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市横港河休闲绿地景观设计

2015-09-16 02:51欢,闻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靖江市滨河驳岸

徐 欢,闻 琳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江苏靖江市横港河休闲绿地景观设计

徐 欢,闻 琳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对靖江市横港河市区沿岸进行系统考察,并对设计地段做现状分析后,采取生态恢复的方法,将现有硬质驳岸改造为软质驳岸,配合构建河流缓冲带的植物群落,以增加物种多样性,重建河流的自然地貌特征。在驳岸治理的同时,注意继承并延续靖江市特有的滨江文化,并满足市民的各种使用需求,打造富有时代气息与地方文化特色的滨河休闲绿地景观。

城市滨河绿地;景观设计;靖江市横港河

滨水一般是指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1]。河流、湖泊除了为人们提供必要的淡水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外,河流两岸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和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成为城市宝贵的自然资源。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高速建设时期,期间取得的成就带来繁荣富饶的同时,也带来了滨水面貌混乱、生态环境失衡等严重问题,靖江市同样如此。靖江市目前正全力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包括滨河绿地在内的一大批绿化项目都纳入建设或改造范围,横港景观带改造工程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靖江市内部水体为线索,挖掘滨河空间为城市整体与局部空间形态带来的优势与特点,以期塑造更好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魅力。

1 项目概况

1.1 地理位置

靖江市位于中国华东,江苏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襟江近海,东、西、南3面临江,南至东南与江阴、张家港隔江相望,东与如皋相邻,西北与泰兴相连,是苏中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拥有优质长江岸线54 km,水陆交通便利[2]。横港河发源于长江,在市区段呈南北走向,设计用地呈长条形,西部紧邻景馨花园小区围栏,东部为横港河。南北两侧为城市主干道江平路和人民路。总占地约1.5 hm2,东西平均宽60 m,南北长约260 m(图1)。

1.2 自然人文现状

靖江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受季风环流势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性和过渡性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冷寒少雨,春秋冷暖、干湿多变。靖江市民有靖江讲经、腰鼓、泥狗子、唱凤凰等文化传统。肉脯、竹编、汤包作为靖江的地方风物,是这块土地上风土人情的沉淀。靖江水石盆景素以其独特造型、新颖别致等特点在园艺界占有一席之地。

图1 地理位置及现状图

2 设计分析

2.1 设计理念

滨河区景观设计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城市河道的基本给排水功能,还要强化滨河区在保持城市生态、调节城区微气候、重塑城市景观、营造宜人滨水空间、传承内河文化等方面的功能。设计时按照以下原则作为指导。

2.1.1 整体性原则 该原则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滨河区与城市整体框架结构之间的关系。二是滨河区自身空间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3]。基地自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设计时要做好各功能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1.2 共享性原则 设计地段靠近市中心,人流量很大,应保证沿河带的公益性、参与性,使每个人拥有自由享受景观空间的权利。根据场地现状,常见的做法是把临水地带设置成公共步行道,并在靠近城市主干道的地段内增添不同形式的滨水活动场所和设施,提高人们在滨河区的共享质量。

2.1.3 生态恢复原则 由于原有河道彻底人工化,因此需要进行生态恢复。生态恢复的措施很多,此处结合场地现状,主要从驳岸和植物两者入手。采用结构性柔性护岸和重力墙式人工自然驳岸,并在河岸带内进行生态化的植物造景,修复和重建河流的自然地貌特征。

2.1.4 场所地域性原则 几百年来靖江人积累下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是值得尊重和传承下去的,解读并深入挖掘场地深层次历史内涵,在设计中反映出真实的人地关系。靖江市是一座典型的江边城邑,但是久居内陆的人们很少有机会到江边。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地域文化特征,展示水景元素,勾起人们对长江的联想,提高滨河景观的可识别性。

2.2 总体规划

靖江市横港河(江华桥至同兴桥段)滨河绿地景观设计时,通过生态措施恢复滨水区的植被以及河流的地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满足市民使用需求的休闲活动空间。城市滨水区混合使用的用地类型决定了不同地段的滨河绿地具有不同的社会服务功能[4],因此设计时将地段划分为4个功能区:入口广场区、休闲活动区、安静休息区、生态体验区,将保护自然环境和开发市民的游憩活动结合起来(图2、图3)。

2.2.1 交通流线规划 内外部交通组织清晰合理。外部交通由南北两侧的城市主干道连接基地,由于基地西部全程紧邻小区围栏,所以使用人群通过南北两端主次入口入内。内部道路呈曲线流线形,与河流给人的柔美和流动感相匹配。场地内以陆上交通为主,由主干道、滨水游步道、小路组成;水上交通由木栈桥承担,在对生态驳岸最小干扰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游人亲水的机会(图4)。

2.2.2 生态驳岸规划 设计中在不同场地根据市民使用情况和生态恢复要求主要使用4种生态驳岸:文化亲水广场处的驳岸属于垂直式人工硬质化护岸(图5a),小喷泉和浮动式栈道弥补了该种驳岸亲水性不足的缺点。安静休息区内使用分级式人工自然性护岸(图5b),通过台阶的下沉过渡与木栈道连接。生态体验区内有2种非结构性护岸:一种是以缓坡形式入水的自然原型护岸(图5c),种植固土护坡植物保护河堤;另一种是柔性生态护岸(图5d),是指恢复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可有效地把河道、堤岸与河畔植被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图3 功能分区图图4 交通道路分析图

2.2.3 景观序列结构规划 景观序列是一种动态观赏空间的整体组织,此处指滨水区内景点的组织。景观序列的结构由节点和连线(交通路线)组成(图6)。设计时采用串联式的景观序列,沿岸线方向分布景点,并通过游览路线串连起来;结合对比、诱导、主从等手法,创造出整体性兼顾多样性、层次丰富的滨水景观,达到多样统一的艺术准则。

2.3 景区与景点特色分析

2.3.1 入口广场区 该区域在规划设计时着重运用设计理念中的整体性原则,明确滨河区自身空间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南北两端的主、次入口处分别设置了2处广场,首尾呼应。该处是设计地段最靠近城市的部分,方便人流集散和开展大型活动。硬质铺装使用的材料可透水透气,在雨天还能防止路面积水和夜间反光。

1)主入口广场。圆形广场在主入口旁,以硬质铺装为主。广场中心为圆形花坛,沿同心圆发散开是2圈不同材质的铺装,北侧设置阶梯式看台,供观众观看演出时使用;平时也可充当座椅。看台后植高大乔木为观众遮荫。

图5 驳岸分析图

图6 景观序列结构分析图

图7 儿童区效果图

2)次入口下沉广场。次入口结合地块形状设计为三分之一圆性入口样式,其北侧连接下沉式广场,增加人们使用时的趣味性,丰富立面变化。广场以不同大小的正方形拼接,满足不同活动对场地面积的需求,提高使用率。使用台阶和坡道连接2个不同高程的平面,在坡道两侧设置扶手,方便残疾人的使用。

2.3.2 休闲活动区 该区域在规划设计时着重运用设计理念中的共享性原则,保证公益性、参与性,使每个人拥有自由享受景观空间的权利。休闲活动区靠近入口处,通过相当多的项目内容来塑造积极的空间,让市民能便捷地参与到自然接触型、休闲娱乐型等动态户外活动。整个区域地势平坦,没有台阶,能保证无障碍要求。

1)儿童活动区。儿童活动区最靠近入口,方便儿童使用(图7)。其平面形式使用类似垒球表面的圆弧线型进行分割,体现动感和活力。根据儿童年龄分为学龄前儿童使用区和学龄儿童使用区[5],内设尺度适宜、足够牢固、便于儿童操作的器械、柔软安全的铺地材料。还特别设置了亲子活动区,给孩子们提供自由的、能与家长互动的、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游戏活动场所。

2)文化亲水广场。广场是一处景观节点,能很好地积聚人气。文化性体现在围绕广场左侧的文化廊道。廊道弧形排列,由醒目的红色钢材制成的廊架组成,廊架上刻有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知识的符号标志图案、历史人物、名言警句等,给周围环境营造深厚的文化氛围。廊道下安设了座椅,游人可在此休息、观赏水景。

广场的其余部分重点为人们营造亲水空间,加强水陆空间的相互渗透。亲水平台提供了自由观赏水面的场所,中心的小喷泉增添观赏的趣味性。外围是相互连通的浮动式亲水栈道,它始终悬浮在水面上,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会因水位的变化而影响人们的亲水性。在木栈道周围设立稳定的立柱与平台相连,加强稳定性。

3)市民健身区。健身区与广场之间用植物相隔,树下安置座椅供人们休息。健身区呈四分之一圆环状,面积不是很大,适合开展静态、小型的活动。在健身区和儿童活动区之间设置了一座公共厕所,在厕所周围密植植物对建筑进行遮挡,保证美观。

2.3.3 安静休息区 该区域在规划设计时着重运用设计理念中的生态恢复原则,主要从植物的配置入手。安静休息区主要供人们开展静态观赏活动。通过郁闭度较高的植物群落围合成静谧的观赏空间,用道路引导游人向景点行进,便于观景活动的开展。

1)滨水散步道。滨水散步道连接亲水平台,并最终延续至基地最南端(图8)。散步道采取曲线形的平面形式,赋予流动、活泼的特性。设计时考虑到临水一面的景观效果,并注意与主干道之间的联系。利用散步道连接多处景点,创造丰富的景观体验,能让不同人群都参与其中,在观赏中获得乐趣、放松和知识,增加散步道的可停留性。

该散步道横跨安静休息区和生态体验区,注意生态宜人的休闲场所的营造。采取建立稳定的植被生态群落,并在水边设置桅杆,吸引鸟类聚集等手法,保证生物多样性。尽量减少人工干扰,展现质朴、自然的特点。

图8 滨水散步道效果图图9 生态体验区效果图

2)竹林小径。自有人类踏上靖江这片沙洲,他们便开始了对竹子的利用。竹文化在一代代靖江人的传承中发扬光大,市区几乎每一处公园绿地中都能看到竹子造景。此处也运用到这一乡土景观,竹林小径3块小场地相连接作停留观景空间,场地铺装采用木质、石块等乡土材料,与竹子的质感吻合。这种小空间调和了旁边的大尺度空间,富有亲切感。

图10 花田漫步效果图

2.3.4 生态体验区 该区域在规划设计时着重运用设计理念中的生态恢复原则,采用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恢复并保护河岸线的自然形态特征,该区占地面积较大,可以发挥滨水地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图9)[6]。

1)花田漫步。花田漫步是该区的主要景点,也是全区的景观节点,水生植物是主要造景元素。将河水引入,其上架设纵横交错的仿木栈道,其间种植水生植物,在植物边缘拉网控制其生长范围,外围留出一定空间,使植物被水包围,加强城市和河流之间的联系,构成自然生态的水花园景观(图10)。游人在其中漫步,近距离接触并观赏水生植物,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自然生态驳岸。根据生态驳岸规划,此处采用2种非结构性护岸。自然原型驳岸能很好地向市民展示水陆交界的自然区域特征,使水体重新具有活力和生气。在水边种植根系发达的固土植物来减缓流水的冲刷作用。柔性生态护岸将生态驳岸与河岸植被缓冲带结合,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7]。河滨凹地形成一个内湾,此处设置了几座人工小岛,通过木栈道与滨水步道相连。这里可以表现河流不断变化的过程,让人们能够观察到泥土、植物在河水作用下沉积和侵蚀的连续过程。

3 结论与建议

城市河流在改善环境、提供市民游憩空间方面的作用不可代替。滨水绿地休闲活动的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与河流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滨河绿地的合理设计来缓和。靖江市横港河(江华桥至同兴桥段)滨河区休闲绿地景观设计的特色,就在于采用生态设计方法,将原有硬质驳岸改造为软质驳岸,再配合其他生态恢复措施,尽量还原自然河岸的有机景观。同时,在绿地允许范围内增加亲水性设施,增加人与自然的互动。

由于基地长度限制,未能涵盖城市河道景观的全部类型。在设计之初应该更好地考虑到养护管理工作,通过养护管理不断对设计进行修正,从而使建立起的人工生态系统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还可将城市暴雨管理措施纳入滨河绿地规划。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希望通过本论文抛砖引玉,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城市河道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使其更加完善,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365611.htm.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2731.htm.

[3]金尚彬,张晓委,唐明恩.城市滨河绿地的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3(4):81.

[4]康汉起.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5]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俞孔坚(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聂柯.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7]张谊.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J].中国园林,2003(1):52-54.

[8]马志远.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05-5109.

Landscape Design of Recreational Green Space of Henggang River in Jiangsu Jingjiang

XU Huan,WEN Lin

(CityandEnvironmentcollege,JiangsuNormalUniversity,Xuzhou221116,Jiangsu,China)

After having investigated the study object——part of the Henggang River which is along the city center systematically and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sections to be designed.To renew and rebuild the nature of Henggang River landforms,we will transform the present artificial flinty waterfront construction into the soft one and build up healthy plant communities to increase diversity of species and strengthen river hydrological processes.Meanwhile,this paper pays attention to inherit and continue the specific culture of Yangtze River in Jingjiang and tries to satisfy various needs of all waiks of life.Finally,it can provide citizens with a multifunctional,modern and cultural riverside green space.

riverfront green space;landscape design;Henggang River in Jingjiang

2014-10-13;

2014-11-22

江苏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基金项目(9212514101)

徐欢(1984—),男,山东菏泽人,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讲师,博士,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E-mail:xuhuan84@126.com。

10.13428/j.cnki.fjlk.2015.03.040

S718.57;TU986.2

A

1002-7351(2015)03-0190-06

猜你喜欢
靖江市滨河驳岸
靖江市应急管理学院揭牌成立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
观赏草研究概况及其在太原市滨河两路的应用
靖江市用“铁脚板”跑出“安全感”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城市滨河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探索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滨河湿地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价值探索
等待候鸟——第五山城步道滨河区灯光设计
靖江市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