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访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军

2015-09-16 08:30:54罗敏
中国环境监察 2015年11期
关键词:长阳清江流域

文|本刊记者 罗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访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军

文|本刊记者 罗敏

市民踊跃签名宣誓保护清江母亲河

清江,古称“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而闻名,是湖北省境内长江第二大支流。她发源于恩施利川之齐岳山,沿途流经恩施、宜昌10个县市,在宜都市汇入长江,全长423公里,其中流经长阳境内148公里。

位于清江中下游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湖北省唯一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县。在“绿与黑”的发展抉择中,长阳是如何统筹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严守生态环保底线,实现低碳发展的呢?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军。

把“生态立县”作为首要发展战略

记者:“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这句脍炙人口、响彻荆楚的广告语,其实也是对长阳独特水资源优势的另一种诠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李县长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李军:长阳是一片古老、美丽而又神奇的热土。19.5万年以前,迄今为止我国长江流域以南最早发现的远古人类之一——“长阳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从而证明了长江流域以南也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和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4000多年前,清江河畔武落钟离山走出的英雄廪君统一土家部落,开疆拓土,建立巴国,带领土家族走上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创建了全国第一支以军为建制、以土家族为主体的地方革命武装——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被称为“土家第一军”;20世纪90年代前后,隔河岩水电开发唤醒了沉睡的清江,拉开了清江梯级开发的序幕;今天的清江•长阳正在“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指引下,向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目标奋进。

清江流域10个县市代表手挽手宣誓共同保护清江母亲河

正如你所说,“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丰富、独特的水资源优势是上苍对长阳最好的馈赠,保护清江是我们历届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共识。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把“生态立县”作为县域发展的首要战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力求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态一流、生活幸福的现代文明发展道路。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长阳水资源十分丰富,除清江流经长阳300里外,还有中小河流428条,县域水资源总量20.7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5060立方米,开发水电产业、发展绿色能源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懈、接力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全县以湖北能源集团隔河岩电站为代表的水电绿色能源产业基本形成,总装机135.43万千瓦,年发电34.26亿度,特别是隔河岩电站总装机120万千瓦,年发电29.66亿度,创造产值10.68亿,税收1.71亿。我们还在向开发风电、太阳能方面发展,长阳绿色能源产业前景非常广阔。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长阳是全国乃至世界土家族的发源地,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与清江山水融合汇聚,为我们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县始终坚持把生态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支柱产业来抓,我们与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清江画廊成功进入国家5A级行列,此外我们还拥有天柱山、丹水漂流、麻池古寨3家3A级景区,清江古城、北纬30度岛等一批配套设施和清江方山、盐池温泉、云榭山庄等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新兴项目。去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8%和26.7%,旅游收入相当于县域经济总量的37%,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三是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长阳森林覆盖率达66%,整体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以上,二级以上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280天以上。好山出美食,好水养好鱼,以清江特色食材及其深加工产业为代表的长阳健康食品产业集群进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行列,一致魔芋、清江鹏搏、火烧坪蔬菜、华饴木本油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魔芋膳食纤维、清江鱼、清江椪柑、火烧坪蔬菜享誉全国,清江库区渔业生态养殖观光基地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田园。在绿色能源、生态文化旅游和健康食品产业推动下,去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04亿元,增长23.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8亿元,增长26.1%,县域经济呈现出稳中竞进、升级增效的良好态势。

民族自治立法为清江生态“保驾护航”

记者:保护生态环境动真格,求一时之功容易,求长久之效难。充分发挥拥有自治立法权的优势,长阳在依法保护清江生态环境上率先开展了积极探索,李县长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吗?

李军:法制代表的是全体人民的最大利益和共同意志,其根本内涵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有最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执行力和约束力。长阳作为拥有立法权的土家族自治县,在省、市人大的支持指导下,在依法保护清江上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

一是在立法层面上,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库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河流保护条例》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县从清江库区到中小河流,再到整个生态环境,在生态保护上做到了法制全覆盖。

二是在规划层面上,我们制定出台了全县《重要河流流域综合规划》《全县水资源保护规划》等,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资源规划、产业规划相协调,力求把生态立县体现到规划引领之中,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

三是在政策规章层面上,我们针对清江保护中的具体问题,先后制定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适养区和优养区管理规定》《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镇规划区建筑垃圾管理暂行办法》等,既抓宏观要求,又解决具体问题,确保法制、规划落地。

法律保障、规划指导再加上具体问题解决办法,从而有力推动了全县清江生态保护正在逐步进入规范有序轨道。

既是敬畏自然,也是对群众负责

记者:“绿色决定生死”。长阳去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这是对长阳一贯保护水生态环境主动作为的点赞,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李县长能为我们介绍一下长阳建设水生态文明工作的总体想法吗?

李军:李鸿忠书记、王国生省长去年9月带领多位省领导和20多个省直部门在长阳现场办公,李鸿忠书记明确要求,“清江不仅属于长阳、属于宜昌、属于湖北,更是全国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资源。清江画廊是国家5A级景区,是‘宝葫芦’。看似清水满江流,实际上是满江流金”。王国生省长强调,“绿色生态是长阳最宝贵的财富,是长阳发展的最大优势。要切实保护好森林、水体、大气和自然面貌,尊重每一片山林,善待每一条溪河,珍惜每一棵树木,努力让长阳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镇更靓、农村更美”。省委常委、市委黄楚平书记要求我们,“要以绿色、低碳、和谐、可持续为发展导向,把长阳建成全省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示范区”。

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就是:始终坚持“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不动摇,坚持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态一流、生活幸福的现代文明发展道路,牢牢把握环保红线、水系蓝线、山体绿线,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措施,统筹推进山与水、水与绿、水与城的融合,统筹安排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建设,营造“青山为屏、河湖为脉、山环水绕、城水相依、水绿相映”的山水格局,力争用3至5年的努力,把长阳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范城市和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都市后花园。

建立清江流域“生态命运共同体”

记者:环境保护难,联合治理更不易。清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已被省委省政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长阳最近也正在倡导发起首个“清江保护日”活动。如何建立清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长阳有哪些好的建议?

李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清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省水利、环保、国土、农业、财政、旅游等各方面长期以来给予了亲切关心和鼎力支持,这让我们对进一步做好清江生态保护工作充满信心。正如你所说,环境保护难,联合治理更不易。清江全长800里、流经10个县市、跨越宜昌恩施两个市州行政区域,建立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至关重要。我们建议:

一是要广泛凝聚清江保护共识。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真正把十八大提出的“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走共生、包容、携手、共赢之路”和全省提出的“把人水和谐、人水两利作为治水的核心理念,把实现千湖之省碧水长流作为湖北治水的终极目标”全面贯彻到清江流域各县市区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营造浓厚氛围,强化各方联动,打造清江流域“生态命运共同体”。这次我们县委县政府深入研究,县人大正式通过将每年 9月12日确定为“清江保护日”的决定,之所以命名为“清江保护日”而不是“长阳清江保护日”,就是要向全流域、向全省全国发出保护美丽清江的强烈呼吁,进一步增强全流域保护清江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二是要严格落实清江保护措施。我们将在省市相关部门的领导支持下,进一步建立健全清江流域生态环保责任机制,科学实施跨县市清江水质交接制度,实行行政区划断面水质考核,通过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严格考核来推动全流域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同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联动联防机制,加强流域各方沟通合作,形成保护清江的强大合力。从长阳来讲,我们正在推行“河长制”,每一条河流都明确有具体的责任主体和具体责任人,量化到人,责任到人。明年底全面完成县级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和“一河一档、一河一长”工作,各级河道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到2017年“河长制”管理实现常态化,确保全县行政区域河流断面水质、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长久达标。

三是要加快推进清江科学发展。建议上级部门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尽快组织编制《湖北省清江流域产业发展规划》和《湖北省清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科学确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清江流域水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用规划统筹引导清江流域科学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清江流域绿色能源、生态文化旅游、健康食品等相关产业和环保、水利、地灾防治等基础设施支持力度,支持我们更好地把清江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保护清江,我们永远不停步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转变发展模式、呵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党和政府的紧迫任务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长阳在保护清江生态环境上还存在哪些“短板”,今后还有哪些新作为呢?

李军:长阳是清江生态环境的最大受益者。没有清江一流的生态,就没有清江画廊这个5A级旅游品牌,也没有长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但是我们长阳作为一个集革命老区县、民族地区县、武陵山区县、清江库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于一身的特殊县域,保护清江生态的强烈愿望与县一级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我们的“短板”集中体现在生态意识、生态投入、管理体制等方面。

这些“短板”既制约了清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但也激励我们在这些方面下更大的工夫。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态一流、生活幸福的发展道路,创造性地做好清江生态保护“加减除乘”:

一是强力做“加法”。进一步加大政策争取力度、项目投入力度、生态监管力度、多方联动力度、生态宣传力度,集聚更多资源和力量推动清江保护工作。

二是坚决做“减法”。严格新上项目环评,严控现有主要污染源,严守生态环保底线,该关停并转的坚决关停并转,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傻路。

三是积极做“除法”。积极探索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和统筹安排,引导工矿企业、清江沿线重要城镇推进技术改造和环保设施建设,确保环保生产、达标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污染源。

四是科学做“乘法”。当今时代,生态是最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我们将充分运用清江生态的品牌效应,通过文化旅游+生态、健康食品+生态、能源+生态、城市+生态等,把清江生态品牌全方位融入到长阳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文明提升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生态乘数效应,努力探索把清江生态转化为产业的高竞争力、产品的高附加值、国内外游客和区域干部群众生活的高品质体验,努力把长阳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范城市。

生态保护永远在路上,但我们永远不会停步!

猜你喜欢
长阳清江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清江引
影剧新作(2018年1期)2018-05-26 09:00:52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鱼跃清江 广场舞
文化交流(2017年8期)2017-09-14 22:03:27
长阳“十三五”规划若干重点问题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22
湖北长阳“田家新屋”传奇
民族大家庭(2016年4期)2016-03-20 14:52:35
湖北长阳一村庄“微信群”捐款救人
民族大家庭(2015年3期)2015-08-21 08:00:36
同饮清江水 共护母亲河——首个“清江保护日”在长阳举行
学习月刊(2015年23期)2015-07-09 0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