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恶的对抗,爱与恨的冲击

2015-09-12 19:56彭龙
戏剧之家 2015年16期
关键词:曲式结构

彭龙

【摘 要】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曲家布里顿的《小提琴协奏曲》是欧洲战云密布的险恶形势给予作曲家精神冲击的产物。这部作品的音乐中,充满了紧张的戏剧性,善与恶的对抗,爱与恨的冲击,严峻而残酷的悲剧色彩,无不令人惊心动魄,是一部艺术震撼力极强的作品。文章重点对末乐章进行了导读式的解析。

【关键词】布里顿;小提琴协奏曲;曲式结构;帕萨卡里亚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083-02

布里顿的《小提琴协奏曲》是作曲家到美国之后完成的第一部作品,作品题献给作曲家的朋友亨利·博伊斯(Henry Boys)①。1940年3月28日,这首协奏曲由约翰·巴比若林(John Barbirolli)执棒纽约爱乐交响乐团,西班牙小提琴演奏家安东尼奥·布若萨独奏小提琴在纽约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打动了每一个听者,再加上作品中浓厚的个人情感以及情感高潮一轮又一轮的涌现,使全曲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正是这种浪漫主义精神,以及独奏小提琴华丽而不多余的演奏技巧与现代和声完美的结合,才使这部“动听”却不显陈旧的作品在小提琴协奏曲这一体裁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一、作品的基本信息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的乐队编制为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演奏时间约31分钟。整部作品虽然采用了古典协奏曲三乐章的基本框架,但却放弃那种快——慢——快的速度和结构布局,采用了中——快——慢的布局,这在独奏器乐协奏曲的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

表1:《小提琴协奏曲》整体情况说明

二、末乐章赏析

末乐章,缓慢的行板(Andante lento),三部性结构的帕萨卡利亚变奏曲,演奏时间约15分20秒。简要结构图示如下:

在第三乐章,布里顿采用了他最喜好的帕萨卡里亚体裁形式,并用这个古老的体裁写出了最具有表现力的音乐之一②。这里作为帕萨卡里亚的固定低音主题神圣、庄严且带有浓郁的悲剧性色彩,它代表着布里顿对在西班牙战争中死去的英国志愿者的追悼和回忆。布里顿在这里对主题的呈示处理十分特别,固定低音主题不是像通常那样单独地陈述出来,而是将固定主题以赋格段的陈述方式出现,主题的每次进入都移低小二度,并在不同的音区和不同的乐器声部上衔接成一个长大的主题段落。这里的主题每一次出现都是在前一次主题尚未结束的时候,最后还只重复主题的后半段,这就造成了一种朦胧和神秘的效果。

谱例1:末乐章帕萨卡里亚主题陈述方式简化谱例

这个乐章的固定低音主题是先上行后下行的大、小2度交替的半音化旋律,调性在大小调之间游移变化,模糊不清。接下来为这个主题一系列的变化重复,在整个乐章的三部性结构中形成了内部带有变奏曲式结构的多层型态③。主题一共变奏了十次,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3:固定主题变奏情况一览

第一变奏(con moto 稍快运动地)固定主题由弦乐的低音声部用震弓手法微弱地奏出,独奏小提琴声部作装饰变奏,两者结合在一起渗透出一种悲凉伤感的情绪。

第二变奏(pesante 沉重地)在渐渐高涨的情绪中以ff的力度进入。固定主题的句首素材在木管声部出现,独奏小提琴伴以精巧而复杂的连音线条,由定音鼓和低音提琴的长时值颤音以sf的力度使这个部分获得了第一次高潮。

第三变奏(tranquillo 宁静地)由乐队弦乐部分演奏,这里布里顿运用了减化音的方式使变奏的旋律显得非常精减。双簧管演奏一个抒情而悠长的由主题发展而来的旋律。

第四变奏(con moto 稍快运动地)是独奏小提琴用固定主题开始的二度音程为主要素材,采用自由变奏的手法,将主题演变成一条更为宽广的旋律,给人一种倾诉的感觉。由于伴奏声部一个同音反复的节奏型的引入,使这个变奏获得了运动感。

第五变奏(con moto 稍快运动地)中一个新的主题歌唱性主题出现在独奏小提琴声部,这实际上是由固定主题的自由倒影发展而来。这个变奏比之前的阶段拥有更多的大调色彩,乐队声部的节奏也更为活跃,带有舞曲的特色。

第六变奏为进行曲的性格(all marcia),铜管组将固定主题演化为一个坚定有力的形象,并营造一个短暂的小高潮。独奏小提琴先以强奏的和弦织体作为呼应,后变为快速的音阶乐句,与铜管主题进行抗衡。

第七变奏(molto animato活跃地)固定主题由大管担任。在这个背景下,独奏小提琴用快弓技巧演奏轻快、急速的装饰音阶,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的上下涌动使这个变奏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第八变奏是第七变奏的延续,铜管继续演奏固定主题,并赋予这个主题更加威武的气质,构成这个乐章的第三次高潮。

第九变奏(Largamente 宽广地)是末乐章最为辉煌的段落,情绪有歌颂性的特点。在弦乐组激动和洪流般的音型背景和木管、打击乐的陪衬下,低音铜管以庄严、壮丽的气质奏出固定主题,最终达到乐章的最高潮。这时的主题已经非常接近固定主题的原始型态,调性也回归到作品的主调D大调,结构上具有再现的功能。

第十变奏更像一个连接,再一次巩固了主调D大调的中心地位。

这个乐章有一个比较长的尾声(Lento e solenne 庄严隆重地广板),不同于大部分协奏曲末乐章尾声的那种欢乐、辉煌的情绪,这个尾声段落将之前激动的音乐情绪渐渐引向了宁静,似乎是经过强烈冲击和抗争之后的疲倦,更有一种“参透人生”的意味④。在铜管圣咏般的织体背景下,独奏小提琴最后一次哀怨地奏出固定主题的片段音调,旋律中变化音频繁地环绕D音出现,纠缠不休⑤。值得注意的是,临近终止处的F与#F的半音交替变化所造成的以D为中心音的大小调游离,这种调性的不明确留给了听众更多的思考。

在这个帕萨卡里亚的末乐章中,布里顿用古老的音乐体裁进行独创性的发展,他没有像传统的帕萨卡里亚那样固守固定主题的原始型态进行变奏,而是借用这种形式进行了拓展,将这个固定主题演化出一幕幕激动人心的话剧:时而是奋发的呼喊;时而是对和平与宁静的回忆与期待;时而又是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的激战。力量的积聚,情感的激荡,高潮的勃发,接踵而至,环环相扣,既叫人屏息拘挛,又让人荡气回肠。整个乐章最后在静谧、安详的袅袅余音中结束,给人留下一个充满希望的期盼。

注释:

①在这首协奏曲完成不久前,亨利写了一篇客观评价布里顿作品的文章,他在评论中预言作曲家将会从调性写法转向风头正盛的十二音体系。布里顿对这个预言不以为然,作曲家希望通过实际作品来表明自己的创作思路,因而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很可能是对亨利评论的一个回应。

②国内很多资料都显示,这个乐章是布里顿首次尝试帕萨卡里亚的体裁,其实在1938年(比《小提琴协奏曲》早一年)发表的《钢琴协奏曲》Op.13的第三乐章即兴曲就是一首正宗的帕萨卡里亚。此后,在布里顿一系列重要作品中都使用了这一体裁,如1943年发表的声乐套曲《小夜曲》中的“哀歌”;1945年发表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中第二幕第一场歌唱部分结束后的间奏曲“卡萨帕利亚”以及1963年发表的《大提琴交响曲》的第四乐章等等。

③布里顿这里的处理也别具一格,一般来说卡萨帕里亚的固定低音主题每次出现都应该是原样重复,变化的只是伴随主题出现的其它声部,但这个乐章里面,固定主题的每一次出现几乎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原有的型态,因此具有了装饰变奏的一些特征。

④这个处理类似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末乐章结尾。

⑤这里独奏小提琴的处理与同是英国作曲家沃尔顿的《中提琴协奏曲》的结束部分类似,不同的是布里顿的音乐更加具有戏剧性。

参考文献:

[1]高为杰.20世纪音乐名著导读(协奏曲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

[2]汪洋.布里顿及其音乐创作[M]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1).endprint

猜你喜欢
曲式结构
浅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