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帧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解读文本必然要放飞思绪,在想象中融入文本情境,领略文本深意。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文本展现给学生的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融入作者创设的意境中,就难以准确把握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解读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问“铺”能否换成“照”。在思考解答此题时,我让学生充分想象,“照”和“铺”的异同,有的学生联想到手电筒,把手电筒直接垂直照射地面,光则聚集成一个圆圈;如果把电筒与地面成一定的角度照射,光则像布匹一样铺在地面上,在这个联想过程中,学生很快就会明白诗句中用“铺”更贴近实际。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残阳下江面的景象,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情感。
二、想象,感悟意境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大家所熟悉的相比较,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就像早上醒来才发现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作者与学生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语言修养不在一个层面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在教《咬文嚼字》时,学生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诗还原成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先生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
“解读”就是放飞思绪,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迸发创新思维火花。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
(作者单位:泗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