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曄娟
澳門社會服務設施不足已是不爭事實,尤其體現在托兒服務和長者的安老服務方面。根據統計局的預計,到2036年,澳門65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口比例會達到20%,也就是,每5個人當中就有1位長者。如此數量的增長讓社會各界對本澳的安老服務堪憂,儘管政府一直提倡“原居安老”的理念,但想要真正做到,還是難上加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是大同社會中老年幸福生活的標誌性符號,長者為澳門的發展做出不少貢獻,年長時,自然希望能有好的安老服務可以安度晚年。然而,本澳的安老服務向來緊缺,不少長者都在中央輪候機制中等待安排進入安老院,輪候時間長達一年之久,何以緩解安老服務的現狀?
由政府主導的安老服務是否適合本澳的養老政策?現行的安老服務,是該繼續由政府資助、社團承接還是需要由安老院舍自行經營?安老服務市場化(私營化),能否標本兼治解決當下的安老問題?對本澳安老服務又有何建議?帶著上述疑問,本刊邀請到了澳門婦女聯合總會頤康中心的何嘉欣主任,澳門社會保障學會伍芷蕾監事,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梁偉峰常務副理事長,健頤長者服務中心馬韻妮主任以及澳門護理院聯合總會陳國樑副會長,與他們一起關注澳門的安老院舍的改革和安老服務的問題,為澳門的安老服務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