳城镇”进行强制重组,限制其规模扩张,或纳入周边的城市体系,或引导它们走规模农业的发展道路。

(二)中西部地区

城市化处于初期阶段。城市体系非常松散,大城市数量较少,城市对区域经济的驱动能力不足,中小城市过少,但有一定基础的工业基地,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重点是通过加强

城市的辐射力、发展集镇、壮大小城镇的规模和数量以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此外,还要大力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以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位的优势积聚;充分调动城镇化主体积极参与城市化的积极性,让农村的能人和经营户、民间资本的拥有者成为农村城镇化示范户,通过点来带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士谋,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6)

[2]董涛,基于产业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3]张新平,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管理学刊,2015(3)

〔本文系广东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2015年度项目(项目编号:15GL04)研究成果〕

(周翠俭,1972年生,广东江门人,中共惠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小城镇城市化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中国特色小城镇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