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65)
长期以来,尽管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改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就其整体的实际结果而言,毫无疑问是失败的。我们的实践教学模式到底有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是根据笔者六年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际会计工作经验、二十多年的高校会计教学经验以及一年的加拿大访学经历,经过多年的反复思考及实践,对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进行的探索,希望能与高等院校的同行与学生商榷。
实践教学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专业的教学计划都有实践教学这个环节。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高校而言,优质的实践教学能使其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对企业而言,可以减少用人成本,缩短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过程。(3)对学生个人而言,优质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至融会贯通。实践教学对学生加深理解会计理论知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另一方面,会计岗位涉及企业一些不愿公开的商业机密,受各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限制,学校很难联系到合适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时,由于单个企业的经济业务相对单一,学生很难接触到不同企业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这就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呈现出其自身的特殊性,也使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查阅众多大学财经及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笔者发现,其中90%以上的学校经管类专业大四上学期都安排了一定量的专业课及相关选修课,下学期大多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并且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的时间大多各为两个月左右,且学分分值大体相同。笔者认为这样的培养方案设计值得商榷。
1.会计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对等。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大学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我们的培养方案却未能与时俱进。在大众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培养的绝大部分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科学研究人才。换句话说,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就是要适应大多数学生要进入企业实际会计岗位工作的要求。
限于知识和阅历,对实务操作要求极强的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要写出有价值的论文来有很大难度。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到处粘贴、复制论文,批量生产垃圾文章,教师再耗掉大量的时间去批改这些论文其意义值得商榷。而毕业实习则不同,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并加以消化,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学生实际生存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对于绝大部分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毕业实习的价值完全不能相提并论。鉴于此,笔者认为,不同的专业,情况不同,就会计专业而言,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让位于会计的实践教学。
2.对所有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方案是否合理。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对所有经管类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顾会计专业的特点,安排完全对等的时间长度和学分分值,显然是不合理的。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的培养方案共性的东西太多,个性的东西太少,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不同特点。注重细节应是做好一切工作最可贵的品质。特别是对实务操作要求极强的会计专业而言,不注重细节、不突出其实际操作特点的培养方案,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时期长度的设计。各高校会计专业培养方案大多把毕业实习的时间集中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的两个月,而且,平时各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也基本上都是以教师面授为主,学生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实务,更谈不上亲自动手操作,这样的模式设计及时间安排显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外一些知名大学会计专业的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年。那么,哪一种时间设计更合理呢?更符合这门学科的内在特点呢?笔者认为:综合考虑会计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应该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part A:会计基本原则的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的运用、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企业税收的计算与申报及各种常用会计软件的使用。这个部分要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耗时3个月左右。
第二部分即part B:让学生全面接触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各种不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并进行实务处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优势。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的企业,其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工业企业的成本计算,外贸企业的外汇业务,金融企业的核心业务、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如何核算,以及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等等。这个部分需要耗时5个月左右。
第三部分即part C:在前面的基础上进入综合运用阶段,包括对高级财务会计相关知识的应用,如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及管理会计相关软件的应用,这个部分需要耗时1-2个月。
加上寒暑假的时间,总的实践教学的时间应在一年左右,才能够完成整个实习过程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4.时间点的设计。从现有大多数学校的会计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实践教学的时间不仅短,而且安排的时点也不尽合理。不顾会计专业的特点,一刀切地和其他专业一样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这也是导致会计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根据会计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实习的三个部分应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进行才会有好的效果。比如part A适合安排在学完会计学原理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财政与税收、管理学、数学和一些基本技能课程如计算机、统计学及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之后,具体可以安排在大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及相关课程学完后,学生应通过实务操作,来熟悉企业各种实际业务的处理,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核心业务的处理,开始part B的实习过程,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要求,这部分最好安排在大四,可以利用大三的暑假;全面了解这些内容之后,再进入管理会计及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理解是建立在全面掌握并充分理解所有相关会计知识并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的,最后开始part C即最后的综合应用阶段的实习,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与分析的能力,这部分时间最好安排在毕业前夕。经过这样一个完整的程序之后,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一般能达到上岗要求,独自进行会计核算的所有程序。所以,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是分阶段、分内容、在不同时点上进行才更科学、更合理。要改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首先,必须从制度的设计上开始做起。
鉴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实体企业实习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维持企业的工作秩序,企业很多业务都不会交给学生去进行账务处理的实际操作,学生很难学到东西,实习也就形同虚设。就算企业相关方面都很配合,由于单个企业经济业务的局限性,学生也很难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的特殊业务。所以选择实体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最理想的地点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开展了实验室的模拟实习,这种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习的指导教师自然就成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由于高校教师大多是出了校门进校门,除了书本知识之外也并没有很多会计实务的经历和经验,因此,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会受到限制。从这一点上讲,这一安排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鉴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最佳的实习地点应该是会计师事务所,最好是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企业的名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有着较完备的实习生培养制度。指导教师也应该是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和扎实理论知识的会计师事务所专业工作人员,如高级会计师或CPA。这样的设计主要出于以下考虑:(1)学生可以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业务中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各种特殊的业务,提升自己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而选择特定的实体企业则受企业自身业务的限制,学生接触到的业务不全面,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局限性。(2)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如高级会计师或CPA,往往以审视的眼光去审核企业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而且是专业团队在工作,他们所依据的处理方法和原则一般都是正确规范的,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此外,其丰富的实务经验,可以对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处理加以正确引导,规避实体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采用不符合规范的甚至是错误的处理方法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保持对会计专业的敬畏感。所以,高校应该积极与当地或外地优质的品牌会计师事务所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专门开发这项业务,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笔者以为学生跟着专业人员在事务所里摸爬滚打大半年,很多实务技能会得到提升,就业以后能很快胜任工作。
另外,根据实习的内容不同,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实习方式:partA部分根据内容可以通过学校的手工实验室或机上操作的形式完成,由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part B部分和part C部分,由于涉及不同行业的企业的各种实际业务处理和综合分析实际问题,需要在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单位完成,指导教师可由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或CPA担任。
这一环节是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更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做好如下具体工作:
1.设定选择学生的标准。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人数过多,可做实习基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太少,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进行适当的安排,包括依次考虑一般会计师事务所、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等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同时对学生按成绩进行安排。选择成绩比较好,比如成绩在良好以上的、能力强的学生,去业务量大且复杂的会计师事务所,便于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可以去业务量较少、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较大的收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促使学生更勤奋地学习。
2.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要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就必须对不同的实习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目标所要求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考核,教学效果无疑会提高。例如,对part A,应设立的目标大致为:学会做调整分录;掌握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了解企业税收的计算与申报等。
3.实务技能考核。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实务技能考核,当然,考核要以各个阶段实习的具体目标为依据,把好提高教学效果的最后一道关。
在国外,很多高校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会计专业一般与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企业都建立比较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即所谓的“Co-operative Education”。直接让在校学生到事务所或企业带薪实习,一般期限为一年,以期形成一定的会计实际工作能力。毕业的时候,这种带“Co-operative Education”的学生找工作时就非常有优势,视同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各个大学里有“Co-operative Education”的专业招生都很走俏,学生趋之若鹜,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获得这种机会,录取的分数线也相对较高。
加拿大很多名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大多采用这种形式。如西安大略大学、滑铁卢大学、渥太华大学和温莎大学等。各个大学的做法大体相同,本文以2014年渥太华大学Telfer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的 “Co-operative Education”方案为例,介绍其实施方法及过程。
?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到:渥太华大学的这种带 “Co-operative Education”的会计专业学制是五年,实习的内容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work 1、work 2和work 3,按先后顺序分别在第三学年的冬季、第四学年的冬季和夏季进行,由于加拿大冬季时间非常长,基本上没有春季,所以,实际的实习时间超过一年,实践教学完成后,第五年又回到学校学习,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更复杂的高级财务会计知识。这种安排更合理、更科学,效果也会更好。
该计划对每个不同的实习工作部分,都有明确的目标设定,以work 1为例,目标分别为:创建小企业的会计报表;处理调整事项;准备初步的纳税申报;评估和解释会计政策;将原始数据转换成账户数据和会计报表数据等。可以看出,渥太华大学的会计专业“Co-operative Education”方案设立了非常具体的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并为考核提供了依据。
1.对学生成绩的要求。渥太华大学会计专业的合作教育计划得到安大略省特许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认可,因此,每个学生12个月的实习时间可计入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其就业提供优势。这个合作教育计划要求必须平均成绩B以上的优秀学生才能参与这个合作教育计划。这样,限制了参与学生的人数,提升了效果。
2.对学生背景知识及基础技能的要求。该合作教育计划规定:学生开始第一个工作学期之前必须对会计核算程序有较深的理解,并且熟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同时已经完成下列课程的学习,如宏、微观经济学、数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和管理会计、组织行为学、公司所得税、审计学等。也就是说,必须在完成两年半的学习之后才能开始work 1的实习工作,因为这两年的学习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学术背景,帮助他们顺利地从事第一个工作学期的工作。
以上这些细节设计上的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重构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1.取消现行的会计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毕业论文,将毕业论文的时间让位于实践教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毕业实习,同时,大幅度提高学分的分值比例,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2.大幅度增加会计实践教学的时间。按照会计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的时间确定为一年较为适宜。
3.合理确定实践教学的时点。根据会计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并融会贯通,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应该分阶段、在不同时点上实施,而不应该一刀切地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
4.尽可能地选择业务量大、规模大的品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尽可能全方位地接触不同企业各种不同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如果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不足,可依次考虑一般会计师事务所、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等单位作为实习基地。
5.选择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或CPA为会计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改变目前学校专业课任课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的做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务处理能力。
6.对学生要设定相应的选择标准,引入竞争机制。将成绩优秀的学生挑选出来送到品牌会计师事务所,让他们接触更复杂的业务,积累更多的经验;成绩不达标的学生,进入业务相对单一的单位实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