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地特征的临海植物园规划设计

2015-09-16 02:51翟琼慧章俊阁沈妍慧任一涵吴仁武黄若之包志毅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专类临海植物园

翟琼慧,章俊阁,沈妍慧,任一涵,吴仁武,黄若之,包志毅

(1.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2.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 临安 311300)

基于场地特征的临海植物园规划设计

翟琼慧1,章俊阁1,沈妍慧1,任一涵1,吴仁武1,黄若之2,包志毅1

(1.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2.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 临安 311300)

在临海植物园规划设计中,通过深入挖掘场地特征,研究植物园的内涵功能,集中优势资源,塑造出自身特色;确定临海植物园性质定位和规划愿景,进行植物园规划设计,在场地基础上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植物园。

植物园;规划设计;场地特征

临海植物园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东南部,规划面积685 hm2。场地距离市中心约15 km,北接225省道,且与国道G15相距约5 km,交通较为便利。

1 场地优劣条件分析

1.1 优势条件

1)自然景观丰富。场地地形丰富多变,主要用地为山地和农田。山涧蜿蜒曲折、形态各异,这些为植物园建设提供了优良的山水构架。

2)现状植被良好。规划场地范围内植物资源丰富,群落类型多样。主要为马尾松人工林,少量马尾松林开始衰退,逐渐被木荷林取代。现有植物生长情况良好,具有一定的植物景观基础。

3)场地特征明显。场地内有遗留的采石场和村庄旧址。采石场位于场地东部,岩体裸露,其石色、石纹、质地、形体具有较好的统一性。采石场内空间各异、观赏视角多样,为专类园规划设计开辟新思路。村庄建筑的墙体为临海当地石材砌筑而成,具有当地特色,在植物园设计时可以适当加以利用。

4)地域特色鲜明。临海古长城、紫阳老街以及“古文化村”岭根村,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为植物园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参考素材。

1.2 不足条件

山体面积过大,约占总面积的90%,适合建设的平缓地带较少,对景观及功能布局产生限制。山体土壤层较薄,不利于水的保持与植物的生长。场地内水系季节性水位变化明显,常水位低,不利于景观的营造。现有部分区块植物生长较为杂乱,植被景观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

2 规划构思

2.1 体现植物园内涵和功能

植物园是搜集和栽培大量国内外植物,供研究和游览的场所,展示模拟的自然景观,起到改进环境和示范园林绿化的作用[1]。植物园的内涵包括“科学的内容,艺术的外貌,文化的展示”。从植物园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看植物园的功能主要是开展科学研究、造就优美环境和进行科学普及,而现阶段植物园的功能是保护、科研、科普、游憩和开发[2]。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植物园,植物园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时期。基于社会和时代背景,临海植物园规划设计应体现以下内容。

1)植物种类繁多,植物景观优美。植物园的核心内容是植物多样性,植物种类丰富是其重要特征;优美的植物景观作为植物园的主要内容之一,直观地表达出植物园是多种文化的融汇。

2)结合趣味活动,展示科学内涵。通过趣味活动,将植物园科学内涵形象地展示在大众面前,同时开展富有意义的科普教育。

图1 分区规划图

图2 道路规划图

图3 核心区总平面图

图4 核心区交通规划图

图5 核心区标志系统规划图

图6 专类园构思图

3)吸引游客参与,引导绿色生活。在多种形式的活动基础上,融入绿色生活理念,促进游客参与,倡导大众绿色生活。

图7 专类园分布图

4)注重保健旅游,服务多样人群。目前,人们对健康生活有着广泛的心理诉求。场地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通过整合有利资源,改善现状,以满足不同人群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需求。

5)传承场地精神,发展地域特色。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对场地精神的传承及延续不仅是植物园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创建具有自身特色植物园的先决条件。发挥场地优势,凝聚地域特色,最终形成临海文化传播的传承场所。

2.2 植物园性质定位

通过对植物园的内涵、功能的研究,结合临海当地特色和现状场地的特点,将临海植物园的性质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绿色皇冠”、山水园林旅游城市之“绿色综合体”,即集公园外貌、科学内涵、绿色生活为一体的“绿色综合体”。

2.3 明确植物园规划愿景

1)周边——休闲活动基地。临海植物园具有科学普及、休闲保健等许多功能,能够满足多种人群需求。通过不断丰富其内在功能,使之逐渐发展成为周边居民的户外休闲活动基地。

2)区域——发展源动力。“公园外貌、科学内涵和绿色生活”是临海植物园的核心理念,以此增添城市发展源动力,以点带面,促进周边区域发展,成为城市新热点。

3)城市——绿色地标 。临海植物园作为临海市公园绿地的重要部分,对临海市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将临海植物园建设成为临海市的绿色地标,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影响力。

3 规划与设计

临海植物园以石作为整个植物园的基本元素,通过将石与山水、建筑和植物的紧密结合,打造富有临海特色的植物园(图1、图2)。

3.1 核心区

位于植物园西侧,规划面积46.9 hm2。核心区设有主入口、综合中心以及部分专类园(图3、图4、图5)。主入口位于核心区西北角,以别具特色的石桥营造过渡空间,连接外部环境与植物园。同时,入口处为游人提供停车、集散的场所。综合中心为植物园的入口,设计采用当地盛产的石材、通透的落地玻璃以及绿色生态的草坪覆顶,建造现代感十足的综合建筑。建筑与环境相融合,同时也与室内花园、周边绿意盎然的植被交相辉映,体现植物园优美的生态环境。核心区内专类园不仅具有当地特色,而且景观优美,能够满足大部分游客需求。

3.2 次入口区

位于植物园北部,规划面积12.6 hm2。利用砖瓦厂开辟艺术中心、园艺工作室等。同时,周边农田设置作物蔬果园,引导游客亲自参与其中,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3.3 缓坡景观区

利用山体与平地之间过渡的较缓部分,营造较大尺度的专类园,同时也提供了立面景观的变化。

3.4 山谷特色区

结合现状山谷,布置适宜山谷地形与气候的专类园,并开辟建设休闲保健旅游的基地。

3.5 森林群落区

利用现状山体作为自然保育区,成为场地与周边的隔离缓冲地带,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生长空间,丰富场地的生物多样性。同时,游客也可进行登山等活动,获得野趣自然的体验。

3.6 专类园设计

临海植物园专类园的设计在规划理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共形成岩石园、墙园、春花区、水湿生植物区、森林生态群落展示区等18个专类园区(图6、图7)。以下就植物园中具有特色的专类园进行介绍。

3.6.1 岩石园 利用场地现有的遗留采石场,设计内容丰富的岩石园。场地自产的岩石表面起皱、美丽、厚实,符合自然岩石外形,是建设岩石园的理想材料。同时利用场地现有的不同类型空间,设计不同的主题分区;并且充分利用场地环境,营造适宜不同植物的生境,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提供游人多样的空间感受。主要有3大主题园:多肉植物主题园、观赏草主题园、旱溪主题园。

1)多肉植物主题园。结合采石场裸露的岩石,配置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提升景观趣味性。部分生境要求高的多肉植物,可以采用石槽、石臼等形成微型岩石园(容器岩石园),增加景观的多样性。

2)观赏草主题园。结合采石场的地形,配置色彩斑斓的观赏草,增加景观层次,突显群体美。

3)旱溪主题园。由大小不同的石子仿照枯水期的小溪,顺着山体蜿蜒而下,溪旁配置低矮、花色鲜艳的草花和气味芳香的香草植物,营造旱溪寻踪的野趣景观。

3.6.2 墙园 墙园又称墙园式岩石园,这是一类特殊的岩石园,在用石块堆叠而成的石墙缝隙中种植各种岩生植物,形成自然而富有趣味的景观[3]。墙园的设计理念来自临海古长城,其沿江而筑,被称为“江南八达岭”。

在具体设计中参考临海古长城的建筑风格样式,以此突出临海本地特色;同时广泛收集当地适宜的岩生植物,作为岩生植物展示区;利用岩生植物的色彩多样性,营造富有特色的岩生植物景观。

3.6.3 春花区 春花区主要选择春季开花较为壮观的植物,如木兰、樱花、海棠、梅花、桃花等共同营造春花烂漫的景观效果。春花区依据不同主题植物所形成的景观分为:双梅园、桃花源、樱花园、海棠园及木兰园。其中双梅园以梅花、蜡梅为主,双梅组合,为游人提供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体验。桃花源结合场地溪流,片植不同品种和花色的桃花,营造“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源美景。

3.6.4 水生植物区 以核心区内大小不同的水面为主体,选用各类水湿生植物,形成丰富的滨水景观。面积较大的水面宁静开阔,较小的水面活泼灵动,同时为游人提供一定的亲水空间,满足游人的心理诉求。水生植物区以浮水植物、水上森林、水花园及花溪为主要特色,展示多种多样的水生植物。

3.6.5 森林生态群落展示区 森林生态群落展示区由不同的植物群落组成,能够代表临海本地的森林生态群落概况。在部分区域原有植被基础上进行林相改造,增加乡土彩叶树种,营造季相景观。并通过多样的形式让游人近距离的感受植物群落之间的差异性。

4 小结

利用场地特征,集中优势资源,塑造自身特色,打造出植物园的闪光点。这样的植物园规划设计对居民休闲、区域发展乃至城市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4.1 尊重场地特征

场地特征是一块场地与其他场地的区别,每个场地都有它的特征或者个性[4]。场地特征应包括3个方面的特征:即场地的自然特征、场地在时间维度上的历史人文特征和场地在空间维度上的区位特征[5]。尊重场地特征,即在规划设计中保护和完善场地的特有属性。场地特征不但为设计师在具体设计中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且蕴含场地精神传承的深远意义。尊重场地特征是植物园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只有将其充分的发掘并加以利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才能真正立足。

4.2 塑造自身特色

基于场地特征,探寻自身特色,在植物园规划过程中尤为重要。现今出现众多“千园一面”的现象,导致大众审美疲劳,其原因在于自身特色不明。在植物园规划中,一方面,应从场地特征角度入手,总结优劣条件,强化场地特色;另一方面,从其他角度发散开来,创新性的思考,因地制宜的利用。并将这两方面结合,力求塑造出特色鲜明的植物园。

[1]余树勋.植物园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贺善安,张佐双,顾姻,等.植物园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汤珏.中外岩石园比较及案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4]王今琪.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5]杨云峰,熊瑶.园林设计与场所精神——以中国运河之都(济宁)广场设计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2):196-199.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Linhai Botanical Garden Based on Site Characteristics

ZHAI Qiong-hui1,ZHANG Jun-ge1,SHEN Yan-hui1,REN Yi-han1,WU Ren-wu1,HUANG Ruo-zhi2,BAO Zhi-yi1

(1.LandscapeandarchitecturecollegeofZhejiangA&Funiversity,Lin′an311300,Zhejiang,China; 2.LandscapedesigninstituteCo.,LTDofZhejiangA&Funiversity,Lin′an311300,Zhejiang,China)

Site characteristic is the construction basis of the botanical garden.The botanical garden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can be shaped by digging through the site characteristic,studying the connotation function and integrating with advantageous resources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inhai Botanical Garden.The paper tries to explore how to plan and design the botanical garden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site after the nature positioning and planning vision of the Linhai Botanical Garden was determined.

botanical garden;planning and design;site characteristic

2014-09-25;

2014-10-18

翟琼慧(1991—),男,安徽巢湖人,浙江农林大学在读硕士,从事植物景观规划设计。E-mail:zhaiqionghui@163.com。

包志毅。E-mail:bao99928@188.com。

10.13428/j.cnki.fjlk.2015.03.043

TU986.2

A

1002-7351(2015)03-0205-05

猜你喜欢
专类临海植物园
植物园的“虎”明星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美国南部植物园专类园主题设计∗
临海余丰里民宿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国内首个汽车再制造专类展“亚洲再制造展览会”在广州举办
临海不完全折腾指南
剪纸作品
专类植物园中植物景观营造分析——以南昌滨江月季园为例
北京地区专类植物景观应用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