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地方政府对地市级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
——以宜宾市为例

2015-09-17 12:31郭正富文觐鳌黄丽佳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644003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8期
关键词:宜宾市宜宾办学

郭正富,文觐鳌,黄丽佳(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3)

创新地方政府对地市级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
——以宜宾市为例

郭正富,文觐鳌,黄丽佳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3)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转型期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逐渐走上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发展道路。研究地方政府与学校管理关系,要从地方高职学院的特点出发,紧紧围绕“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办学”这个主线,以完善政府管理机制为重点,创新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理清高职院校的举办者、办学者和管理者的关系,理清地方政府是办高职教育不是办高职学校的思路,从而实现政校共育、政校企共建的高职院校办学新机制。

地方政府;高职院校;

1 地方政府对地市级高职院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检查监督和指导不够

由于地方管理模式单一,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对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缺乏有效监督。

1.2缺乏对高职院校的统筹规划和发展引导

地方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习合并组建升格而成,在其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没有形成统筹规划和发展,因而,出现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学校不能真正实现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失去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功能。

1.3对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视不够

地方政府没有平等对待高职院校和传统高校,重视传统高校建设,轻视高职院校发展,在为两者提供公共服务时,厚此薄彼,从而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1.4办学投入不足

地方政府对地方高职院校的作用理解存在偏差,且重视程度不够,办学投入不足。大多地方高职院校财政拨款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其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办学收入,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经常出现紧张的局面,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质量的提升,导致高职院校难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5地方政府对地方高职院校的管理职责划分不清

管理职责不清主要表现在:对由谁管理高职院校、怎样管理等方面没有明确界定,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宏观把握不准,导致政府对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失效,同时也制约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的充分发挥。

2 创新地方政府对地市级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

2.1统筹规划

2.1.1统筹地市级高职院校发展规划

地方政府应将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规划、发展规划统筹纳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校园规划和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应按照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将地方高职院校规划纳入地方城市发展总规划,使地方高职院校真正成为地方城市的名片。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整合区内教育资源,把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长期规划,是实现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发展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支撑,地方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责,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地方高职院校就可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主动通过专业建设改革,形成区域产业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1.2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地方政府要统筹区域内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地方和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统筹应立足以下三方面:一是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的总目标,按照地方基础产业、支撑产业、重点产业、培养引导型产业等分类,以引导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方向;二是立足高职院校自主发展的专业特色,有目的地引导高职院校办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三是要立足引导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衔接,实现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互动,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面向区域、产教互动的良性发展。

2.1.3统筹对地方高职院校的保障机制

(1)完善对地方高职院校的政策支持。构建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是实现地方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应着力从两个方面构建地方高职院校政策体系:一是地方政府依法管理的政策体系。这就要求在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等方面做出明确界定,并上升到制度层面,形成管理的政策导向;二是确立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政策体系,地方政府应按照《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的要求,依法赋予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政策层面,明确高职院校的职能和办学目标,实现高职院校在政策指导下办学,在制度规范下依法办学,在自主办学中创新发展。

(2)落实好对地方高职院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地方高职院校良好发展的关键。针对高素质教师人才引进、教师技能技术提升、教师聘用与聘任等,地方政府要制定利于人才进入和良性流动发展的制度,建立产学研互通交流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从而真正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主、发展好”的良性人才管理机制。

(3)完善对地方高职院校的组织保障措施。充分的组织保障是地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地方政府在组织保障措施上应侧重两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应紧紧围绕“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办学”这条主线,协调各方职能,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的深度融合;二是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地方高职院校创新管理体制,让高职院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形成政校企共建的办学格局,组建区域性职教集团和校企合作董事会,并赋予高职院校相应的组织权利。

(4)完善对地方高职院校的投入机制。地方政府完善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机制是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保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个人共同投入的高职教育投入体系。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生均经费拨款制度,确保基本办学经费足额到位;二是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地方政府要鼓励企业、行业,参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形成多元办学的发展模式。

2.2组织协调优化

2.2.1地方政府要在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链接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突出“人力资源开发”是教育事业发展主题,政府要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这要求地方(省市)政府整合区域的相关制度体系,促使区域内职业教育与经济和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相“嵌入”,实现产教联动发展。地方政府在机制层面促进区域高职教育发展,其核心就是要建立区域统筹供给机制、区域协调联动机制,以主导高职教育各建设要素的流向与统一。地方政府应从宏观上通过各种相互关联的制度在经济、科技与教育领域间形成联动机制,产生联动效应;从中观上通过具体制度供给联结学校、企业与行业协会,调动多方合作积极性。

2.2.2地方政府要在校企深度融合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地方政府应采取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高职办学体制,探索政、行、校、企共建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也要及时调整工作重点,避免政策滞后,及形式单一引起的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权利与义务界限模糊、多元利益冲突、企业投入缺乏补偿机制、运行机制不健全、办事效率低等制约校企合作纵深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政府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中,应利用市场力量,推动校企间的合作,发挥协调、保障和监督职能。

2.2.3地方政府要在校地合作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地方政府应着力推进“校地联动、合作共赢”校地合作机制。地方政府要切实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区域内建立校地合作委员会,并以此为合作平台,以项目研发为主导,以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为核心,不断加强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全方位合作,促进高职院校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3监控评价指导

2.3.1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对地方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体系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高职的评价主体,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体系,既要保证评价活动的客观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宏观调控作用,以促进高职院校不断增创新发展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发展内涵的提升。首先,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完成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政府应建立预评价机制和评价回访机制,建立周期性的评价制度,并加强评价监督指导。其次,地方政府应对高职院校毕业人才对区域产业发展的贡献、就业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进行监控,从而有效指导和完善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

2.3.2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对地方高职院校的宏观调控机制

地方政府要按照《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总要求,保障地方高职院校依法自主办学,通过资源配置、教育投入等宏观调控手段,引导高职院校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中,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要确立好职业教育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把产业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地方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3 宜宾市政府对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有效管理模式

3.1科学完善的统筹运行管理机制

宜宾市政府对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主要采用“政府引导,办学自主,行业参与”的方式实施科学管理。宜宾市政府将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规划统筹于宜宾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首先,从政策上引导宜宾职业技术学自主办学,科学发展。2015年10月,宜宾市政府出台《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宜宾市2014-2020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高等教育按照“整合办学资源、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办学水平、拓展办学空间、打造办学特色”的总体要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全面提升宜宾市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为宜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和智力支撑。这两个政策的出台,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其次,宜宾市政府利用政策引导,实现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与区域内大型企业合作办学。最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主动实施专业改造,不断提升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2完善的办学投入保障

宜宾市政府根据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实际,在保证生均拨款达到当地本科院校的水平的基础上,首先,在征地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上减免相关费用,其次,采用政策资金引导企业和行业向学院投资共建实训基地;最后,给予学院贴息贷款支持等,保证学院整体办学实力不断提升。

3.3整合资源,优化学院发展环境

宜宾市政府科学定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为学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发展保证。一是将紧临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原昌明机械有限公司的101亩土地及30 000m2的厂房建筑整合划拨给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二是将原宜宾学院C区114亩土地和13 000m2米的校舍建筑整体征收后划拨给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两项整合的完成,不仅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也改善了学院实验实训环境,为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3.4依法赋予了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自主权

宜宾市政府在履行宏观调控管理的职能的同时,依法赋予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在把握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对学院办学目标的确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

3.5发挥政府联系和协调各方的职能

发挥政府联系和协调各方的职能,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创新发展动力。一是由宜宾市政府牵头,组建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参与的宜宾高职教育集团;二是通过宏观调控,实现宜宾职业技术学与大型国有企业深度融合;三是促进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职带中职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森龙.政府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2]王丽英.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EB/OL].(2015-06-24)[2015-07-15].http://jyb.com.cn/gk/ gzgz/201506/t20150624_627474.html.

[3]新华社.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 OL]. (2011-03-16)[2015-07-15].http://www.gov.cn/2011lh/ content_1825838.htm.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76

G719.2

A

1673-0194(2015)18-0240-02

2015-07-15

猜你喜欢
宜宾市宜宾办学
四川省粮桑复合种植现场培训会在宜宾市召开
宜宾市三江新区
The New Trends in Graphic Notation After 1945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宜宾(外四首)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