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充满生命旋律

2015-09-10 11:56陈丽霞
考试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唱响音乐课民族音乐

陈丽霞

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可见,音乐的作用与意义是多么不可估量,音乐既是感情的语言,又是声音的艺术。劳动号子、革命歌曲、庆典音乐等无不体现出音乐与人的生活、社会、环境的深度融合,更是人情感与体验的表达方式。无疑,重视音乐课对学生的感化与教育作用有着非比寻常的特殊性,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发挥音乐的特殊性,让音乐在幼小纯洁的心灵中产生具有生命活力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唱响快乐生活“前奏曲”

音乐具有感化作用。音乐的感化作用可以作用于人的情感,单纯而任性的小学生更易受到外界感化,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甜蜜、快乐的歌曲,使小学生感到幸福快乐,让他们每天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大部分小学生都能幸福地生活,当然,不乏困难学生。无论怎样,在学校里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因此,音乐课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党的关怀、生活的幸福和社会的美好,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充满阳光,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唱响快乐生活的前奏曲。比如,教会学生以下歌曲:《春天在哪里》、《采蘑菇的小姑娘》、《娃哈哈》、《小螺号》、《乡间的小路》、《太阳出来喜洋洋》、《找朋友》、《读书郎》、《我是一只小小鸟》、《小草》等,让这些快乐的歌曲在小学生的幼小心灵中播下快乐的种子,体验到阳光般的温暖,使他们远离烦恼,永远保持幸福快乐的心境,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唱响理想奋斗“进行曲”

音乐具有塑造和教化作用。理想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孩子具有远大而宏伟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历史性任务,理想教育不但是文化课教学目标,音乐课也不例外。而且,音乐课以其特有的旋律、节拍及发声形式更具感染力,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歌曲和乐曲,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有“春风化雨”般的效果。比如,教会学生以下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种太阳》、《我的未来不是梦》、《少年壮志不言愁》、《水手》、《我的中国心》等,利用这些歌曲让学生唱响为理想而奋斗的进行曲,还可以利用这些歌曲中的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激励学生,让他们具有远大理想,树立起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从小培养他们为理想而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唱响美好情感“交响曲”

音乐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调剂品,是人们寄托思想感情的艺术品,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既可以自娱,又可以娱人,更可以通过音乐音响的信息传达、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利用音乐的这种感染作用让他们唱响美好情感的“交响曲”,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对社会、世界、未来的美好情感。利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激发学生热爱知识、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情感;利用《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我爱北京天安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利用《咱们从小讲礼貌》、《鲁冰花》、《外婆的澎湖湾》、《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弯弯的月亮》激发学生讲文明、讲礼貌,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

四、唱响民族音乐“协奏曲”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使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音乐风格,这些音乐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积淀。如中国西部的音乐具有高亢明亮的特征,东部的音乐则有柔和抒情的特点,南方水乡的音乐则委婉动听。除此之外,中国的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台湾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各具风格。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其特有的社会功能与审美价值,通过对其的学习与欣赏,学生更热爱我国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以增强民族自强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结合本民族音乐文化和当地特有的地方音乐形式,一方面加强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让民族音乐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创新教育,让民族音乐发扬光大。从而教育小学生通过优秀的民族音乐把自己的命运与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民族音乐教育,让小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精髓,激发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创新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走向更高艺术殿堂。

五、渗透审美素质教育

教育任务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使我们民族年轻一代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获得发展,形成适应并能推进社会发展的素质结构。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借助音乐,唤醒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可见,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质至关重要。

音乐是人类最美的音符,蕴藏着人类美好的情感,是人类表达美好情感的重要方式。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他们会用美浸润心灵,使他因此美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利用音乐独有的艺术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美化行为。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通过听听、唱唱、讲讲、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提高音乐审美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

猜你喜欢
唱响音乐课民族音乐
唱响侨务工作“奋进曲”
唱响我们的队歌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唱响长江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