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阳兰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下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的生活认知为载体,引导学生将学习体验与生活经验相融合,从而帮助学生丰富学科感知,提升学习效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迁移到熟悉的生活中,简化理解过程,优化运用效果。
一、拓展生活化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属于思维型、逻辑型学科,在学习中,学生往往缺乏感性思维的运用,因此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觉得艰难。如果教师能够重视生活化引导,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放大于生活,那么将令生物学习换来不一样的效果。生活是学生们熟悉的环境,从熟悉的环境中选取与课本知识相关联的部分,不仅能够形象化知识理解,还能够让学生放松情绪,消除畏难心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尽量挖掘生活中学生感到熟悉、放松的素材,紧密结合课文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引导。例如,在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教师让学生回忆在超市的食品成分说明中见到的蛋白质。生活化的话题让学生顿时来了兴致,纷纷努力思索。有的说在减肥健康食品分析中见到过蛋白质摄取量的建议;有的说在健身营养食品中见到过蛋白粉。生活化的引导很快将蛋白质与生命健康关联在了一起,让学生们情绪高涨地进行生物学习。
二、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创设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加合理、贴近的导入,能够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开个好头。生物学科进入到高中学习阶段已经呈现出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和灵活分析能力。而生活化情境的植入能够让学生们以熟悉的认知尽快适应知识点,集中思维投入课堂。情境教学的可展示方式也非常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图文结合、视频、网络等手段来完成导入。情境材料的选取要能够对学生产生广泛的吸引力,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范围。例如,在“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学中,教师用模拟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人类胚胎在母体里从形成、细胞分裂到生长、发育的过程。学生们都感受到了强烈的震动,有的还忍不住感叹:“这么复杂的人竟然是这么小的细胞分裂而来的,真是不敢相信。”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们都感受到了新奇与兴趣,并能够随之放开思维,迅速投入。
三、注重生活化实验设计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探究性与操作性为学生相对枯燥的学习中带来了一抹亮色。因此,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点。但高中生物实验也具备操作过程繁杂,操作细节严密的特点,也因此可能使学生形成心理压力。如何能够让实验教学的本质特点最大化地发散出来?生活化旳设计是重要的途径。生活因素能够让生物实验操作严谨但不严肃,更容易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引导放开思维,培养出创造能力。教师要从活化自身思维做起,对关联的生活元素多发现,对学生的生活化应用多鼓励,可以通过选择生活化材料、生活化器具,贯穿生活化思维等方式来引导实施。例如,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用人体健康与PH值的维持关系重大这个话题引出学生们对生活中个人健康的关注兴趣,使学生在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基础上展开实验。实验材料也选择了贴近生活的苹果、牛奶、虾等。增加了生活意义和生活元素的实验,让学生的投入积极性和学习深度性都得到了较好的拓展。
四、增强生活化活动实践
传统的生物课堂大都以教师的“讲”为主,课堂紧凑、紧张,学生的学习思维也因此不容易得到开放性的引导。生物课堂也需要得到适当的调剂,尤其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这个教学思路。一方面,在生物课堂设置生活化活动有助于调节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生活化活动可以说是生物教学的实践回归,能够让生物学习巨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同时也能让参与其中的学生,迸发出更多个性感悟。活动的设置要灵活度高,参与性强,能够最大限度触动学生的学习感受。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3“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时,教师组织学生就“生物性污染与化学性污染谁的危害性更大”的主题开展了讨论活动。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就能够观察到、感受到的话题仿佛打开了学生们的思维闸门,讨论过程十分热烈,双方都积极寻找理论及事实支持,如:近年来常报道的“赤潮”现象已经在多地发生,危害正常用水和景观观赏性等。生活因素与教学活动的融合为学生带来了活力与灵感。
生活化教学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是实现教育持续发展的体现之一。高中生物教师要从观念到方法都进行全面转变,带领课堂教学紧随人性化教育宗旨,升华科学性探究的意义,以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发展需求为基准,构建出充满生活化、新颖化、兴趣化的教学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兴化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