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蓓
抗日战争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是支持和支援前线战争的战略基地。最艰难的岁月里,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与大后方人民,共同撑起了抵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脊梁。2015年8月31日,12集电视纪录片《大后方》一经播出,即取得非常热烈的社会反响。为此,本刊特遴选纪录片《大后方》第11集《盟友间》,以文本形式讲述中国如何英勇抗战、走向大国地位的历程。作者的娓娓描叙,让我们的思绪回到风云际会的中国……
中国一直在期待盟友的出现
1941年12月8日凌晨,第一批零式战斗机飞抵瓦胡岛北端的卡胡库角。透过云层,年轻的日本机长看见了珍珠港。“在那一瞬间,他不禁想起了日本的盆景。美国军舰看上去白得发蓝,不像日本军舰那样涂着暗沉沉的颜色。多美呀,他想,像和平本身一样美。”
这个周日的上午,史迪威夫妇在卡梅尔家中招待下级军官们。通往花园的门敞开着,透过楼上起居室的窗户,波光粼粼的太平洋翻滚着。
突如其来的电话向史迪威宣告了这样一个事实:就在那里,在窗户那边碧波荡漾的太平洋上,战争已经开始了。
那一刻,这位58岁的将军尚未看到,跌宕起伏的命运,正随着战争的波涛向他滚滚而来。
当天下午2点30分,来自夏威夷珍珠港的消息,打断了《时代》周刊老板亨利·卢斯在纽约寓所里举办的一次聚会。
卢斯的父亲曾在中国长期传教并担任过燕京大学副校长,对这个消息感到兴奋异常。他说:“我们终于要明白我们对中国,中国对我们的意义了。”
就在这个夜晚,老卢斯在睡梦中死去,享年73岁。当《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向卢斯表达慰问时,卢斯平静地回答:“对于他,这是一个美妙的时刻,他终于活着看到美国和中国结成了同盟。”
1941年12月,贫弱落后的中国在全国抗战中已经苦苦支撑了4年多。在这4年多时间里,中国一直在期待盟友的出现。
为了防范南边的日本,苏联曾经积极地援助中国,希望中国战场能够牵制住日本的主力。苏联分3次向中国提供了2.5亿美元的军事贷款,提供数百架飞机和数千门大炮,苏军飞行员也来到中国助战。
画外音(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这个时候中国外交的一个方针,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苦撑待变’。就是一边在努力地抗战,一边争取国际上的支持,争取国际局势的改变。应该说这个时期国际社会给中国的支持里面,苏联是给了中国最大的援助。”
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美国人做了一项民意调查: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交战国,你同情谁?43%的美国人选择中国,2%的美国人选择日本。而大多数美国人表示,他们还没有想好。
战争离美国人太遥远了,他们希望永远保持这个距离。
1940年4月12日,英国、法国、美国3国大使一起向蒋介石施加压力,要求中国立即停止抗战,“及时对日媾和”。随即法、英两国又应日本的要求,于1940年6月和7月先后封闭了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切断了中国的西南通道。而在此期间,苏联的对日政策也趋于缓和,承认了日本对伪满洲国的控制。
中国,继续在艰苦地独立抗战。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日本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法西斯侵略集团最终形成。
1941年6月,法国令人震惊地陷落。美国人意识到,如果他们的盟友英国战败,那么美国只能“在纳粹的枪口下”苟活。和平不可分割,孤立无法自保。1941年3月,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租借法案”,向英国和中国租借军火和物资。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进攻东南亚和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10日,日本大本营和政府联席会议决定把太平洋战争,包括中日战争在内,统称为“大东亚战争”。
此时,越来越紧的包围和封锁,让中国感到窒息。
1942年元旦这一天,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新上任的外交部长宋子文在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就是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立的《联合国家宣言》。这份宣言规定:加盟诸国应尽其兵力和资源,以打击共同之敌人,且不得与任何敌人單独媾和。
与法西斯作战的国家,终于结成同盟,与德、意、日轴心国做殊死一战。
《联合国家宣言》正式签署前,罗斯福总统用铅笔写下了前四个国家的排序,“中国”最初排在第二位,“英国”排在第四位。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罗斯福总统最后交换了中国与英国的排序。
画外音(采访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齐锡生):“从罗斯福来说,他把中国放在第二位,并不奇怪。不但是因为罗斯福对中国一直有一份个人的好感,而且他也可能是觉得,中国将来在世界上扮演的地位,是一个重要的地位。”
最终,签名的前四个国家依次为美国、英国、苏联、中国,而所有其他国家则按国名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
不过,无论是草稿中的第二,还是正式文件中的第四,传达的都是同一个重要的讯息:近代以来,中国在形式上第一次获得四大国之一的地位。
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
鉴于中国战场在对日作战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两天之后,同盟国宣布正式成立由蒋介石任最高统帅的中国战区,统一指挥中国及越南、泰国等同盟国的军队对日作战。为了加强与美国的联系,蒋介石建议:派一个美国人来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
那么,派谁去中国?
画外音(采访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方德万):“所有人都等着被派遣到名声鹊起的战争地带去,比如欧洲、太平洋战区。中国?没人想去中国,中国战场太困难了。”
时任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于1911年11月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是在辛亥革命前夕,他拍摄的照片中,中国男人还留着辫子,宫女们穿着满人的服装在街上走过。此后他在中国任职的时间前后超过10年,经历过军阀混战的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日本人蹂躏下的中国。
在美国军界,谁是最懂得中国的人,答案显而易见。
1942年1月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中将为中国战区的参谋长。从此,中国战场的抗战与美国的远东战略联系在一起,中国戰场与太平洋战场之间的关系密切起来。
1942年2月13日,史迪威及其参谋人员踏上前往中国的旅程。
画外音(采访史迪威之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我想他的感觉是很复杂的。作为一个优秀的士兵,史迪威的回答是‘不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被派遣,我都会去中国’。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希望指挥美国的军队、美国的士兵去战斗。但同时他心里又热爱、尊重、敬仰着中国人民,他十分清楚,只要得到良好的训练和照顾,中国士兵的战斗力量可以和任何一个同盟国的士兵相比较。”
史迪威一行经过12天的时间到达印度首都新德里,从这里飞往最终目的地:重庆。在这段时间里,新加坡沦陷。此前,关岛、威克岛、香港、菲律宾群岛都插上了日本的太阳旗,而此前,它们是属于英国或者美国的殖民地。
1942年3月3日,中国战时首都、中国战区统帅部所在地重庆迎来了被称为“乔大叔”的史迪威。在此后的岁月里,重庆将会见证这位美国将军最不寻常的一段军事生涯。
史迪威艰难地爬上300多级台阶,才到达自己的居所:一栋宋子文建造的西式楼房。第一层跟街面齐平,其余三层可以俯视嘉陵江。史迪威在这里住了不到一周就离开了——缅甸的战事在召唤着他。
1942年3月11日,史迪威离开重庆前往缅甸。此时,滇缅公路的重要转运港仰光已经陷落。史迪威渴望与中国军队在缅甸取得胜利,但战事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画外音(采访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方德万):“蒋介石和史迪威之间的分歧出现了,因为蒋介石、国民党的战术是完全不同的,于是双方各执己见,看法完全不一致。史迪威实际上对英国人是很抵触的,他试图让缅甸行动成为中国人和美国人胜利。可英国人进来了,威廉·斯利姆那时指挥着绝大部分的战斗,因此史迪威和他之间又是一团乱。所以你看,情况是多么的复杂。”
浴血奋战的中国远征军在东吁、仁安羌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没能挽回整个缅甸战场的颓势。1942年5月6日,英军决定放弃缅甸。
史迪威本人拒绝了美国派来接他的飞机,亲自率领100多人徒步向印度撤退。
中国签订平等新约赢回民族尊严
当时,中国获取国际援助的陆上通道滇缅公路被完全切断,人们的目光不得不投向空中的“驼峰航线”,以及中国西北的通道。
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驻印度运输处副处长陆振轩受命开辟从印度出发到国内的新运输线。陆振轩根据古书记载的“桑株古道”开辟了从卡拉奇港到新疆叶城,再由吐鲁番、哈密、星星峡进入内地的驮马运输线。
这是一条艰苦卓绝的运输线。先后有1300人加入运输队,穿越地势险峻、空气稀薄的喜马拉雅山麓、喀喇昆仑山,使用驮马1500余匹,运进汽车轮胎6600套,军用布匹782包,油袋588件,以及医疗器械等抗战紧缺物资。
西南方向,史迪威将军建议从印度雷多修建一条新的公路,穿越胡康河谷,绕过日本的控制区,与中国境内的滇缅公路相连接。1942年10月,中印公路开始修建。与此同时,在滇缅公路云南段的60多个养路站,中国民工仍然在对这条生命线进行持续不断地维修和加固。在四川成都、广西桂林、云南昆明与呈贡,正是那些有着淳朴笑容的大后方民众,仅靠肩挑手抬出一条条平整的飞机跑道。外国媒体评论:这些机场“令人惊叹”。
作为美国援华物资的监理人,史迪威承担着分配有限供应品的最后责任。这真是个棘手的差事。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用一只麻雀的粪便给一块10英亩的土地施肥”。
画外音(采访史迪威之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资源是有限的。战争期间,有一种担心称:越来越多的飞机会被划分到中国和印度去,以用于飞越驼峰航线给中国提供补给上面。而它们应该被分配给欧洲!用于那里正在进行的空运行动。所以你看,华盛顿时时刻刻都在平衡资源的走向。”
罗斯福曾在一封信中说,由于他的祖先曾经同中国人做过生意,他一直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无法理解美国人怎么会指望他不支持中国抗日。
画外音(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应该说在抗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跟罗斯福这样的一个人有极大的关系。从一个战略角度来讲的话,就是美国从整体战略上,他是期望中国在战后会成为一个远东的支柱。”
在这个问题上,罗斯福与他的亲密好友丘吉尔从来没有取得过完全一致。但在1942年秋天,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整整100年以后,当同盟国四强之一的中国提出美、英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时,为了更好地与中国协同作战,美、英两国元首决定采取一致行动。
同一天,在重庆,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与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印度驻华专员黎吉生签署了《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特权之条约》。
中英双方最具争议的香港问题被暂时搁置起来。英国政府拒绝放弃在1898年强迫清政府租借的九龙半岛,借口是九龙租借期限为99年,由于期限未到,暂不归还。
宋子文在签约当天照会薛穆大使:中国政府对于香港问题保留日后提出讨论之权。
新的平等条约规定,“放弃英、美治外法权与1901年北京议定书所赋予之特权,包括在中国驻兵之权,以及关于通商口岸制度、北平使馆界,上海、厦门公共租界等一切特权。放弃关于内河航行与沿海贸易之特权,以及该国军舰迄今在中国领水内所有之特权”。
从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到1943年中国与英、美签订平等新约,以及随后陆续与加拿大、瑞典、荷兰、法国、丹麦等17个在中国享有治外法权的国家签订平等新约,中国走过了最为屈辱的一个世纪。在全国抗战6年后,中华民族最终以千万人的血肉与牺牲赢回了自己的尊严。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
1942年5月,缅甸失陷对同盟国的总体战略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从那时起,同盟国即开始考虑反攻缅甸的问题,特别是中国一直在为反攻缅甸的军事行动作准备。从1942年8月起,史迪威将军开始在印度兰姆伽训练中国军队。
训练军队是史迪威热爱的事业,他始终相信,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他曾经表示:“那个忍辱负重经历了战争考验的人,这个人要求得很少,但却随时准备付出一切,他就是中国的士兵。”
画外音(采访史迪威之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在经历了1年多的挣扎,试图说服蒋介石提高中国军队的作战效率无果后,由他在兰姆伽训练的军队一起深入缅甸北部以打通通向中国的陆地物资供给线的计划对于史迪威来说就十分具有吸引力。比起重庆的政治,他显然更喜欢后者。”
现在,这支在印度整训的军队更名为:中国驻印军。中国士兵们惊奇地发现,作为一名年近60岁的中将军官,史迪威也经常出现在训练场上。他身材瘦削,精神矍铄,常穿开领短上衣和短裤,头戴一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宽檐战斗帽,在操练的士兵中间走来走去。
对于中国士兵来说,兰姆伽的环境和生活比他们来这里之前改善很多。很多士兵入伍前是地道的农民,兰姆伽系统的训练课程与物资供给使他们的战斗力大大增强。过了不久,兰姆伽的中国部队已经是另一个面貌,从军装、皮靴、钢盔、背囊,到步枪、冲锋枪、机枪、火炮和车辆,全都换上了新式装备。长期营养不良的中国士兵平均体重增加了近20斤。整个部队士气高昂。
缅北战场,史迪威将军和中国驻印军将士们展开了对日军的复仇之战。1944年6月,中国驻印军攻占孟拱城;8月,攻克密支那。
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在美军第14航空队的配合下向滇西日军发起反攻,攻克腾冲、龙陵、芒市,1945年1月与中国驻印军会师芒友,打通了中印公路。
画外音(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滇西和缅北打得不错,但是中原战场,在1944年陷入危机。日本人发动了豫湘桂战役,一下子从河南哗啦哗啦,打到湖北,打到湖南,打到广西,甚至到贵州。所以当时美国人就提出来,国民党军队的士兵作战还可以,但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不行。所以必须由一个美国人来担任指挥官,来指挥中国军队。”
于是,一封由美国陆军部起草、总统签字的措辞强硬的电报,从加拿大魁北克发出了——此时,罗斯福正在这里会晤邱吉尔。
在重庆接到电报并交到蒋介石手里的,正是长期与蒋介石有着分歧的史迪威将军。信中写道:“你现在必须立即对萨尔温江部队进行增援并敦促其进攻,同时立即让史迪威将军不受限制地指挥你所有的部队……如果再耽搁或犹豫,美国对于中国的所有援助,将会完全消失。”
画外音(采访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方德万):“对于蒋介石这个坚持与日本作战这么多年的人来说,罗斯福的这番话深深地冒犯了他。但为了国际声誉,蒋介石需要将同盟关系继续下去。因为如果同盟国取得了胜利,那么就意味着他也取得了胜利。他是如此渴望赢得战争,所以他承受不起因疏远罗斯福而带来的后果。所以他给罗斯福回信说:‘好的。条件一,让史迪威回家,你可以送任何人来,但不要是史迪威。’”
在这样的坚持下。罗斯福总统选择了让步,将史迪威将军从中国战区召回。
1944年10月21日,史迪威在重庆长江中心的珊瑚坝机场登上飞机。他用3天的时间在昆明、密支那和兰姆伽向昔日的伙伴告别。由于保密的原因,他不能向中印公路的筑路者、飞行员和在他指挥下重回缅甸的士兵告别。他在日记中写道:“这让人难过。”
史迪威离开后,对他的欣赏和争议源源而来,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1945年1月25日,印度东北部雷多到云南昆明的中印公路建成通车。蒋介石在通车仪式上发表讲话:“我们冲破了对中国的封锁,请允许我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名字命名这条公路,以纪念他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在他指挥下盟军和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和筑路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1945年的春天来了,美国纽约州海德公园传来罗斯福总统病重的消息。
画外音(采访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齐锡生):“罗斯福一直在讲,那个时候(中国)是4亿5千万人,你千万不能把他们等闲视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群人。所以我相信罗斯福的政治智慧,让他看得出来,中国人的政治能量和创造力。几乎可以说,他让中国变成盟友,是因为他对美國长期的利益,看得比他手下的这些批评他的人要来得有远见正确得多。”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总统去世。这个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最持久的支持者,在同盟国即将胜利之前匆匆离去。
但无论如何,在太平洋的那一边,曙光已悄悄地降临。
(作者系纪录片《大后方》总制片人、总导演)
(责任编辑:韩西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