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爸
女儿今年上五年级,作业量明显增多,最近的一个月,她只阅读了两本课外书,对照去年同时期,她应该阅读近六本课外书。很显然,女儿以后要想课外阅读只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挤时间,抽平时零散的时间来阅读,抽节假日和放假的时间来阅读;另一种方案就是牺牲学好其他课程的时间来阅读。当然后面一种方案得不偿失。
甭管哪种阅读方案,对于五年级以上的孩子来说,既需要有很强的阅读自觉性、阅读目的性和阅读效率,更需要孩子有时间规划的能力,能合理分配时间,不能因为阅读影响到正常课程的学习。尤其到了高年级,学习课目多,课余时间少,还要保证足量的运动,在各门课程齐头并进的前提下,把大把时间放到课外阅读上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孩子从二年级到四年级是最珍贵的三年阅读黄金期,错过了则是一件憾事,难以弥补。请家长们务必珍视孩子的阅读黄金期,帮孩子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孩子会受益一辈子,会感激一辈子。
我很欣赏那些提前开始关注孩子阅读的家长朋友,他们先行一步的努力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激励作用和心理优越感。但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效率的提升,光靠打提前量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把握。其中一个细节就容易被众多家长所忽略,那就是“对文字的理解”问题。
孩子对于阅读的认识和成人截然不同,成人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会对文字进行分析、推敲和理解,再在脑海里形成认识。而孩子们有的仅仅是对文字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像能从文字里找到什么稀奇古怪的小玩具似的;有的则是想表现一番,以期获得大人们的夸奖。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文字,也正因为如此,图画多文字少的书籍才大受孩子们欢迎。通过逼真形象的图画来理解文字的内涵,确实是很好的桥梁,既能潜移默化、帮孩子们理解文字,又能帮孩子们建立发散的思维。如果我们只是用另外一句干巴巴的话语来解释这一行枯燥的文字,孩子反而会产生不耐烦的阅读情绪。所以我们在陪同孩子阅读的时候,要时刻关注孩子的阅读情绪。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重点关注故事里的情节,做到怎么样把故事演绎得惟妙惟肖,充分享受故事的乐趣即可。就算我们去翻找各种字典词典做认真严谨的解说,也未必真的有好的成效。
另外,就算是二年级的孩子,也有合理分配时间的问题。与其让孩子做大量的课外练习,不如让孩子每天都多读几页课外书。也许后者所获得的效果在短期之内没有前者那么明显,因为前者让家长直接看到成绩的提高,而后者却让家长感到疑惑: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啊?但到了四、五年级,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出来了,有阅读积累的孩子做起阅读训练和写起作文来驾轻就熟、一点就通,而平时不喜欢阅读的孩子只好用挠头皮来遮羞,以至于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这个时候,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成绩的直线下降,更多的是孩子心理上的挫败和倍受煎熬。
幸好,我们的孩子还小,一切都还来得及,请一定珍视孩子们的阅读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