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苗
一、“震撼性”片段与语文课堂教学
“震撼”在百度词条中其一指心理受到强烈冲击、憾动;其二指使猛烈震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艺术、语言、动作、表情、故事、特长等“震撼性”手段吸引学生,控制牵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摆脱思维的惯常化,脱离审美、视听疲劳的限制,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被震撼的感觉回到教学中来。
二、“震撼性”片段在课堂教学中的显现
1.艺术显现的震撼
我读师范的时候,一位老师,姓陈,约摸40岁左右,我们背地都叫他“陈大呢”,在教学哲学的时候总会很契时机地讲科索沃,讲南斯拉夫,讲铁托铁娘子,讲黑格尔的辩证之外,讲城门失火祸及鱼池,很生动很形象,讲到紧张之处,我们大气都不敢出,讲到黑色讽刺的时候我们捧腹大笑,那样的场景真是难以忘怀。我们特别喜欢上他的课,每次他上别的班的课从我们班门口经过时,我们就一起喊陈老师,好几次不是我们班的课,他都被我们喊进来了。他让我们对学习有了捆绑式的期待。
2.语言显现的震撼
教学活动离不开对话,师生的,学生和学生的,所以语言的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特别重要,尤其是像语文这样的学科,更是应该好好“卖弄”教者的语言。做到“语不惊人誓不休”,用通俗的说法就是“雷人”,为了刺激学生消除听觉疲劳,可以适当“雷”他们一下,来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我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七子之歌》时,因为序言是文言文,学生是比较讨厌文言文的,在观察到有部分学生苗头不对的时候,我说,这么伟大的一个爱国的诗人、演讲家在“砰—砰—”几声枪响后倒在了血泊里,苦苦挣扎,想说几句话,想对周围的人说什么呢?我停顿了一分钟,扫视学生,全班哑然。
3.表情显现的震撼
我读初三的时候有位历史老师,他给我们上过一节课,教谭嗣同写的那首“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时候,我们真感觉到豪情壮志在胸;当学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时候,深深痛恨那让英雄末路的清廷,特别是老师做那横刀向天笑的动作和脸上流露的痛苦表情的时候,我们全班寂静极了,很震撼,感觉脖子上都冷飕飕的,手心冒汗,以至于再不复习,那首诗闭着眼就会浮现在脑海。
4.动作显现带来的震撼
我们在操场上做课间操,前面的我们懒洋洋地,手也伸不直,腰也弯不下去,回头的时候瞥了我们班主任一眼,咳,震撼,只看我们老班先竖着两个大叉,又横着两个大叉,又回头朝下来个铁板桥,又起身来两个横飞燕,再来两个踢腿,笔直地把比他头还高的树枝都踢到了,把我们惊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从此,我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态在老班的课上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学习,要是哪个学生不老实,同桌就会说:“嘿,你活腻味啦,老班来了要你命。”
三、“震撼性”片段运用的原则和误区
运用“震撼性”片段要合理、巧妙、得当、适可而止,因为这个震撼程度只是对学生心理的适度刺激,旨在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更确切的说是潜在的疲劳,在没有形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前预先的准备、设计。
1.合理适当原则,不为震撼而震撼
根据感情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巧妙使用,要熟练地从课文中“出”,恰当地从震撼中“回”。如有一天国家统计,全国那一天死了16个学生。这句话在课堂上突然宣布,具有杀伤性的震撼作用,在安全主题班会课或思想政治课:关爱生命主题讲比较好,不可乱用,不能把学生一节课汗毛都震得竖起来,一惊一乍的。
2.可操作性原则,不变震撼为遗憾
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主体,这些“震撼性”的片段都是为学生量体裁衣定做,为了消除学习疲劳,尤其是学生有潜伏的学习疲劳的时候,把这些片段作为“炸弹”投向他们,炸的是疲劳。所以要可操作、可控制,如果条件不具备,另想他法。
3.激励性原则,不把震撼震“反”了
震撼性片段的选择须是积极向上的,起到激励性作用,不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反面作用,除讲的是与歌词有关的,不能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虽然语文老师用精美的简笔画把讲授的一首诗形象地画下来,明月、清风、鸣蝉、稻花香、蛙声、树枝、星星、雨点、山头、茅店、社林、溪桥、路。一首好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学生惊叹黑板上的栩栩如生的画面,为语文老师的绘画技巧折服而震撼感叹,但这是一节语文课,进行诗词赏析为主,不能接着讲简笔画的画法,否则就震撼震“反”了。
4.震撼性原则,不转移注意力
震撼性原则就是震撼学生的心理,突然从各种或在认真学习,或感到疲劳,或潜在疲劳一下子统一目标,内心有所震撼,或强或弱,情感忽然进入一种情境,消除了学习的感官视觉疲劳,最后一起转到学习状态的原则。不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地方,或者说震撼并不全在课堂上。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板浦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