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兰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作为教师,不应是理性而枯燥地分析词义,照本宣科地读词语解释,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味词语的语境语义,推敲用词琢句的精妙,感知词语的情感温度,这样才能像维果茨基所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机勃勃的细胞。”可以说“一词入口,百味皆生”,只有抓住字词细细地品读,才能品出浓浓的语文味,而且能品出醇厚的人文感觉。
一、含英咀华,删繁就简
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点拨重点词句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不少名家大师也已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引领:薛法根老师教学《爱如茉莉》时抓住一个“探”字,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徐善俊老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抓住一个“孤”字,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再如《九色鹿》一文课后的练习三中有以下词语:知恩图报、发誓、斥责、背信弃义、惭愧……这些词语无疑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在学生初读课文并了解词意后,我们就可选取其中一些词语,让学生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大意。这不仅可使学生轻松迅速地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后面复述课文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低耗高效地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涵泳品析,情意突显
我国母语教学传统经验提倡“涵泳”。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更是把这一传统教学经验解释得十分透彻,他说:“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涵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之表。”(见曾国藩《谕纪泽》)按此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的过程中,有责任将词语与文意构建出紧密联系,通过涵泳品析出词语的“言中情”和“言外意”,细品出语言所具的情致和应有意境。
细读《荷花》,你不难发现叶圣陶先生字斟句酌、锤炼语言的功夫,许多字句包容了极丰富的内涵,其简洁、确切是别的字句所无法替代的,既浅显易懂,又惟妙惟肖,恰如其分。如“荷叶挨挨挤挤的”,这里“挨”和“挤”是一对近义词,但又不完全一样,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模拟,就能涵泳到它们的相同和差异,就能让学生看见这样的画面:一个个绿娃娃,这儿亲密地“挨”在一起,那儿又顽皮地“挤”在一块儿。又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因有“冒出来”一词而顿显奇妙。具体教学中,我们不妨可提出这样的疑问:“描写荷花为什么要用‘冒出来’?我们还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白荷花?和‘冒’相比,哪个更好?”通过比较,并联系上文中的“挨挨挤挤”,学生应能深切感受到此“冒出来”更能传神地表现出白荷花竞相开放的盛况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接着教师还可推波助澜:“这些白荷花冒出来想干什么呢?”学生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必能从中体会白荷花这样做是为了“展示美丽”“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美景”……如此涵泳,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词语所含的奇特精妙,自可浓浓一品,让词语的情状、意象突显。
三、入境感受,联系生活
有人这样评价语文:“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这句话真正地点明了语文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叶圣陶先生曾说:“你研究一句句法,必得问实际生活中这样说法是不是妥当,你研究一个字眼,必得问实际生活中这个字眼该怎么使用,这才读一篇文章得到一篇的好处。”正因为如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得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努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能感悟文本的主旨,并凭此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黄河的主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止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看到有老师别具匠心地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激动地数数的时候吗?”学生一下子联系生活,纷纷谈起“数花时的快乐”“数小猫时的兴奋”……学生很快体会到数字的妙用,再联系到作者当时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纷纷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提心吊胆、惊讶、激动、兴奋、吃惊等种种复杂的心情。有了这种体验,学生就能更好地感受到艄公的技术高超,以及游客们即时的惊喜和兴致。在品味词语时,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并由此拉近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四、再造想象,短词读长
语言文字是具有张力的,这些张力能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有个地方,可能你并未去过,甚至没有见过任何图像记录,这时,任何一个对这个地方的描述的词语就成为了你想象该地的媒介。比如“天涯海角”“大漠孤烟”“海市蜃楼”,这些词语就是人类对世界的想象,同时为一代代人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教学时,教师可在文本中搜寻具有独特魅力的词语,并结合语境带着学生一起品读想象,以提升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将“短词读长”,使学生在语言的精彩处感受到深深的语言魅力,且领悟到看似平淡的语言中所具有的张力。
如《江雪》一诗,寥寥20个字,却让我们感受到雪之大、雪之美,还走进了柳宗元的心境。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课堂上让学生由“绝”“灭”两个字展开想象,丰富心中雪景的画面,再用“千山”“万径”延展画面,整个万里江山变成了雪的世界。教师再抓住“孤”“独”进行必要的生发,通过对词语的咀嚼,激起学生想象,导出心灵共鸣。如此“短词读长”,不仅可使学生了解诗歌内容,而且能让学生通过形象、丰富的想象,真切感受到柳宗元当时的心境与渔翁形象。想象是说和写的基础,而说、写则是想的兑现与升华,注重并善于把“短词读长”,无疑可实实在在地提升语言素养,并在文本习得和语言运用间建构起桥梁。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语文学习是漫长的过程,语感的形成也非一日之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是要用好“词语”基石,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从而能够理解、运用语文。为达到此目标,不妨在词语的涵泳、咀华、品味、想象上多下功夫。小词语大文章,我想只要我们肯在词语这方面多花时间,潜心琢磨,那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课堂效率一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