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瑞
【摘 要】泛在知识环境以知识泛在化、泛在知识的系统化和知识服务体系的协同化为特征,高校图书馆服务应打破传统,不断创新,从条块分割和职能分区的包容化的空间布局向开放存取的学习社区转变。从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入手,简要分析了未来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的转变及功能特质。
【关键词】泛在知识环境;空间布局;空间效能
【Abstract】Cyberinfrastructure is a special knowledge environment.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assement, knowledge systematic and knowledge service system,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should break the tradition, change the space layout,from the regional segmentation and functional partition tolerance space layout to open access of the learning communit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hallenges university library facing in Cyberinfrastructure ,and analysis the change of university library space layout and fun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yberinfrastructure; Space layout; Space efficiency
1 泛在知识环境的内涵
2003年1月,美国密歇根大学“蓝带委员会”(Blue Ribbon Advisory Pan2el)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提交了一份名为《通过Cyberinfrastructure实现科学与工程的革命》的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了Advanced Cyberinfrastructure Program,并将Cyberinfrastructure解释为一种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是通过计算、存储和通信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地发挥作用而构建的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泛在知识环境。
2003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了“未来的浪潮:NSF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会后发表了著名的《知识在信息中迷失》趋势研究报告,首次提出了“泛在知识环境”这一说法。
“泛在知识环境”把数字图书馆的普及所创造的信息环境称为“信息以太(Information Ether)”,数字图书馆应该定位于提供泛在知识环境,如同无所不在的以太(ether)一样,成为未来学术、研究和教育的须臾不可或缺的公用设施。
“泛在知识环境”以知识泛在化、泛在知识的系统化和知识服务体系的协同化为特征。在泛在知识环境下,学术交流不再有明显的学科、地域等学科界限,而高校图书馆服务也应打破传统,不断创新,从条块分割和职能分区的包容化的空间布局向开放存取的学习社区转变,强调服务的泛在化、透明化和无所不在。
2 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理念的转变
在传统图书馆空间建设中,始终面临着纸质文献资源不断增加,而空间资源紧张的压力。而在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型文献迅速增长,网络阅读越来越为大学生所推崇,高校图书馆的入馆人数连年呈现下降趋势。在快速阅读、图片阅读、碎片阅读越来越多地冲击传统阅读方式时,无纸化思潮开始泛滥,美国得克萨斯州甚至创立了第一家无纸质书的实体电子图书馆,只外借电子阅读器,不保存纸质图书。在这样的挑战和冲击下,高校图书馆想要维护图书馆的传统地位,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能,必须冲破固有思路,重构图书馆空间认知体系,在空间功能上实现更多的转换与变革。
1989年,美国学者雷-奥登伯格在《绝好的地方》一书中诠释了人类日常生活的“第三空间”,并将其划分为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以及阅读、欣赏、交流与休闲等公共空间。而现代图书馆作为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承载着学习、社交、休闲等多种需求,对于空间布局的要求也有了变化,注重动静结合,不仅提供安静的阅览区,还要布置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区。
1992年,美国爱荷华大学提出了信息共享空间( Information Commons 简称IC) 的概念。2005年,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发表《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一文,正式将IC空间的概念引入国内。IC空间既是一种虚拟空间,用户可以通过安装在计算机上的数据库资源、简单的搜索引擎及各种应用软件等数字化方式获得多种虚拟化服务;同时,IC空间也是一种新的物理实体空间,在图书馆的空间建设上注重空间与资源、服务的结合,促进用户的协作式学习与交流。近年来,IC空间在各高校图书馆的实践与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一方面体现了在高校图书馆应对泛在知识环境带来的挑战中的改革与创新,另一方面也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获取的环境,促进了信息的自由获取与共享,鼓励用户的自主学习与创新。
3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特质
现代图书馆在空间建设时,一方面要考虑历史传承,体现图书馆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超越、延伸历史功能,新增大量单纯用于服务的空间,为用户的学习、研究、交流提供有启发性的文化场所。
在第三空间和IC空间功能的探索上,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提出了诸如知识共享空间、学习空间、创意空间、休闲空间、交流空间、体验空间等概念。这些不同形式的空间充分融合了空间、技术、资源、馆员、读者等多种元素,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空间的利用率,还能使用户在空间中产生出更多创造性的思维,大大提升了空间效能。下面,笔者就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的几点特质作以简要的归纳:
一是强调自主性。引入自主借还、自助打印、复印、扫描等自助管理设备,方便读者自己动手,减少图书馆员的参与环节,从读者心理上对图书馆的认知发生转变,鼓励读者在图书馆的任何一个空间翻阅图书而不加以限制,提升了读者满意度,也提高了图书馆的空间效能。
二是增加信息化设施。很多图书馆引入了大屏幕的电子阅报系统,通过网络可以把大量的报纸集成在一起。读者只需轻轻点击电子屏幕,即可方便地选择、浏览或随时阅读最新的新闻、时政或各种信息,并可随意移动、放大、缩小和翻阅报纸页面,既节省了空间,也增加了阅读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同时,在图书馆布设无线上网设施,更新电子阅览室的软硬件配置,方便读者使用笔记本电脑、Pad、手机无线上网,既能吸引更多读者来馆,还可以推广移动图书馆的使用。
三是注重空间拓展。现代读者的隐形需求大于显性需求,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不能一成不变,要具备可拓展性,能在技术发展、读者需求改变时,预测未来新的空间需求,做到可扩充、可调整。因此,很多图书馆在进行空间布局时,对于个性阅览区、讨论区等都预留了弹性空间。比如,在阅览空间中,布置三角形的阅览桌和可移动的桌椅,既可摆放成安静的个人独立学习空间,也可拼凑成小组讨论区域,实现空间的灵活运用。除了家具可以灵活移动,各类空间的使用也可以互换,按照读者的需求随机组合,各区域面积可大可小,功能分区也可以按照流线合理组织,平面布局也可以随图书馆发展随机调整,既保证了空间的使用效率,也可以满足拓展性、灵活性、自主性的要求。
四是尝试增加交往空间。高校图书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讨论、交流、教学、培训、制作等活动是读者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一部分。增加学术交流室、小组讨论区、协作学习室、咨询小间等交往空间,拓展有声空间。当然,在布置这些交往空间时要注意和读者的学习空间既要隔离又要相对连贯。距离太近会相互影响,分隔太远会给读者带来不便。所以在布局时要注意将交往空间相互独立或使用隔音材料达到较好的隔音效果。
五是凸显空间组织的连贯性。现代图书馆以人为(下转第195页)(上接第54页)核心,围绕读者行为和需求,将各服务区域围绕1-2项主服务为核心进行综合性、无障碍、流转顺畅的设计。如将普适性服务、综合性收藏放在开放的大开间里,力求服务的整合和方便,可将借阅区、电子资源检索区和小型研究室、休闲区、自助服务区融合在一起,尽量方便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功能是资源、技术、馆员、读者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资源是服务的支撑,技术是服务的工具,空间则是发挥服务的场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要从读者需求着手,合理布局空间,有效管理空间,使之具备随时可动态调整的弹性功能,让空间功能的发展具有潜在性、前瞻性。
【参考文献】
[1]肖珑.后数图时代的图书馆空间功能及其布局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13(10):5-10.
[2]陈维军,李亚坤.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06(9):3-6.
[3]谢珍,杨九龙.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1):6-9.
[4]刘绍荣.大学图书馆空间功能拓展探析[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2(4):32-36.
[5]杜瑾,杨志萍.国外图书馆IC空间建设研究新进展[J].图书馆学研究,2013(2):10-15.
[6]梅永松.网络环境下“无纸化时代”图书馆发展趋势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3(1):49-51.
[7]刘兰.图书馆“第三空间”营造途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5):99-101.
[8]明月辉.基于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问题的解读[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1):27-29.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