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三龙
林木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是林木育种中必不可少的繁殖材料,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对我们立足当前抓绿化、着眼未来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从近期看,是推进绿色湖南建设的需要
湖南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树种繁多,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有高等植物5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2000多种,占全国种类总数的 25%,有100多种木本植物为湖南所特有。1982~1985年,全省组织开展了第一次树种资源普查,基本查清了全省树种资源状况,特别是珍稀树种的分布、面积、结实、生长情况。通过多年努力,已收集保存主要造林树种育种资源材料9000多份,选择出珍贵乡土树种优良单株40000多株,油茶、杨树两个树种种质资源库已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成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10个、省级林木良种基地14个,为提高全省良种水平、确保造林绿化良种壮苗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方面是调查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意识不强,已经有30年没有开展过调查了,资源家底不清,保护不力,丧失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林木种质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绿色湖南建设的不断推进,全省造林绿化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裸露山地”绿化、石漠化治理等困难地造林,对种苗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多更好的生长快、抗性强的林木种质资源作为种植材料。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材、果品、花卉、药材和工业原材料等林产品的要求日趋优质、高效和多样,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发利用更多的林木种质资源。
从长远看,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而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前提和基础。过去几十年,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全球森林面积缩减,物种加速灭亡,已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国际上对种质资源的抢占、争夺愈演愈烈。发达国家森林遗传资源保存已有半个世纪左右的历史,他们把保护本国和掠夺他国的种质资源列入战略计划。1905年的一天,中国独有的一种野生水果猕猴桃被带出国境,漂洋过海到了新西兰。50年后,这种猕猴桃经选育取名“奇异果”走向了世界。如今,新西兰每年向7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约25亿个“奇异果”。热销期,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而我国每年都要花大量的外汇进口“奇异果”。这一事件引起了高层的关注,使我国开始重视种质资源的流失和保护,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2012~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对林木种质资源清查和保护利用作了全面部署。湖南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建成主要造林树种、名优经济林树种、花卉和主要珍贵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库,有效保护林木种质资源。这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一项重大举措。
从发展看,是抢占生物经济发展先机的需要
世界著名刊物《时代周刊》曾预言:到2020年,生物经济将取代信息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林木种质资源不仅为传统育种提供了育种材料,而且为基因工程等现代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后备资源,是未来生物经济时代基因工程不可替代的原材料。历史实践表明,一个物种可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基因可决定一个产业的成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世界水稻之父袁隆平,将发现的一株野生水稻培育成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从而引发了一场水稻生产革命,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广泛传播,每年多养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又如湖南正在大力发展的油茶产业,也就是通过林业科技人员从野生油茶中长期选育,不断培育出了高产新品种,使茶油的年产油量由过去的每公顷60公斤左右猛然提升至450~750公斤、多的达1050~1350公斤,从而使湖南一跃成为全国的头号油茶大省,年茶油产量20.7万吨、产值213亿多元。这次调查,就是为了进一步摸清家底,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储备更多的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多样化的、可供选择改良的林木种质资源,积极抢占生物经济发展先机。
因此讲,抓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是巩固林业发展根基、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