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冰 涂瑞霞 麦碧莹
仿行德育就是以“行”示范为手段,达到模“范”为行是目的。用“行”的常规行为去纠正非常规行为,把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内生”为自我的道德意识,再“外化”为学生自我的道德行为。仿行德育是以“行”、以“活动”去激发学生内心向上的元素,把原本混乱的、模糊的道德形象进行重构,把“爱”植于学生心底,内生为品德,再外化为正常的行为表现、胸襟气度和求真向上的人格精神。仿行德育包涵两个实施策略,即“以‘行示范”和“模‘范为行”。“以‘行示范”:一是学生行有范例,明白正确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取向。二是教师“行胜于言”,用“行”的师德给学生效颦,成为学生成长旅途中的一个个路标。“模‘范为行”即学校积极搭建各种活动平台,让学生展现自我,找回自信;寻求合作,走出自闭;团结共赢,感受成功。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智育如此,德育亦如此。在生源非优的基础上,学校立足实际,因校制宜,充分利用一切教育元素,践行“化爱为行”的德育理念,探索“以‘行示范,模‘范为行”的仿行德育策略,致力于学生的品德形成。随着仿行德育工作的推进,学生的文明素养得到提高,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显现,校园和美气象渐生。
学生在“仿行”中感悟。学生在“校园古建筑与历史文化考察”后,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收获了情感成长的感悟:“本人三生有幸,得以参与此次学习。现在回想起来,……长堤一条街百年变迁所形成的深厚多彩文化风情;在仿佛沐浴着天堂般圣洁气氛的石室教堂里,大家感受着基督博爱精神光芒的抚照;沙面众多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的建筑;……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永久的定格在我人生的记忆深处。”学生在“仿行”中成长。非优生源背景下,教师要用爱与智慧的教育行为,努力去培养不喜欢“读书”却也在成长的学生。曾有2014届毕业生同学在毕业前夕写给老师一份心路历程,感谢学校老师三年来对他的不离不弃式的教育。这个自认曾经“坏到底”的学生感悟到:“长堤真光中学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很想和每一位老师衷心地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让我在母校度过最愉快的一年(九年级)。……我会铭记校训‘尔乃世之光。”
在“以行示范”的仿行德育过程中,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感受到美德引领的乐趣,体验了生命的价值,有所感、有所悟、有收获、有成长。当然,“行”是立体的、多面的,学校的“行”、家庭的“行”、社会的“行”是否同步,影响到“行”的效果。要使“化爱于行、仿行育德”这一德育模式更加系统和成熟,需要较长的实践与探索的过程。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1. 突出常规性。针对义务教育中的非优生源,通过仿行德育的实践证明,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是可行的,这就需要我们坚持探索下去。以后,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重视工作的反复性与常规性,根据不同年级建立不同的德育常规,开展相应的常规教育活动。
2. 突出专题性,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应围绕德育理念,贯彻德育宗旨,以节历相关活动、专题教育活动、应时性活动为契机,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努力提高德育的时效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3. 突出活动性,推行“行动化”的育人方式。积极开展仿行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做到让学生在自主的行为管理与情感体验中,品德内生、行为合规,在观行、效行与践行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非优”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重复性、多维性和艰巨性,只要把学生品德认知的行与范相结合,把内化与外塑相结合,就能产生德育的整体效益。我们认为有学生仿行、活动与体验的德育方式才是有灵魂的育人之道;我们相信“化爱于行”的仿行德育,最终会给学生一个和美的人生,给家庭一个优秀成员,给社会一个良好的公民。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