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屈达才
摘要:家蚕条桑育省工、省力,可以提高桑叶利用率和蚕茧产量,是省力化养蚕的主要技术之一。文章综述了家蚕条桑育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要点,以期为科学推广条桑育,规模化养蚕提供借鉴,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关键词:条桑育;理论基础;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88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5)04-0057-02
种桑养蚕在我国已经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区逐渐转移,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蚕桑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要继续保持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就必须改变现有的不适应现代发展要求的生产模式,实现家蚕饲养的省力化、高效化。一般认为条桑育省工、省力,还可以提高桑叶利用率和蚕茧产量,可以作为一种省力化、高效化的生产方式[1]。因此,关于条桑育的报道层出不穷,并发展出几种不同的饲育方式,如:大棚蚕台条桑育蚕、斜面立体条桑育、地面条桑育等[2-4]。条桑育是相对于叶片育的一个概念,相对于摘取桑树叶片来饲养家蚕来讲,条桑育是直接将带叶的桑枝条剪下喂蚕的一种饲养方式,一般枝条长度为0.6-1m[5]。文章就条桑育桑园管理收获方法及收获效率、养蚕饲料效率、养蚕成绩等几方面理论基础以及条桑育技术要点作以综述,以便能更好地推广应用此项技术,以达到养蚕的省力化、规模化。
1 条桑育理论基础
1.1 条桑育桑园管理收获方法及收获效率
因为条桑育是直接将带叶的桑枝条剪下来,与摘取叶片截然不同,所以条桑育桑园也就要有不同的剪枝方法。谢特新等(1996)提出了留干全年枝桑收获法,认为此法收获的工效比传统的上半年采叶片、下半年采枝桑的冬根刈法提高1-2倍,且产量相差不大[6]。孟庆杰等(2012)通过对全年大蚕条桑育桑园收获方法的研究,认为如果能够根据桑树的生理习性和不同桑品种的特性利用当地的气象条件使桑树既能保持树势、树型又能高产稳产是完全可以的。研究指出了以春伐、夏伐和轮伐三种不同的剪伐方式为主的条桑收获方法[7]。谢特新等也对全年条桑收获法作了研究,认为在冬期剪留当年枝条0.4-0.6m且一留多年,可以全年收获条桑,而且收获工效比收获叶片提高2倍以上[8];同时也指出用镰刀割枝桑比用枝剪剪更有利于提高收获工效[9]。朱方容等(2009)研究表明全年条桑收获劳动工效比片叶收获提高96.77%-136.00%,但是桑园产叶量却减少了20.86%-25.16%[10]。因此,要想取得同样的产量要增加相应的土地面积或是把桑树种植密度提高到6000-7000株/667m2才行[11]。
1.2 条桑育饲料效率
条桑收获快,省工省时,喂食方便,可以实现一日两回育。与叶片育相比,其饲料效率也明显增加,可以节省张种用桑量。董国新等(2003)对大蚕地面条桑育饲料效率做了研究,认为条桑育可以提高饲料效率[12]。条桑桑叶6h失水率比片叶减少11%,保鲜度较好,可以提高家蚕的食下率,每张蚕种可以节约桑叶30kg以上[13]。本实验室也做了类似的试验,结果表明,春季每张蚕种(蚕头数按21000条计算)节省叶片33.63kg,而夏秋季则节省8.03kg。
1.3 条桑育养蚕成绩
条桑育养蚕与叶片育养蚕方式不同,养蚕成绩也有差异。时洪生(2002)在对条桑育养蚕效益的调查时发现,条桑育张种产量平均提高了6.98%[14],而蒙显标等(2009)的研究表明张种产茧量提高了14.0%[15]。这可能是因为条桑育养蚕时,枝条横竖交替放置,形成了立体通风的小环境,使得更符合大蚕低温干燥的要求,促进家蚕健康成长,产生更多的丝物质,从而使得家蚕的死笼率降低,全茧量有所提高。虽然张种产量提高了,但是卢继球等(2011)研究表明条桑育的667m2桑产茧量为144kg,比叶片育减少了41.9kg[11],黄振文等(2012)也得到了相似的研究结果[16]。这是因为桑树剪伐条桑后,养下一批蚕间隔时间较长,导致每年养蚕批数减少,使得总体每667m2产茧量降低。因此要采用相应的条桑育桑园管理收获方法和增加桑树密度来提高667m2桑产茧量。
综上所述,要想采用条桑育养蚕且不降低劳动收益,就必须要掌握好条桑育的技术要点。
2 条桑育技术要点
2.1 桑园管理
2.1.1 选择优良桑树品种 优良的品种是提高桑叶产量的前提条件[13]。在条桑收获桑园,就得选择发枝条多、生长快速,耐剪伐、抗性较强的优良品种。可以为条桑育提供稳定、优良的桑叶。
2.1.2 合理密植,增加总条长 在选择优良桑树品种的基础上,种植密度要合理,以便能更充分地利用地力和光合作用,使桑树能快速生长。通过合理密植,增加每667m2桑园的枝条数和总条长。因为枝条数越多、总条长越长,产叶量就越大。把桑树种植密度提高到6000-7000/667m2株就可以达到传统叶片育的桑叶产量[11]。
2.1.3 合理剪伐,保证高产稳产 要提高条桑收获的产量就必须增加每667m2的植株数,但如果管理不到位,就容易造成下部叶的变黄脱落,减少产叶量。因此,必须要根据养蚕计划,做到合理剪伐。并且在收获条桑前5-7d进行摘芯处理,用以提高枝梢部桑叶的成熟度,尽量使每一枝上下部桑叶成熟度一致,促使家蚕健康齐一生长。并且剪伐时要预防切口破裂,影响到下一造养蚕[1]。
2.1.4 施足水肥,防治好病虫害 条桑收获桑园要把桑枝和叶片一起剪走,从地里带走大量的物质,因此要给桑园增施足够的水肥以补充损失,促进新发桑枝快速生长。同时也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证桑叶的高产稳产。
2.2 饲养管理
2.2.1 消毒防病 条桑育跟叶片育一样需要在养蚕前进行严格的消毒防病。可以用1%的有效氯溶液对蚕房地面、墙壁和养蚕用具进行消毒,地面条桑育还得注意防蚂蚁、蛤蟆等为害。
在养蚕期间由于条桑育一般不除沙,所以要比普通叶片育更要加强蚕体、蚕座消毒。最好每天都要撒一次石灰粉,隔天撒一次大蚕防病一号以防僵病;并且要添食抗菌素类药物以防细菌病,一般4龄添食1-2次,5龄添食3-4次[17]。此外还需防止农药中毒等意外伤害。
2.2.2 精心喂养 小蚕一般不用条桑育,只有大蚕或是5龄蚕才用条桑育。结合小蚕共育模式,蚕农专养大蚕,可以提高生产效益。养蚕过程要做到“良桑饱食”。将经过摘心后上下成熟度一致的桑枝条粗细搭配均匀、头尾相接,横着放喂蚕一次,竖着放喂蚕一次,形成网格状,以利于蚕沙下漏以及通风,创造适合大蚕生长的小环境[18]。
2.2.3 上簇管理 由于条桑育蚕座空隙较大,过熟蚕容易在桑条空隙间结茧,导致蚕茧质量下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9]。因此,要在见熟前1d改为叶片育,以铺平条桑带来的凹凸不平的蚕座,防止熟蚕在蚕座上结茧,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蜕皮激素等登簇剂,降低上簇的劳动量。上簇后要加强管理,特别是要注意调节好上簇室的温湿度和空气新鲜度,在家蚕营蚕结束后还要及时打开门窗通风排湿[20]。
综上所述,在条桑育桑园管理收获方法及收获效率、养蚕饲料效率、养蚕成绩等理论基础上,掌握好条桑育的技术要点,科学推广条桑育,达到养蚕的高效化、省力化,推动蚕桑产业大规模发展,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解决“三农”问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兆香,梁秀玲. 条桑育养蚕技术要点[J] . 广西蚕业,2009,46(2):24-26.
[2] 石宣珍. 条桑育技术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08,(4):182,184.
[3] 顾雪芳,叶国平,陈根泉,等. 浅析斜面立体条桑育养蚕的优势及其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9,(5):82-83.
[4] 孙恩治,陈继涛,邢向元,等. 大棚蚕台条桑育技术[J]. 江苏蚕业,2005,(2):33-34.
[5] 陶积阳. 什么叫条桑育[J]. 广西蚕业,2007,44(2)增刊:29.
[6] 谢特新,叶可可. 热带亚热带桑树省力栽培技术研究[J]. 广东蚕业,1996,30(3):14-19.
[7] 孟庆杰,侯翔宇,黄云,等. 全年大蚕条桑育的桑园收获方法与技术[J] .中国蚕业,2012,33(3):71-74.
[8] 谢特新,刘伟强,刘清神,等. 桑树省力化全年条桑收获法的研究[J]. 蚕业科学,2003,29(1):32-37.
[9] 谢特新,傅金玲,刘伟强,等. 桑树收获法与工具对产量及工效的影响[J]. 广东蚕业,38(1):30-33.
[10] 朱方容,林强,朱光书,等. 桑园条桑收获与片叶收获的产量和效益比较[J]. 蚕业科学,2009,35(3):700-709.
[11] 卢继球,卢应高,罗坚. 条桑育与片叶育的比较分析[J]. 广西蚕业,2011,48(2):29-31
[12] 董国新,霍永康,陈业林,等. 广东大蚕地面条桑育饲料效率的研究[J]. 广东蚕业,2003,37(2):19-22.
[13] 王蕾,徐春秀. 蚕桑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的应用[J]. 中国蚕业,2005,26(1):39-40.
[14] 时洪生. 大棚条桑育养蚕与传统养蚕效益的调查[J]. 北方蚕业, 2002,23(4):44.
[15] 蒙显标,刘景刚,卢受坤,等. 5龄蚕省力化条桑育技术的研究[J]. 广西蚕业,2009,46(1):13-16.
[16] 黄振文,莫丽纤,何绍波,等. 大蚕条桑育与片叶育的对比试验[J]. 广西蚕业,2012,49(2):6-9.
[17] 赵志敏. 家蚕大棚地面条桑育饲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2):338.
[18] 蒙显标,刘景刚,卢受坤,等. 5龄蚕省力化条桑育技术的研究[J]. 广西蚕业,2009,46(1):13-16.
[19] 时厚林. 浅谈条桑育的优点和技术要点[J]. 现代园艺, 2012,(24):38.
[20] 茆迎春,魏仙,刘爱玲. 省力化规模养蚕技术及应用效果[J]. 蚕桑茶叶通讯,2013,(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