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

2015-09-11 09:02伊梅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4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问题

伊梅英

摘要 介绍了松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分析合作社组成的方式,指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问题;组成形式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312-01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松源县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1 松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1.1 种类

截至目前,全县工商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42家,根据其服务项目不同,将其划分为11类,分别为水果类、蔬菜类、食用菌类、茶叶类、畜牧类、农机类、植保类、休闲类、渔业类、林业类、其他类,其数量分别为30、47、27、83、34、12、1、1、27、36、44家。

1.2 服务内容

农业合作社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入股的成员。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统一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二是组织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等相关工作。三是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技术支持工作。

1.3 合作社成员

合作社共有11 327名登记社员,其中,农民成员和非农成员的数量分别为10 951、376人。成员中绝大多数为农民,非农社员所占比例非常少。合作社成员注册资本总额96 342.45万元,辐射带动农户数量(16 719户)占全县总农户数量的42.14%。入社方式从以前单一的资金入社,逐渐发展到以菜果园、土地经营权、技术等方式入社。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方式

2.1 多元组建

村干部带头型,走“合作社+农户”的道路。目前,这种类型的合作社共有39家,占总数的11.4%。如:松溪县稻花鱼专业合作社,旧县乡东厝村农户以租赁方式将13.3 hm2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种植水稻并进行稻花鱼养殖,农户每年可以获得租赁费6 000元/hm2,农户还参加合作社的种养工作,并以130元/d的标准领取工资。

2.2 龙头企业依托型

依托有一定实力的龙头企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和服务。这种类型的合作社有9家,占总数的2.63%;如松溪县华贵果蔬专业合作社,旧县乡李墩村农户以租赁方式将21.3 hm2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种植特色蔬菜,种植无公害毛芋、紫薯、土豆、玉米等品种,农户每年可以获得9 000元/hm2的租赁费,使部分农民再获得土地收益[1]。

2.3 专业大户牵头型

这种类型的合作社有75家,占总数的21.93%。如松溪县庆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松源街道水南村专业大户以租赁方式将45.3 hm2土地租用,由合作社统一供应品种,种植特色蔬菜,如苦瓜、黄瓜、玉米等品种,农户每年可以获得9 750元/hm2的租赁费,使部分农民再获得土地收益。土地承包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也获得了很好的收益。

2.4 亲朋好友合作型

由5名以上成员合作,在工商局注册登记一个合作社,目前这种类型合作社有219家,占总数的64.04%。如新鲜绿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在郑墩镇新铺村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合作社向农户以租赁方式进行土地流转,面积达20 hm2。园区以种植业为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建成以“种植—养殖—休闲、观光”等功能的设施农业示范园[2]。

3 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

松溪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是5人结合,规模偏小,合作层次不高,带动能力不强[3]。

3.2 管理不够规范

合作社发起人受业务知识、自身能力等因素影响,对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没有制定出规章制度。即使少数合作社制定了运行的规章制度,也未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导致合作社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主管理流于形式。虽然大部分合作社都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但基本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财务混乱。一些合作社注册人员较多,但真正参与分红的人数不多[4]。合作社忽视经济核算,未实行规范的盈余分配。

3.3 融资难度大

在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一直非常突出。农民合作社资产数量不多,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积极性非常低,政策性银行又缺乏相关倾斜政策。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要求政府或者金融部门加大资金扶持。

4 发展建议

4.1 加强合作社自身建设

一是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其运行规范合理,在合作社内部充分发挥民主,建立良好的会计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聘请有资质的人员担任合作社会计。二是宣传引导农民入社,壮大专业合作社队伍。

4.2 打造品牌

打造品牌是提高合作社经济效益、促进其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育合作社自有品牌,举办专场洽谈会、农超对接会、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评审会等形式宣传合作社农产品,提高知名度,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4.3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从合作社长远利益着想,在生产、收购、销售、管理等环节要有专人负责,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因此,必须要引进一批懂技术、懂市场、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4.4 规范管理

指导组建合作社,帮助其按要求完善章程制度,规范内部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和产权制度,要求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达到“四个一”,即:有一个规范的章程、有一个良好的运行制度、有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有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促进合作社的规范运行。

4.5 优化服务

在服务上始终做到“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既搞好服务,又维护合作社自主经营权和社员民主权力。税务部门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减免合作社的税收;工商部门放宽条件,简化手续,为专业合作社办理登记提供便利;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积极为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农业、供销、财政等部门给予立项支持,争取国家专项扶持资金,农业部门主动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信息服务,指导标准化生产、加工、运输等,有效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5 参考文献

[1] 杜吟棠,潘劲.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社的雏形:京事作组织案例调查及理论探讨[J].管理世界,2000(1):161-168.

[2] 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89-96.

[3] 林坚,黄胜忠.成员异质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所有权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0):12-17.

[4] 夏英.政府扶持农民合作社的理论依据与政策要点[J].农村经营管理,2004(6):4-6.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问题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