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爽++杨树华
张秋爽 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首批进站成员。多年来,潜心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以“理解”为核心,形成“抓住联系,体现过程,分层设计和凸显思考”的教学特色。
多次为市、区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为全国骨干教师作理论讲座。创新教研方式,形成教师研修的六大策略,主编了《团队研修的实践与探索》《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新课标》等书。有80篇论文、教学设计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北京市教育学会立项课题研究获终期成果二等奖,参与的课题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作为一名教研员,研究、指导、服务是基本职能,同时肩负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任。现行教师培训大都是展示性、传授性的组织形式,一线教师的专业需求及其已有实践经验往往很少介入教研活动中,普遍缺乏双方之间的互动与建构。为此,专家所传授的理念、优秀教师所展示的技能难以内化为基层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设计满足一线教师需求的研修活动,改变研修活动低效的现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教师研修活动的设计要顺应成人学习者专业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实践原则,一味地讲解、灌输并不能在教师心中激起更多的涟漪,只能是收效甚微。我们觉得在设计教师研修活动时应遵循“贵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的原则。因此要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尊重一线教师的已有经验,设计同伴研修的参与,把经验变成资源,在互动与建构中让教师获得深刻的专业体验。
一、主题从现实问题中提取
教师学习必须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学习活动能带来某种可以预期的积极结果时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参与。因此,研修活动必须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及学习条件进行设计,必须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从教学实践中寻找教师的真实问题,找到研修的起点和方向。
1.寻找需求,把握教师的认知起点——调查研究
设计研修活动之前,不能凭着培训者的主观臆断或者擅长领域出发,应该做一个教师调研,了解大家共同的困惑和需求;或者辅以个别教师的访谈,捕捉交流中的细节,倾听教师的心声,从中提取问题。接下来对问题进行分类,哪些不足需要作理论讲座来弥补?哪些弱点需要做实践引领以丰富实战策略?哪些困惑需要换个呈现方式以刺激教师反思?……
理论讲座固然重要,研修实践体验更是不能缺少。一般来说,实践体验的活动不能低于50%。做研修方案不能一厢情愿,要通过调研寻找教师的需求,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应积极引领教师的需求。如:一线教师专业素养弱,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研究生毕业的新教师,实践经验馈乏,需要多听同伴的课或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践光盘;会上课的教师需要多加强反思,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群体或个体,分层次、分阶段地设计、组织研修活动。
2.满足需求,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方案
我们想做一个学校数学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设计,先通过问卷调研,然后归类整理教师的问题。例如:
课程标准相关问题:四个内容领域中对核心概念内涵的把握,如何把新课标理念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为儿童核心素养的养成做出贡献?
学生相关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学生差异,以学定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材相关问题:对新教材的整体把握与实施,能不能分每一册进行辅导?如何整体把握教材,做到前有孕伏后有照应?
一般教学类问题:如何上好复习课、练习课?课堂上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如何把学生当作主人?教师退下来,退到什么程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客观需求分析: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是一项基本能力,即对“教什么”和“为什么教”的深入理解,是“怎么教”的基础和前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后,新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教师要了解调整的原因,作为实施教学的准绳和方向。
根据教师的困惑和问题,我们设计了研修主题——“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具体地从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内涵入手,在教学中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整体把握教材,进一步读懂儿童,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
本次研修内容共分为以下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直线式”排列,而是以学员的“困惑”与研究课题为主线贯穿始终,相互交叉渗透,共同完成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模块一:专题研讨式讲座
(1)新教材整体介绍与解读;
(2)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3)课堂教学策略;
(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四个领域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模块二: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反思
(1)选择值得研究的教学单元为研究切入点;
(2)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3)课例观摩与打磨三次(双师同堂、同课异构等)。
模块三:自主研修模块
(1)自主阅读郑毓信《数学教育新论:走向专业成长》;
(2)自主阅读《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
模块四:成果交流、推广以及后期的学习效果追踪
(1)成果交流与展示;
(2)教学行为的追踪和落实。
3.引领需求,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专业自觉
研究主题的确定来源于一线教师的困惑,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在“寻找需求—满足需求—引领需求”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丰富的。此方案中,聆听专家讲座和读书活动交流,让一线教师在输入中成长。他们在吸收的同时,更加关注专家话语、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理论学习,能与实践巧妙对接,指导实践的走向,审视实践的是非,开阔了视野,而视野决定着高度,高度决定着专业品位。教师在输入和输出中寻找平衡,输入让教师有高站位,输出让教师有实践智慧的获得。经历了这样的研修活动设计,能够让教师在模仿与借鉴中获得自主发展的能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从专业敏感到专业自觉,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二、经验在互动参与中建构
教师作为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成人学习者,他们最为深刻的学习来自有价值的真实问题情境中的亲身体验、同伴交流、问题解决及反思建构过程。因此从日常的教学场景和困惑入手,设计和实施教师研修过程,教师个体性的实践感悟以及来自同伴的教学经验都应该成为教师群体专业学习与能力发展的资源。
1.同伴研修,最直接的参与建构方式
同伴研修是校本教研中的核心词之一,我觉得这是最直接最见效的教研方式。教师们在办公室里进行的课前交流、课后埋怨与喜悦都是资源,可以移植、借鉴。每个人都可以奉献自己在课堂上的惊喜、尴尬,分享与此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收获对读懂学生的点滴经验,其实也是同伴相长的过程。
2.专家引领,关注教师自我反思和互动
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评课过程中就不能把教师当作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者,要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第一,采取一种平等对话的交流方式。问一问:上课老师是怎么想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前提是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让老师建立自信,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第二,要采取各种方式促进这种互动的形成,这个互动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上课老师、同伴,也包括教研人员,还包括学生、家长。评课过程中应关注授课教师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声音,让老师在对话中学会分享。另外,委婉的评课语言容易被人接受,更能把话题引向深入。比如,我想:“如果你的课这样上,或某个环节这样设计,会使学生……”而不是“你应该这样上就好了”。总之,听评课需要营造一种共同参与、多向交流、促进反思的平等对话式的评价氛围。
3.用案例诠释理论,学以致用
组织教师群体反思自身开展的系列教研活动显示,以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开展具有问题解决过程的互动研修,关注教师的研修感受,有助于促使教师形成相互依存的学习伙伴关系。
专家的理论讲座需要有理论、有实例、有分析,这样教师才能听得津津有味,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除此之外,还要后续跟进。如何后续跟进呢?如有两天的集中培训,第一天是专家讲座,主题是《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分析与建议》,第二天就让参与的教师用抽签的方式分组、抓课题,其中有三个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正比例的意义》。
第一个环节:组内研讨。给老师们1个小时的时间研读教材,凭借自己的经验分析学生,接下来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最后编制习题。小组内教师群策群力,分享智慧,有合作有分工。
第二个环节:互动分享。三个小组同时抽到了同一个课题,先由各个小组交流,重复的不再赘述,说与众不同的。这样的交流与同课异构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各组的交流中,与会教师受到触动,生成新的思考。交流中“没想到”刺激着我们的头脑,没想到——让我们有了实践的冲动、思考的渴望,没想到——让我们在比较中成长!
第三个环节:专家点评。针对此课题设计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点评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进一步补充:这节课如果让我来设计,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丰富视角,提供方法,让参与教师的设计更有效,更符合学生实际。
由此我们想到: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研修课程资源。引导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去关注同伴的实践经验,并在交流学习过程中共同建构、生成新的资源,可以成为多向受益的教师学习过程。
三、智慧从研修实践中获得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首先来自于教师自己的职业经验积累。因此,要充分尊重教师个体的实践经验,帮助教师积累、总结、提升教学实践性知识。因此,要突破师徒结对的模式,突破权威,突破一言堂,引领每位教师主动参与基于课例设计的互动研修活动。”(张铁道)
1.重视对课例的反思与积累
课例是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是对课堂教学中含有问题或关键事件的教学过程的叙述及诠释。“课例研究”试图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规范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改进。以教师的个人经历、经验为起点,以教师群体的经验与智慧为修改点,以后续的课堂实践为终极追求点,这个过程体现了改变教师的行为需要连续的干预!
案例是理论话语系统和教师实践系统之间的桥梁。既能帮助一线教师在主题研究上有所突破,获得相关经验上的更新和方法上的改进,又能让教师在模拟情景中获得经验和技能,进而能应变新情境下的各种状况。
2.选择恰当的研修方式,更新视角
除了课例研究这个载体外,学生意识、教学目标制定、有效设问、学科整合、整体把握教材,从原来的以年级为单位到以学段为单位整体综合考虑知识的价值,这些都可以作为研究的主题。“同课异构、双师同堂、一课三上、课后访谈”都是很好的研修方式,能让教师在比较中获得深刻的专业体验。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这块土壤。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引领作用,让研究氛围更浓厚。教研员要给教师搭设展示的平台,让他们走上对数学本质的研究之路。
3.后续跟进,保证研修质量
改变教师的行为和理念必须提供跟进服务。后续跟进的方式包括主题跟进、人员跟进、学校跟进等。后续跟进还包括对已实践的活动进行条理化、逻辑化的梳理和效果的反馈。
设计活动时以课堂为资源、以教师为资源、以学生为资源,相互借鉴,个人反思与后续实践相结合,构建“互为资源的研修模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能动性、目标性、资源性、传递性,并通过后续研修和针对性的干预,形成良性循环的研修体系,以此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作为教研员,要明确教师需求,研修手段和技术要与时俱进,让教师在参与中互动,在互动中建构,在建构中生成,丰富研修资源,不断提高教师研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