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英语写作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2015-09-10 07:22杨楠
考试周刊 2015年103期
关键词:英语写作写作教学

杨楠

摘 要: 体育英语专业设立十多年,许多专家学者就如何培养体育外语人才做了多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从培养体育与英语复合型人才入手,探寻在体育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围绕与体育相关的社会、经济、管理等问题,形成以体育英语特色为核心的写作教学模式,为体育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体育英语写作的教学实践提供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体育英语 英语写作 写作教学

1.引言

体育英语专业设立十多年,许多专家学者就如何培养体育外语人才做了多方面的研究。李晶与田慧教授提出“体育英语专业应定位于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同时重点加强学生语言技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努力培养通用型英语人才。在课程设置中也要着力体现这一定位,增加对学生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培养,在课程中渗透体育知识”(李晶,田慧,2009)。笔者从培养体育与英语复合型人才入手,探寻在体育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围绕与体育相关的社会、经济、管理等问题,形成以体育英语特色为核心的写作教学模式。

2.体育英语专业特点

根据社会对体育英语人才的需求,体育院校的英语专业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要面向国际体育发展,适当拓宽专业口径;在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上要符合业界对体育英语人才的素质的要求;要突出特色,做到体育与英语兼通,使体育与英语专业融合化、知识综合化、人才复合化(王玉蕊,张庆春,2009)。虽然体育院校开设英语专业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是研究者们认为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以外语院校和综合大学外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为模板(王玉蕊,张庆春,2009;李晶,2013)。也就是说,体育英语专业要充分利用体育院校的体育资源与环境,以英语为手段,以体育为目的,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但是从体育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看,各体育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一些具有体育英语特色的课程,但是体育与英语的结合并不理想。杨凤军等对成都体育学院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了体育英语系列课程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不高。体育英语作为一门ESP课程,是赋予体育内容的英语教学课程,体育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是课程设计中的两个首要因素。所以,体育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在课程中通过具体的语境获取体育专业信息,培养他们在体育专业领域利用英语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应以具体的语境呈现,培养他们在本专业领域的思考、学习和研究能力。

3.体育英语写作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目前体育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基本以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的写作要求为导向,笔者拟从体育英语专业自身的特点出发,探讨在体育应用专业高年级开设“体育+英语”为特色的体育英语写作课。

如何将体育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表达技能有机地统一在体育英语写作课中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通过阅读体育类文章,拓宽学生体育视阈,以读促写。

在阅读中,使用批判性思维对文章进行批判性分析,是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锻炼。此外,实证研究也发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写作学习的动机水平,而且对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抽象思维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徐浩,2007;孙新玲,2009)。

在体育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为16周36学时的课程设计了八个主题:(1)竞技体育与体育健康;(2)体育竞赛与社会政治;(3)体育的发展与商业经营;(4)球迷与球迷文化;(5)体育与女权运动;(6)极限运动与生命;(7)体育运动与健康;(8)全球化与传统体育。

每个主题配四篇英文相关背景阅读材料及相应的阅读理解与评价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四篇相关的材料,找出观点,并组织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分为两两讨论、小组讨论、或辩论赛等,目的是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议题,为进一步撰写作文做好背景知识储备。

3.2将体育领域话题设置为写作任务。

大学学术英语写作在前期学习阶段大都是命题作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及不同的研究方向,合理地设置话题”(李丹,2014)。教师围绕某一个体育领域的问题,设置有批判价值的话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书目或索引,让学生获得搜集资料的途径,让学生查阅资料充实自己想写的内容。另外,学生在思考“写什么”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自己能驾驭的话题。

在体育英语写作教学中,合适的、能够引起争论的体育领域话题是体育知识和英语技能完美结合的关键,是对体育英语写作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笔者在实践中对话题的设置分为以下三步:(以第四单元为例)第一步,确立单元话题:球迷与球迷文化;第二步,以球迷与球迷文化为主题,选择四篇英语文章作为背景阅读材料,供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讨论练习;第三步,以球迷与球迷文化为主题,设计作文选题指南,即给学生一系列(至少六个)作文题目,供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练习使用“论题——论点——论据——结论”的流程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确定自己的作文题目。

3.3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习作,让学生从评价的角度重新认识写作。

近年来,二语领域对学习者的大量研究证明通过同伴交流和意义协商,可以提高自身对学习的自主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参照张芒转载Teo关于同伴评价的训练步骤,体育英语写作课学生间的互评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同伴评价的操作方法。(2)给每个小组发一两份学生完成的习作,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议并制定出一份详细具体的评判标准表,内容包括语言运用、思想表达、论证的逻辑性及体育专业知识的运用等方面。(3)要求小组成员对认真评阅,共同协商,根据评价表填写所要求的内容,给文章做一个客观的评价。教师还可以要求组与组在评阅完成后再交换评阅,然后两组就评价的异同点进行再讨论。(4)评价结果及评价标准返还给作者,原作者根据要求修改原文。(5)将原文、修改过的文章和评判表一同交给教师,由教师再作评阅。

3.4改革体育英语写作考试内容,增加思辨性写作测试题型,考查学生在体育领域对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体育英语写作考试的内容要根据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所测试的能力丰富测试题型。例如可以增加前文所述的“阅读反馈题”(reading response essay)——一种相对开放的写作题型,给了学生一定的自由度来选择自己反馈的内容和方式。给学生一篇体育领域社会评论或学术论文,并设计一系列以测试批判性思维为目的的问题,请学生作答。另外,教师可以增加的题型还有:反驳他人的论点(材料:体育社会问题评论、辩论词等);识别逻辑错误(材料:体育广告词、体育新闻报道等);综述(材料:三篇以上同一话题但观点不同的体育评论文章或学术文章);评论(材料:体育领域调查报告)。综述和评论题型适用于高年级的写作测试,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概括、合成、阐释、评价等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毕业前写文献综述和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4.结语

专业英语教学(ESP)越来越受到学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所以笔者所提出的关于体育英语写作正是对ESP专业英语教学的积极尝试,而写作课堂也将成为丰富学生体育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课程之一。

参考文献:

[1]Teo,Peter.Process Writing:Peer Evaluation Revised[J].REACT(Issue1)(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Advances for Classroom Teachers),1999.

[2]何其莘等.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李晶、田慧.体育英语专业的定位与课程设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7):76-77.

[4]李莉文.英语专业写作评测模式设计:以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31-35.

[5]王婧、都建颖.批判性思维与大学英语写作研究综述[J].外语教育,2011:44-55.

[6]王玉蕊,张庆春.体育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施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70-72.

[7]杨凤军,李在辉,方永兰,等.ESP视角下的体育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基于对成都体育学院体育英语教学的个案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172-174.

[8]张芒.论英语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5,(1):37-39.

[9]张新玲.批判性思维培养和读写结合写作教学的接口[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0):73-78.

[10]徐浩,高彩凤.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07,(2):184-190.

猜你喜欢
英语写作写作教学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步步为营”指导中学生英语写作
教师反馈对不同水平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差异性研究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