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解读文本应有的追求

2015-09-10 22:35傅冬云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白骨精文本教材

傅冬云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发挥主体能动性,对教材进行选择、创造、应用。但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轻文本解读的现象还是很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笔者以为学会解读文本,需要追求以下几个方面的和谐统一。

(一)追求教师眼光与学生视角的和谐统一

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用成人的眼光读,会把课文读得深,如果将自己当作一个儿童,揣摩自己的阅读过程,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好奇的问题,沿着这些问题,你会有许多独到的发现,同时能体察到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解读《负荆请罪》一文时,学生可能对文本中的人物产生爱、憎的情感,如果站在儿童的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学习,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说出你的理由来。”大多数同学都说喜欢蔺相如,也有部分同学喜欢廉颇,并且理由都非常充分。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以大局为重;廉颇爱国,知错就改,作战勇敢。但我们在读教材的时候要想到有没有喜欢赵王的呢?这是儿童的个性化理解。于是出现了下面的教学情景:“老师,我喜欢赵王。”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惊讶,发言的孩子却振振有词:“赵王起用蔺相如这样一个小官,说明他有眼力;他不怕秦王,敢去渑池会盟,可以看出他很勇敢,是一位好国王。”学生的回答足以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因个性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不一样。这一小小的教学环节说明老师在解读教材时的读、问,要从儿童的角度去设计,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了,学生才可能学得明明白白。

另外,我们还要以儿童的眼光关注文本的语言。小学课文中的语言大多都贴近儿童的生活。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文本的语言有三个层次:一是适合儿童现时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学生能听懂,也能自由运用表达;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式语言,学生经过学习、模仿就能学会的语言;三是适合文学作品的精粹语言,这样的语言蕴含丰富的思想和语言的表达艺术,具有言语智慧,但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才能逐渐体悟到。”这着实让我们明白在解读教材时,要站在儿童的角度,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目标的语言,要设计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模仿、运用,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对于捕捉到的精粹语言(文学语言),则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甚至更多的讲解赏析。

(二)追求多元解读与标准答案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倡导在语文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许多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对学生偏离主题的“独特体验,个性解读”听之任之,不加指正。引导学生解读教材应注意“多元”与“标准”的和谐统一,坚持“标准”是在“多元”基础上的标准,“多元”也是有“标准”的多元。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而这样的意义虽因人而异,但应该有不同程度的“标准”的成分,甚至达成一致。

例《三打白骨精》教学片段:一位老师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让孩子们说说唐僧、孙悟空和白骨精,你最喜欢谁?孩子们有的说是孙悟空,因为他机智勇敢;也有的说是唐僧,因为他仁慈;还有一名学生说因为白骨精三次骗唐僧,骗不到,可她不灰心,这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他十分佩服!此时,另一名学生也帮腔说白骨精还很孝顺,把老母亲也请过来吃唐僧肉。听了这样的解读,老师立即加以引导:“你说说白骨精为什么要三骗唐僧呀?”学生们知道是因为白骨精想吃唐僧肉。老师接着说:“那干坏事不泄气,那坏事不就越干越多了!现在你还佩服她吗?”同学们这才认识到白骨精的“永不放弃”“孝顺”,那是建立在牺牲他人的基础上的,自己的理解是不对的。

教师在张扬孩子个性,实现文本的多元解读时,不忘对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新课标大力提倡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要积极保护学生的个性,允许孩子对文本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感悟。但保护不是庇护,更不是无视,当学生的认知、情感有一定的缺陷、偏差时,教师就得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进行引导,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实现文本的个性解读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三)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材是一个体系,具体的教材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每篇教材具体反映了怎样的人文精神,怎样的工具价值,教师要能吃透教材,客观地分析教材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如《牛郎织女》,这是一个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内容浅显。如何解读呢?可以从民间文学这个角度展开教学。

练习讲故事,体验民间故事的特点。我说:“《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啊,老师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夏天的晚上,在一层楼的楼顶上,我和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边乘凉,一边看星星,一边听大一点的孩子给我们猜谜语,唱儿歌,讲故事,其中就讲到这个故事……”通过这样形象的描述,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夏夜的星空下,带到了旧时的楼顶上,进入了微妙的境界。然后,我引导学生通过把握段落要义、抓住段落关键词等方法来练习讲一段故事,并逐步提出了语气、语速、声调等讲故事的要求,努力讲得声情并茂,有声有色。学生的精彩表演使课堂充满了笑声和欢乐。

感悟人物形象,挖掘民间故事的特点。我让学生谈一谈牛郎、织女、王母分别代表了怎样的形象,并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故事语言的朴素、优美,刻画人物的不同方法等特点。应该说,教学已进入一个较高层次的阅读平台。

拓展延伸,点亮民间文学的“心灯”。我请学生们想一想,议一议:为什么老百姓会编出这样一个故事。最后,我设计两项作业:1.画一画“天河”“牛郎星”“织女星”,并通过多种途径来证实; 2.搜集几个你喜欢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追求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

叶澜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可见,课前预设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使教学尽可能地在预设之内生成,在一般情况下,做到教学目标基本不变,教学内容基本不变,教学重点基本不变,教学策略基本不变,教学流程基本不变。同时,必须认识到,课堂又是复杂的,老师在预设时,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的变化,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机智中生成。有的时候,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

另外,我们还需要处理好主体信息和多元信息之间的关系。一是文本的信息,有主体信息也有多元信息,表达文章主旨的信息是主体信息,其他的文化因素是多元信息。二是课堂的信息,围绕文本主旨解读的信息是主体信息,用各自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去丰富解读是多元信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佛雷特。”“哈佛雷特”就是主体信息,“一千个”就是多元信息。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哈佛雷特”,然后才是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假如热衷于“一千个”,学生的基本的语文能力——概括能力将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当我们学会解读文本时,才会勇于面对课堂生成的挑战;当我们学会解读文本时,才会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所以,让我们学会解读文本,夯实自身解读文本的功底,回归语文教学的应有品位。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教科室主任。

猜你喜欢
白骨精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