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妮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以文本为载体,进行适当的有效的升华和拓展,已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成了课堂教学追求的亮点,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精选拓展内容
真正切实有效的拓展应该依据文本特点、教学难点和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适度,适时,适量。例如在教学《望月》时,文章的主旨是要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赏月、咏月和喻月是文章的三个合成部分,在咏月部分拓展一个男女生的咏月诗会,在喻月部分拓展一个“我眼中的月亮”作诗环节,这都切合文本的内涵,有利于学生的品悟。
二、找准拓展落点
(一)拓展落实文本的语言训练点
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语言技能的拓展,要依托文本,通过探究性的拓展和训练,让学生对这些常识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教师创设了一个语言训练拓展情境:“李白的诗不久就传到了扬州。孟浩然看到这首诗,心潮澎湃,往事浮现眼前,他立刻提笔写起信来。‘太白贤弟:读了你的诗,往事历历在日。想当日……’同学们,孟浩然会往下写什么呢?请你联系课文,发挥想象,完成这封未尽的信。”基于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对李孟二人友情之体悟,进行这样的拓展训练,使学生在情感、言语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二)拓展化解学生认知的重难点
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而要完成教学日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所以拓展应被利用在突破重难点处。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难点就是要理解“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精神意义。在走进园子,体会了萧红与祖父的那段感人的亲情之后,教师适时拓展,让学生去了解萧红的家庭、萧红的童年生活及萧红的人生经历,学生对作者如此眷恋故土与怀念祖父的认识就更为深刻,理解了祖父和祖父的园子是萧红心灵中唯一温暖的家园。
(三)拓展引燃学生情感的爆发点
小学课文中的大量作品,无一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拓展应落点在容易牵动学生情感升华处,让学生与文本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更深入地体悟文本。例如在教学《月光启蒙》时,学生们在母亲的歌谣、童谣中已然体会到“我”和母亲之间的那种深沉的爱,此时我便引入《月光母亲》原文段落进行拓展:“然而,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母亲的青春。我个子高了,母亲的脊背弯了;我长大了,母亲却老了;我生活好了,母亲却感受不到了……”深沉的母爱随着那感伤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孩子的心灵,许久许久……
三、把握拓展时机
(一)课前拓展
预习是学习语文的众多方式之一,教师尝试着引导学生进行课前拓展,不仅能促进有效预习,还可以避免浪费宝贵的课内时间。如教学《理想的风筝》时,课前,我让学生亲自去放一放风筝,并尝试着用一条腿去追赶断线的风筝。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后,冉来研读文本、感悟人物形象,对刘老师的敬佩之情就会喷涌而出。有效的课前拓展不仅会使课堂精彩纷呈,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课中拓展
课中拓展应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预设中的拓展,另一方面是生成中的拓展。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对话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教师要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的对话质疑,在拓展研究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错误或者对文本有所质疑之处拓展,这样的拓展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智慧和敏锐的捕捉能力,并且要把握好拓展的度,必须让对错误和质疑之处的拓展较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感悟文本服务。
(三)课末拓展
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点的结束。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时,教师如能进行巧妙的拓展,则往往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对社会、人生产生富有个性的思考。例如,教学六年级《最大的麦穗》,当课文上完后,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说:“你会怎样对待生活中的‘麦穗’?”而后适时地出示几句名言警句加深理解,最后拓展交流:“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书签,把学习心得写在上面,和同学交流,并相互赠送、勉励。”这样的拓展让文本走向了深入,是真正意义上的拓展与延伸,学生的思维与激情被更好地激活了。
(四)课外拓展
学习了课文之后,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个拓展阅读的平台,进行释疑解惑、同类引进、学法迁移、比较鉴赏、原文重现等。例如教学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后去查一查火星的有关资料及未解之谜,学完《三打白骨精》后让学生去了解一下原著《西游记》……课外的天地要比课内的广阔得多。教师应该巧妙地通过此类拓展把课内阅读牵引向课外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适时、适度、有择、有法的拓展,才是“低碳课堂”的需求。阅读拓展应讲求有序、适度、高效,在阅读视野扩大加深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