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层层深入、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
孟子在这篇不到两百字的短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文中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只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所以他得出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一开头并没有正面提出任何观点,而是一口气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位古代圣贤从贫贱中发迹的例子。这六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在担当“大任”之前,都曾饱经忧患,经历过坎坷艰难的人生。由此推论,上天如果要把重大的使命放到一个人的肩上,就一定要先磨炼他的意志,锻炼他的筋骨,还要让他经受缺吃少穿、穷困潦倒之苦,这样,才能使他适应各种艰苦的生活,为将来的建功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就事论理,事理结合,由个别推及一般,因而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劝勉、激励意义。
接着,孟子进一步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写的是生于忧患。每句前半段写“忧”,后半段写“生”。首先,人在客观世界中,不能无过,有过能改,就求得了“生”。其次,人的一生常常会因为主观愿望与客观世界的巨大矛盾,所以内心充满苦恼压抑与困惑,思虑阻塞不畅。经过这样一番苦心焦虑,自然会激发进取的意志,这就是作者所指出的“作”。最后,“征于色,发于声”是写一个人进行这种思想斗争时的脸部表情和谈吐,然后得到别人的同情与理解。人就在这种与忧患的斗争中,找到了“生”的方式与途径,获得了“生”的意义与价值,取得了“生”的信心与自由,这就是生于忧患的含义。由此可见,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艰苦环境的磨炼,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是由个人推广到国家,从反面论证,这一层是针对君主说的。如果在内没有能干的大臣时时注意修明法度,没有敢于直谏的贤士,国君就会恣意妄为;如果在外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便可以整日耽于安乐,而安乐的结果也往往就是国家的灭亡,这就是“死于安乐”的含义。
忧患可以使人发奋,安乐可以松懈斗志;逆境中求生,顺境中灭亡,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这就是生活的哲理。这也是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所提出的体现儒家奋发有为、积极用世思想的著名论断。
(选自新浪博客,本刊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