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映彤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19世纪,法国由于思想保守、墨守成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存在着激烈的斗争,印象派不断发展起来,引起了西方现代派的学术思潮。与此同时,梵高成为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具有代表性,他的诞生也为现代艺术翻开了最辉煌的篇章,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绘画审美的感受,而且也引领绘画艺术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以主观印象为主的世界。
在构图方面,将现实生活的场景进行合理的利用分配,从新的角度去观察描绘对象,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画面中,对画面的内容进行裁剪和构造,并且从现实生活出发,将画面的内容描绘更加生动自然。例如,梵高画的《自画像》运用的是三角型固定的构图方式,把自己的画像看作精神正常的状态,想让世人认为自己并不是精神失常、思维也并不混乱,很平静。与以前梵高的自画像相比,丰富了很多内容,因为以前他有意将病中的自己画得质朴简洁,而现在恰恰相反,现在的面孔并不平静,表情也没有很多的茫然和呆滞,现在表现的是他对生活的勇敢向前、永不退缩的精神。他画《自画像》目的是暗示自己要恢复信心、恢复对生活的热情,刻意让他人去欣赏、品味,表明他特别急切地想离开医院,回到属于自己绘画的环境中去。这幅《自画像》所表现的是现代画家的气质与抱负,想去追求理想的世界、超现实的境界。运用灰蓝色的背景,表现出自己空洞的神情与变化的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目光会让你觉得他看透了所有人的思想,让观赏者随意的想象。这就是后印象派的构图,作者随意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突破以前固有的模式,根据自己的主观要求对画面进行构图,很生动自然。
在造型方面,后印象派注重线条的变化,也是完全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这种注重让后印象派的作品具有了超前的时代性。例如,梵高的画《星月夜》,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画家运用线条形式的多变,使画的内容纯粹、明确,画家不仅是单纯地描绘物体的自然状态,还有些不符合现实的、常规的事物,这是梵高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付诸于画面之中,而不是我们所看到物体的表面的视觉形象。所以,后印象派绘画强调的是线条美,是有层次的造型特点,这在其他画家那里也有所体现。例如,马奈的作品强调的是过渡的颜色带来光与影的变化,每两个事物的连接之处都是相辅相成的。
运用散乱的光感效果和颜色的艳丽结合是后印象派绘画在色彩角度最突出的部分,让人物的造型变得隐约模糊,所有的人物形象都美轮美奂地与线条融汇在一起,隐藏在画面中,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和愉悦感,不会给人增添一丝丝的烦恼,所呈现的画面都是对人生积极的思考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及向往。后印象派运用鲜艳的色彩来追求人的奔放自由的天性,表达出不受束缚、解放思想的情感。梵高的绘画在色彩方面处理得恰当好处,运用真实的色彩去表达所看到的东西,使整幅画更加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色彩表达了梵高的内心,是有活力的象征,是他感情真挚的表达。他所描绘的不是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描述,是内心的向往和对艺术的阐释,追求画面的色彩追求本真创作的艺术风格,不受常规观念的约束,同时也反对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者色彩的堆砌,梵高的绘画都使用大面积的、颜色对比鲜明的笔法去装饰,并且使用大量的线条将人物与整幅画进行区分。
后印象派绘画将色彩成为绘画的主体,引起了印象派画家的情感表达,色彩的大胆使用使艺术家获得了自由的表达空间,运用色彩表达画家所要刻画的审美对象,让整幅画充满着生机和想象力,艺术家们关注于视觉的感受和情感表现,每个人通过各自完全不同的对光、色、线条、色彩进行对比。画家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到画面中,展示大师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艺术的表现能力,让艳丽的色彩表达出创作者的情感,让欣赏者与之产生共鸣。
悲剧情节是后印象派艺术家所具有的情感特征,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每个人的想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对艺术构造的想法也是各异的,后印象派画家在绘画中所表现的以及对绘画的思考都是由于他们各不相同的人生经历所展现的。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家自我意志的体现,并且在他们的绘画中寻找内心的解脱和对生活自由的向往、热情。所以后印象派画家所表达的都是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例如梵高的《向日葵》,他所表达的是无拘无束的内心,这些向日葵面向着太阳,生机勃勃、充满着朝气,象征着热情、自由、奔放。其实梵高平时的生活就与他所画的向日葵完全相反,他平时是苦闷、孤独的,但就这种画风的反差,告诉我们梵高的内心是激情澎湃的,是追逐着太阳、渴望着沐浴阳光。总之,后印象派主义画家的绘画作品大多是想表达这种悲剧情感,他们的绘画作品颜色,都普遍运用很重的颜色与线条,将这种悲剧意识不断地渲染延伸。让我们从他们的画作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与价值。
当代艺术有其自身的自由性与超越性,艺术是人的内心灵魂的一种体现,它既可以表现现在也可以表现将来。在表现内容上,既可以展现现在也可以是对过去的回忆,可以是虚无缥缈的,也可以是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这就是艺术的超越。在艺术审美中,艺术家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阐释不同的内涵。画家对于每一幅画的认知都会体现在其艺术作品中,表达出自己的世界观,梵高认为做每一幅画都不能局限于形式,应当从多角度去思考、去创作,发掘其本质,这不仅反映了后印象派梵高的思想,而且也反映了后印象派整体的思想,后印象派的画家大都认为绘画是反映现实的艺术,是对生活以及自己内心情感表达的反映,应该围绕着我们的生活,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是将生活中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深刻地表达出来,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及描绘。
梵高的绘画在创作中推崇的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人的理性所要束缚的,而是画家所表现出对大自然的亲身感受,用理性的思维去观察自然,发现自然中变化万千的景象。当代艺术和过去艺术的审美方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人们不再单纯地去欣赏一件艺术作品,而是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能够考虑到其他方面的价值,真正达到一种物有所需,物有所用,梵高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因为他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个人对于艺术的诠释有不同的定义,画家会去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但是每个人对于艺术的理解方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方面的理解,所以人们应该接受新鲜事物,接受艺术审美的差异,不应该片面地理解艺术的价值,应该去欣赏艺术所带来的影响。
总之,通过以梵高为例的后印象派绘画的美学特征及美学启示,我们可以看出后印象派绘画的画家们对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艺术审美不应当被过去的陈旧的思想所束缚,应当大胆地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创造新的内容,让视野变得更加宽广,对当代艺术审美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1]温文娜.印象派绘画的艺术审美特征探析[J].群问天地,2013,(01).
[2]袭继刚.光与色的视觉艺术——印象派绘画艺术的感悟[J].国际美苑,2008,(08).
[3]杨小斌.法国印象派艺术的审美追求[J].社科纵横,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