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对耐久跑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加之有的学生对耐久跑锻炼的价值认识不足,影响到教学效果。如何在教学中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上好耐久跑课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解除顾虑
要深入浅出地分析,让学生真正懂得耐久跑的健身价值,知道为什么要练耐力跑。随着营养物质摄入量的提高,身高体重增加了,速度和力量素质自然有一定的进步,但是耐力素质却在逐年下降、心肺功能指标下降。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耐力素质是指大家较长时间或长时间进行运动的能力。无论篮球、足球还是其他运动项目,都有严格的时间或局数规定。
还要向学生解释耐久跑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一些生理机能不舒适的现象,说明这些症状是因为内脏器官的惰性使氧气的供应暂时落后活动的需要,加上活动中产生大量的代谢物不能及时排出,所以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呼吸困难、胸部发闷、四肢无力甚至难以继续跑下去的感觉,这种现象叫“暂时性运动极点”。并告诉学生在这种暂时的机能状态下,要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跑下去,加大呼吸深度,适当调整跑速,从而消除学生对耐久跑课的恐惧心理。
二、问题例举
凡有耐久跑内容的体育课,一定要让学生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一是要课前穿好宽松舒适的运动服,不要过量饮水和进油腻的食物。二是课中练习时,要认真做好有关的活动练习。三是课后要充分做好恢复、放松活动。另外,对有各种慢性疾病及月经期的女学生要求其运动量不要过大,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跑中注意鼻口同时呼吸,尤其北方的冬季要预防冷空气对咽喉的刺激,避免剧烈反应。这些要求可使学生懂得内脏有关脏器和机能要适应负荷和气候等的变化,尽量减少对机体的不适感觉。
三、趣味练习
根据耐久跑的单元计划和内容要求,为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在教学中尽量采用多样、新颖、趣味的方法,如将变速跑、定时跑、重复跑等练习手段变换为追逐跑、赶超跑、分组对抗跑等游戏形式进行,从而调动学生上好耐久跑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耐久跑课感兴趣。
游戏法:把定向运动和身体练习结合起来,将全班学生男女搭配分成四组,组长拿好校园平面图,带领本组队员按规定的顺序找到事先藏好的“宝贝”,然后大家按照“宝贝”里面提示的内容集体完成规定的某项练习,再寻找下一目标,以每组最后一个同学到达终点的时间排定名次。预计设定完成练习时间为8至10分钟,分派五六名体育骨干督促检查。
竞赛法:按学生耐久跑的平均成绩分组,要求是人数相等,每组6至8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完后按平均成绩提高幅度排定名次。要求学生团结合作,提倡互帮互助。
创设情境法:将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男女搭配,人数相等的几个组,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设备,设计出长征路线。然后让学生背书包急行军300米(跑道上),过草地140米(足球场),爬雪山50米(看台上下10趟),飞夺泸定桥1次(过去梯),冲刺100米插红旗(终点)。要求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不畏艰险,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趣味运动法:将学生分成6至8组,每个组商讨一种动物的跑跳方法,然后在足球场草坪上召开“动物”运动大会,各小组必须在规定的距离及时间内依次完成规定的动作,最后依据动作质量完成情况进行小组互评,结合老师点评,表扬先进,参照耐久跑项目的特点进行选择性练习。
四、因材施教
在组织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按体质分强、中、弱三个组别进行教学,对不同组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性。为突破其难点,教师首先以身作则,亲自带领体质差的组别,用难点突破法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一次适度的中长跑。根据教学的环境条件,利用山坡、树丛、草地、公路等野外环境的变化给学生以新异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兴奋性,激发学生上好耐久跑的热情。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按体能科学分组,在教学中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等时跑、不等速跑方式,让体强组持重物或穿沙衣跑,激发较差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还要合理掌握好运动负荷。此外,不同体能学生的考核标准要有所区别,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五、自我体验
每次进行耐久跑的练习后,都要组织好整理及恢复放松,要求不同组别的学生亲自记录好自己每次练习前后的心率指数、呼吸次数等机能反应进行对照比较,体验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方法有何不同的感受,利用深呼吸,特别是伸展放松性的呼吸徒手操,全身心地放松。并让学生体验坚持运动后那种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感觉是由于坚持参加耐久跑的结果,进而激励大部分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耐久跑锻炼。
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部分学生起跑后,使出浑身力气向前冲出,这种盲目的高速起跑,必然导致“极点”的加重加快,使自己跑不出应有的较好成绩。实践证明,匀速跑是取得耐久跑最好成绩的首选战术。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以规定的时间要求学生进行定时定距跑是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