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彩花
一、“预习指导—质疑探究—归纳建构”导学案语法教学模式
由于高中英语人教版教材对语法的讲解比较简单,语法的呈现主要通过第一篇阅读文章来实现,由于受到语篇的限制,呈现的语法例句在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还不够,学生单纯通过这些句子还很难对语法项目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而且课本设计的练习也很难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通过编写以“预习指导—质疑探究—归纳建构”为理念的语法导学案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语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建构能力。
“预习指导—质疑探究—归纳建构”导学案教学就是通过编写导学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通过观察、体验、发现、归纳、总结语法规则来实现自我构建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和语法项目教学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编写好的导学案(含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去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堂探究以及归纳建构指导,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发现,合作交流,质疑生成,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语法问题,走向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自我归纳和总结,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启发,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更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二、“预习指导—质疑探究—归纳建构”导学案语法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导学第一阶段:预习指导助生疑
预习是学生感知语言的第一步,学生通过预习能做到心中有数。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温故知新的过程。英语语法学习也一样,学生课前的预习是有效课堂学习的保证,但是如果学生漫无目的的预习也是收效不佳的,教师缺乏有效指导会使预习流于形式或收效甚微。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预习时要认真思考并圈划出不懂和有疑惑的地方,并提出自己预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探究中与老师和同学探究,弄清楚自己的疑惑之处。预习导学案要起到“前联后挂”的作用,对于语法难点,只需呈现例句,让学生接触,但不需要设计题目,把难点的突破放在课堂的探究案上。如:本人在设计人教版M3U1“情态动词”的预习导学案时,考虑到情态动词的用法较复杂,学生在归纳时会感到繁琐和无从下手。笔者尝试把情态动词以“用法”来进行分类教学,以问题语境来引导学生较快地归纳出情态动词的用法。我先设计了2个问题:1. What can you do? 2. What could you do when you were five years old? 用来复习情态动词“can/could”表示“能力”的用法。随后我再设计6个分别代表情态动词表示“允许”“请求”“许可”“必须”“允诺和预期”“建议”的用法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学法指导。学生经过讨论形成小组成果并汇报成果,各小组也生成了问题,如:情态动词的will/shall和将来时的will/shall有什么区别?/can 和be able to在表达“能力”时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将会在下一节探究课里师生共同解决。
(二)导学第二阶段:探究质疑使开窍
杜威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他主张“从做中学”,从实验探究中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质疑是能否完成目标任务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展开思维想象,寻求富有个性的答案,还要丢开潜意识中的教师权威,充分理解、尊重和鼓励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主动发言,质疑问难,师生之间才能形成共鸣并达成教学共识。笔者在教学中能随时欢迎学生对疑惑的地方提出质疑并且重视每个学生的疑惑,使学生的意见得到认可,努力构建积极的课堂氛围。
笔者通过给人教版模块一第三单元“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的语法项目设置的探究案来说明具体的做法。探究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旅游计划(Travel Plan)包括详细的计划书介绍和一张海报(海报体现开放性和探究性,详尽的计划书则是对将来时表达法的复习和导入)。学生完成计划书后各小组代表分别汇报成果。小组代表在汇报的同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各小组运用的时态,小组汇报完毕之后让学生根据黑板的提示以及预习学案中的例句去讨论总结“将来时的表达法”以及“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的用法,并对有疑惑的地方提出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很容易就总结出“将来时的表达法”:will/shall do…/ be going to do…/ 一般现在时/ 现在进行时等表达法以及“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的语法规律:一些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如leave, arrive, fly,come,go等可以用现在进行时表示“近期的、按计划或安排要发生的动作”,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小组通过讨论之后提出以下问题:1. 这么多种表示将来的用法,是不是可以通用?如果不能通用,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2. 在哪种语境下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3. be to do表示将来时又是在何种语境中用?通过师生间的问答互动可以回答学生的疑问,又对语法进行了分析和讲解,水到渠成地完成语法教学任务。
(三)导学第三阶段:归纳建构促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越俎代庖,用讲解语法去代替学生的需求,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质疑,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语法规律、得出结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说出语法的规律,也可以根据需要把语法规则列出,挖空让学生填写。总结归纳是对前面所学的内容知识的建构,既可以总结规律,又能触类旁通,启发思维,形成知识迁移,学生在总结迁移中丰富升华,在归纳建构中完善提高。
学生完成语法规则归纳之后,及时的巩固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语法运用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在设置训练案时要充分考虑语法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语篇填空(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或语篇写作(先翻译句子,加上适当的连接词连句成篇)就是最好的选择。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语篇运用中完善,在语篇写作中提升。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