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吕克·贝松是一位在法国国内颇具争议的导演,他的电影在实现商业化的同时坚守艺术,在宣扬“去好莱坞化”的同时又吸纳了好莱坞经典传统叙事模式。《第五元素》是吕克·贝松在其商业性与艺术性融合的成熟阶段拍摄的作品,影片中多类型的时尚拼贴、对好莱坞类型化电影的借鉴、导演个人独具魅力的电影观念,都使这部影片票房大卖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因此,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吕克·贝松在商业与艺术的拼贴新大陆中所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拼贴;商业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102-02
吕克·贝松的电影风格多样,在贯彻艺术性的同时,也有着商业性的突破。在法国电影不断受到好莱坞及其他欧洲电影的冲击而逐渐衰落时,吕克·贝松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邃的人文内涵实现了票房成功,也将法国的电影特色推向全球,为重振法国电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导演深厚的艺术功底来源于法国电影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家,也是喜剧的发源地,因此我们不难在其看似严肃的电影中,发现一些浪漫的元素和诗意的幽默。吕克·贝松导演的影片《第五元素》,就充满后现代主义的拼贴,无论是对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借鉴、法国喜剧电影的映衬、“新巴洛克电影”风格还是科幻题材的创新,都使这部近似于好莱坞电影模式的影片有了导演的个人化表达,形成了吕克·贝松乃至法国电影界独有的商业电影风格,并传达出导演对人性的思考与探索。
一、多类型的时尚拼贴
大部分后现代作品都将“拼贴”作为屡试不爽的手段。拼贴是指“一种关于观念或意识的自由流动的、碎片组成的、互不相干的大杂烩似的拼凑物,它包含了诸如新与旧之类的对应环节,否认整齐性、条理性或对称性;它以矛盾和混乱而沾沾自喜”。拼贴技巧表现在众多方面,其中一点就是众多类型影片的时尚拼贴。影片《第五元素》就是将好莱坞科幻片、灾难片、喜剧片等类型电影融合而成的一部商业大片,其新颖的电影风格保障了票房的成功,也使观众眼前一亮。
(一)对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借鉴
好莱坞电影的主流形态“类型电影”,一般来说是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类型、影片场景和语言技巧等方面都有明显相似性的一类影片。“类型电影”避开了商业片和艺术片的争论,成为商业电影取得高票房的法宝之一。《第五元素》正是吕克·贝松通过借鉴类型化的策略,拍出的一部扣人心弦的科幻大片。
经典的好莱坞电影往往以富有戏剧冲突的情节、类型化的人物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构成一个经典的叙事系统。而将主人公置于困境、进行激烈的追逐和充满想象的画面,都是好莱坞电影制造悬念的惯用手段。在《第五元素》的叙事中,吕克·贝松将主人公放在一个异常的时空,给观众呈现了一个高科技的未来世界,第五元素莉露被多次置于困境。在影片刚开场,莉露就与联邦警察在错综复杂的立体化交通布局中,开始了一场激烈追逐;在与坏人争夺四大元素时,莉露被佐格困在装有定时炸弹的房间内。这些代表善的势力和代表恶的势力在未来世界中的紧张追逐和对五大元素的争夺都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扣人心弦。导演将这些片段巧妙地组接在一起,镜头的平衡与快速的镜头组接,富有动感的镜头运用,都成为吕克·贝松电影的“标签”。影片最后也采用了好莱坞惯用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让本科和莉露在最后一刻拯救了地球,从而让观众相信人性的美好和宣扬人世间的真、善、美。
虽然吕克·贝松一直宣扬“去好莱坞化”,但他的去好莱坞化不是完全抵制好莱坞元素,而是对好莱坞进行一种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新的电影特色。好莱坞主流电影采用的是在各种话语中占有权威话语地位的元叙事,遵循的是以英雄为中心的堂而皇之的叙述模式。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特点也类似于法国电影叙事中的“去英雄化”。影片的成功,正在于它给观众以双重的心灵抚慰和双重的精神满足,也使得影片的叙事结构、故事情节不像好莱坞类型电影那样单调、公式化,而是发人深省,富有哲理,形成了有着吕克·贝松特点的叙述风格。
(二)法国喜剧电影的映衬
后现代电影的表达方式是戏仿,戏仿不仅显示对传统文类以及母题的改造不单纯是对某一件事的戏谑和嘲讽,而且延伸到对社会生活、文化传统等的仿制、调侃和意义消解。法国喜剧电影在世界戏剧电影中占据主流地位。在影片中,与其他国家电影普遍“笑点低”和“恶搞”所不同的是,吕克·贝松的影片注重的是法国喜剧电影来源于生活的平淡幽默及情感共鸣。
在《第五元素》中,导演不仅加入了日常的生活趣味,也加入一些冷幽默、黑色幽默等,这些幽默没有刻意的修饰和安排,而是给观众呈现出一种诗意的幽默。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考内利斯神父去见佐格,在佐格的办公室里,有很多高科技的现代化机器,佐格对神父夸赞这些机器是多么的完美,突然一颗樱桃噎住了佐格,他慌乱地按着各种按钮,却始终按不到那个帮他捶背的动物。最后,神父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背,救了他一命。导演用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镜头就对拜物的佐格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并且也暗讽在如今科技发达的今天,机器化的生活方式并不能像人类那样富有感情和人性化,也不能在自己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和意外事件突发时帮助自己,人与人之间真切的帮助和关怀才是最美好的。面对灾难毫无办法的黑人总统、浮夸矫情的黑人说唱主持人、唠叨无绪的科本妈妈等角色,也都为影片制造了喜剧色彩。法国喜剧元素的映衬,使得原本严肃紧张的故事情节充满了幽默的诗意,发人深省,不仅是对科技影响下人们生活机械化的嘲讽,也是对我们人性社会交流缺乏真善美的警醒。
(三)“新巴洛克”电影风格
“新巴洛克”电影风格来自于海报和广告的影响,其镜头繁复、华丽、张扬,呈现出一种华丽耀眼与浮空虚无并存的后现代风格。在《第五元素》里,无尽浩瀚的宇宙、风格张扬的华丽建筑、错综复杂的立体交通道路、饱和艳丽的色调都使影片充满了“新巴洛克”风格,在这种风格的映衬下,热闹繁华的城市有种莫名寂寞的游离感。在科本前往“失落的天堂”时,黑人主持人说唱式的节目略显浮夸,“失落的天堂”中的人们衣着张扬个性,尤其是莉露朋克式的橘黄头发,更是有着一种不拘的风格。同时,导演还不忘自己偏爱的蓝色,在蒙督沙瓦人派来的歌星在舞台上演唱时,红色的观众席与蓝色的歌星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观众席上的红色是人们热闹表象下的寂寞空虚,善良的蒙督沙瓦歌星是蓝色的,是一种如大海般平和深邃的美,她的歌声悠扬动听,像是引导着人们寻求着内心最本真的自己,唤醒人们心中的真善美。endprint
(四)科幻片
影片中的科幻情节无不透露出吕克·贝松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第五元素》中,导演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未来世界的奇妙空间,电影中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些充满想象力和现代科技气息的空间里,让观众眼花缭乱。但与好莱坞科幻片不同的是,除了展示科技和未来世界对人类造成的危险之外,吕克·贝松的科幻片更加引人思索,表达出人类对生命的自我探寻和思索。其第一部实验性电影《最后的决战》就取材于科幻题材,用世界末日的黑白色调来象征人类命运,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斗争来隐喻人性的险恶。在其后期作品《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中,导演将主人公亚瑟置身于一个毫米大的迷你王国之中,在进行一些冒险之后,打败坏人,取得胜利,并拯救了外婆的花园。
二、人性的探寻与思考
吕克·贝松有着“法国斯皮尔伯格”之称,是因为他的作品在商业化的叙述模式下还能有着对艺术的坚守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用繁复、游离的拼贴影像以及去英雄化的叙事方式表现非主流化的社会群体的孤独与人性美,并借此表达自己对历史、现实和生命的认知。”
影片《第五元素》用大量饱和鲜艳的色调充斥着画面,彩色映衬下的是人类虚无寂寞的内心以及邪恶的贪欲。在未来世界中,人类并没有解脱,反而遭遇更多苦难,人类有可能完成自我解脱和自我救赎的过程,但必须依赖来自人类归属之地的神秘力量的指引。影片中的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围绕着第五种元素,而这第五种元素不是自然元素,她是一个和人类完全一样的生物,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她是完美的。而第五元素代表着人世间的真善美,随着科技的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都充满了机械化,居住空间逐渐缩小,床可以自动伸缩、吃饭随时有开着飞船的小餐馆来到家门口、警察搜查大家都要将手放在黄圈内以核实身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缺乏沟通与信任。因此,高度的机械化统治使人类身心麻木,人性中的真善美也在此之中渐渐消失。
影片中的一组对比剪辑发人深省,一边是蒙督沙瓦歌星狄娃在舞台上的深情演唱,打动人心;一边是善良正义的莉露与孟加罗人之间的较量,歌声与莉露的打斗动作完美配合,她们都为正义而战,都为寻找那遗失的人性的真善美而战。当最后地球即将被邪恶势力毁灭时,被派来拯救地球的第五元素莉露却退缩了,因为当她学习历史时,被残酷无情的战争场面所惊吓到,在300年前,蒙督沙瓦星球的人在被困埃及石庙的最后一刻说:“时间并不重要,只有生命才重要。”但是人类为了利益不顾生命的重要性,相互屠杀。莉露觉得人们既然不尊重生命,不爱惜生命,就算拯救也是徒劳的。莉露虽然是来拯救地球的,但是她敏感,没有安全感,她需要找到爱的力量帮她完成任务,在被困于房间的排气道中时,她绝望地喊着:“救命,救命!”最后,科本以他真实的爱感染了莉露,两个人最终拯救了地球。所以,能够毁灭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能够挽救人类的也只有真正拥有真、善、美的人。
三、结语
吕克·贝松作品的题材、样式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外。好莱坞电影推崇的美式价值观,在吕克·贝松的电影中,表达出的是对所有人类都通用的价值观。后现代主义的拼贴与吕克·贝松电影的个性化表达完美结合,使其影像风格和电影故事情节在保持法兰西民族的艺术特色的同时,又融合了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商业娱乐性。而诗意的法式幽默,将镜头对准普通人性和情感,在反思中透露出深刻的内涵,呼唤着人性的本真与真、善、美。即使影片有着强烈的“作者电影”气质,在后现代主义的拼贴过后,新颖的影片表达方式使观众轻松愉悦,取得票房的成功。所以,吕克·贝松的这种后现代电影拼贴手法不仅将原本仅局限于法国本土的电影形式推向了世界,还将法国的历史文化推向世界,开辟出一个仅属于吕克·贝松的电影新大陆。
参考文献:
[1][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第二版)[M].范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杨远婴主编.电影理论读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3][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M].徐建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4]史可扬.影视批评方法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5]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陈波.吕克·贝松电影的后现代倾向[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
作者简介:
段卫东(1977-),男,云南曲靖人,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电影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