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飞
1.“1+3”教学模式的提出
自2007年起黑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阶段,虽然新课程改革进行多年,但在大多数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指导地位。这是因为中学生已经习惯接受学习,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中学教师也缺少对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引导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仍习惯使用易于讲授和灌输的教学方法[1]。
针对上述现象,结合“271高效课堂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实行“1+3教学模式”。
“1+3教学模式”的内涵就是:1是学生课前自主预习,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进入学生自主学习阶段;3是课中三个环节,包括交流研讨、展示提升和课堂检测,进入学生合作探究学习阶段。
2.“1+3教学模式”的应用
笔者以人教版必修2教材中“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节为例,谈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1+3教学模式”的做法。
2.1课前准备阶段
在开学之初,笔者根据全班学生的生物成绩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把全班分为八个生物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各两名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民主推选生物小组长。
在本节课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
2.1.1在超市、商场和农产品市场,调查生活中的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有哪些?通过网络视频、电视媒体、报纸期刊说出基因工程有哪些应用(视频参考网址http://www.mytv365.com/v/20120901/537320.html)?
2.1.2观看酷6网视频,内容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和操作步骤,时间为6分56秒。并在相应的文本中梳理出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和操作步骤,可以对照课本和教学视频进行总结,本任务满分15(视频参考网址http://v.ku6.com/show/Iea2BSEgfxz 7lBRo276AOQ...html)。
2.1.3情境分析:A公司负责B高中学生午餐的配送,为了让家长放心,组织学生家长代表参观整个学生午餐的制作全过程。在参观过程中,家长发现转基因大豆油的使用,并提出不能使用转基因大豆油。如果你是工厂的厂长,你会怎么做出合理的解释?完成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报告,要求报告内容简洁明了、观点清晰,字数在100字以内,本任务满分15分。
2.1.4完成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练习册中的10道题目,并进行作答每题2分。
在上课前1天,由组长收齐学生的所有作业,整理好本小组的疑难问题,交给笔者批阅,同时给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数,加以评价。
2.2课堂教学阶段
2.2.1自学检测(4分钟):如(1)基因工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2)基因工程的操作水平在层次______________;(3)基因工程的结果______________;(4)基因的“剪刀”是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5)基因的“针线”是______________;(6)基因的“运载体”有哪些?(7)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就课前任务的基本内容,教师提前出题难度不大,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成就感,这一环节采用抢答的方式,由班级C层的学生回答,答对加3分,答错不扣分。
2.2.2抽查学生的课前调查(3分钟):生活中有哪些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基因工程有哪些应用(课前任务的内容,了解学生的调查情况,让学生体会自主学生的成就感;会随机提问,有效分享加3分,回答不上扣3分)?
2.2.3对课前自主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精讲(7分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和困惑。学生会提出像这样的问题,如所有的质粒都是适合做运载体么?基因的“剪刀”只是用于提取目的基因么?为什么基因工程可以产生人们需要的物质?怎样检测基因工程是否成功?
2.2.4同伴教学,协作探究:设计转基因生物的模型(时间:10分钟)
问题情境:假如你是一名从事基因工程研究的科学家,请从下面选取材料或自定材料,大胆想象,“设计”一种转基因生物,将构建模型的文字指导复印后发给各组
棉花 ____大肠杆菌__ __梧桐树
具有抗虫基因的苏云金杆菌
人的胰岛素基因____ 水母的荧光基因
各种质粒____ DNA连接酶____ 多种限制酶
展示时要求:通过制作过程总结并叙述基因工程的步骤和基因工程的概念。
(教师巡回各组间,抛出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会适当地对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补充解释或是拓展延伸。评价从整个小组活动的参与度、协作精神、动手能力、人员合理分配四方面给分数,满分20分)
2.2.5小组展示、质疑、释疑(11分钟):评价从语言的清晰程度、表达的准确性、操作过程的顺序三方面进行,以小组互评(满分20分)和教师点评(满分10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2.2.6学生辩论(5分钟):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根据课前学习任务中的情境分析,学生以报告形式说出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自动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2.2.7当堂检测(5分钟)(进阶作业,课前设计好):在课堂教学最后,根据课堂上的同伴教学、合作探究评选出优秀小组;根据课前学习任务的分数和课上获得的分数相结合,在A、B、C三个层次上各选出一名优秀个人。
3.应用“1+3教学模式”的体会
“1+3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发现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1+3教学模式”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即使学生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树立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2]。
参考文献:
[1]李文利.“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3):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