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承琦 郭锦红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欠妥,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学习经验缺乏等诸多弊端,数学更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疼的科目。2014年,笔者申报并获准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就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及对策展开研究,课题组对在校学生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座谈,感觉到消极心理是他们最突出和棘手的问题。课题组在全面分析消极心理产生的根源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下面几点克服学生数学学习消极心理的行动尝试。
1.知识补缺,达成新旧知识的自然衔接
由于数学基础知识薄弱,使得学生难以自然衔接新的知识,新知识的接受成为空中楼阁。课题组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对中职课程设置的几个版本的要求,遴选了以下几点内容,在新生入学后采用二至三周的学时予以温习:(1)平方根及立方根;(2)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3)近似计算及有效数字;(4)因式分解;(5)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式);(6)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7)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二次方程;(8)二次函数。通过知识补缺,学生在短期内丰富了知识储备。
2.多管齐下,着力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
2.1小组合作,相促共进呈倒逼
这是目前各级各类中小学普遍实行的旨在推进高效课堂的学习模式,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类群作出简单划分,比如“学业状态较好”,“学业状态一般”,“学困”及“学业特困”,然后将学生合理分配成组,每组要兼顾各类型的学生,且一般以5—6人为一组,由学习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分组的目标指向“组内带动”和“组外竞争”,课堂上展开小组交流(当然不必每节课都如此),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将讨论结果整理,准备提交,为了保证小组交流的有效性而不流于形式,开始的几节课由组长发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则由一般学生发言,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磨合,主要经小组充分讨论后,由学困生发言。将形成一种对学困生的倒逼机制。在学生交流期间,教师作为聆听者巡视于学生间,洞悉和掌握学生的交流情况,采集意见,发现问题。
2.2站立诵读,莫使少年闲作赋
中职学生大多数有很差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进行不到十分钟,已有不少人或则心不在焉,或则昏昏欲睡,这是令许多教师感到头疼和无奈的现象。我们尝试了集体站立式诵读的方法,一般选择定义,概念,定理,公式作为诵读内容,一节课以1—2次为宜,每次2~4分钟,可将诵读内容反复,诵读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聆听学生的诵读情况,对于不专注于诵读的学生要求其独自重新诵读。课题组成员曾调侃地说这种方法是“以歌唱的方式演绎数学的周密”。事实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感到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那些极度厌学的学生发生的变化更明显。我们将教师课堂提问,倡导学生提出疑惑,鼓励学生发表见解,与站立诵读一道,作为增进教学相长的活性因子,发生在学生身上哪怕是微妙的(信心)变化都使教师感到欣慰,并致力于更广泛的策略研究。
2.3作业面批,识得庐山真面目
学生的书面作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习态度和行为。笔者长期坚持下面两点:(1)严格要求学生作业书写规范、整齐,作业书写凌乱,退回重做,教师在作业空白处示范书写,对进步学生不断激励,等等,我们的目的不仅在于矫正学生的作业行为,更在于历练学生的行为养成,培养其认真做事、诚实做人的品质;(2)作业更多采用当面批阅的形式,让学生“说作业”,包括解题的思路,应用的公式定理,完成解题的基本步骤,通过学生“说作业”的过程,可以真实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为其释疑解惑,此举还可以有效防止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
2.4撰写日记,历经风雨见彩虹
口头、书面的数学表达是促进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行为改变的必要措施。课题组就担任教学的部分班级,尝试撰写数学日记,我们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但开始时许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为此教师选择了一些题材,比如摘抄概念,发表学习感言,发现的一题多解,对某一类型题目解法的归纳,对某一节课的感受,对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建议,等等。诚然,最初的写作有如挤牙膏的感觉,但在一段时间的坚持不懈后,大部分学生开始适应写日记,而且题材和内容也丰富了许多,日记的作用也慢慢发挥出来。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数学成绩的提升很慢,但对数学的厌倦反感明显减弱。
3.教师教学策略和教法设计的几点强化
首先,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彰显示范性。多媒体的应用,因其生动的画面,丰富的内容,直观的效果,为教学增色不少,但我们也注意到有些教师一节课自始至终,多媒体一贯到底,而且节奏过快,一堂课下来,留在学生脑海中的仅仅是一幅幅频闪的画面,对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并未掌握。特别是数学课,我们认为教师的板书是不可少的,教师一边讲解,一边与学生交流,对问题进行梳理,然后在黑板上认真书写过程,具有极强的示范功能,这对中职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十分重要。其次,教师在讲解时要尽量通俗化,虽然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缜密地表述,严谨地措辞,往往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特别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更是如此。教师要适当降低逻辑门槛,对于概念定义的解读,可以遵循形象—通俗—意会—设错—纠错—规范这样一种形式,最终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再次,教师一定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洞悉学生的学习心理,想学生所思,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困,想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惧,想学生所宜,所谓因材施教,否则,也许我们认为轻而易举的问题,恰恰是学生的思维盲点。
本文是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系列论文。课题批准号:GS[2014]GHB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