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它以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活动为主要课程资源,以实践性主题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国家只颁布了课程纲要,但并没有统一的教材,需要地方和学校进行自主开发。因此,各个学校对综合课应该怎样上有着不同的意见: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上什么?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活动?怎样有效地进行活动?笔者从事了几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基于课题研究与课堂实践有一些个人的思考,供同行分享与探讨。
问题一: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上什么
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在课改之后,一直是由兼职教师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用的教材是海淀区推荐的首师(首都师范大学)版资源包(陈树杰教授编写),但学生活动积极性不高,很多活动没能开展。通过对学生选题的整理,笔者发现,每年级平均一个学期在书中可选用的活动内容只有5个左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几年之后,书中可用的主题会越来越少。深入研读课程纲要后,笔者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如下的层次关系(图1):
国家出台的课程指导纲要,规定了两大领域(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但没有课程标准,更没有统一的教材,国家希望县市和区级教育研究部门落实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北京市要求指定领域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单独开设,对指定领域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研工作进行了重点指导;对非指定领域的指导很模糊。海淀区是试点单位,除了信息技术教育单独开设外,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都要开发和实施;对于非指定领域部分的指导也不尽明确。
花园村第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校本开发的研究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我们首先组建了校长领衔,德育、教学联合,多学科、专兼职教师融合的教研团队(图2),聘请学科专家引领,启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校本开发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课程资源》丛书编写工作,力图多角度、多层面、系统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重在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活动的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领域的活动要结合德育活动开展,同时,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融入每个活动之中。
问题二: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活动
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主题活动?在主题选择上,是学生的需求更重要还是课程理念更重要?课题组根据这两种思路进行了两类研究:一是根据学生需求选择主题;二是根据课程理念选择主题。
结果是两类研究在选题阶段都遇到了困难:若完全从学生需求出发,主题不是过大就是过小,很多活动没有实现的可能和价值,因此,需要教师进行二次开发或改进。如果单从课程理念中的三个维度或是四个领域出发,会导致选择的主题类型范围过广、过宽,不适合综合知识匮乏的小学生。
通过讨论,课题组认为要从课程理念出发,综合考虑学生需求等要素构建课程主体框架。活动主题主要以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两大领域为主;每学期设计1~2个结合社会大课堂活动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主题;并在各个主题活动中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于是,在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三大活动维度指导下,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细化成了11个学生乐于探究和适宜操作的主题类型,如环境保护、设计制作、劳动技能、生活技能等,从而形成了连续性、阶梯性的主题活动系列。这样,教师就明确了活动内容选择的方向,就可以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改进和设计了(图3)。
在主题类型建构下,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利用倒三角螺旋状结构组织课程编排方式,选择学校特色资源和主题,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中段侧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因此,旨在系统方法指导的小主题、短周期活动居多;高段侧重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各学科配合的社会实践大主题、长周期活动逐渐增多。尤其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的高年级阶段,开设“创造发明和思维训练”类型的主题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视野宽度。
框架“搭”出来了,但每个活动具体该有什么?该怎么活动?大家又出现了不同意见。课题组内的学科教师不理解为什么有些活动要设计得很大、时间很长,比如“节水行动”“走进首博”。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什么不能像学科课程那样“一课一得”呢?为什么学生的活动是开放式的任务呢?怎么判断活动是否有效地达成了目标呢?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又呈现了出来。
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建议小学阶段以小主题、短周期活动为主,每学期结合德育活动开展1~2个大主题、长周期活动。
问题三:怎样有效地进行活动
通过对区里研究课的观摩,笔者发现,有些教师乐于开展学生喜欢的小活动、小游戏,如“七巧板”,表面看起来学生是在活动,但却没有明确的能力培养点;还有的教师乐于开展广、大、深的主题活动,如“湿地的调查和研究”,这样的活动需要学生有丰富深厚的背景知识,对小学生来说过难,时间一长,学生会丧失兴趣,导致任务流于形式;还有的教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变成了班会,这显然不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
课题组再次拓宽视野、多方求教,意识到教师的方法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灵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认知的变化是方法掌握的重要标志。因此,为了让每个主题活动内容都得到有效开展,课题组充分利用每次课题研究课的机会,对主题类型活动进行研究和探讨。运用分层教学,明确学生年龄段特点和方法指导方向,并根据活动实施的效果,再次改进活动内容的设置,以进一步明确综合课程定位和有效实施策略,从而形成了明确的活动内容框架,即发现与选择、体验与探究、反思与分享、拓展与延伸四个环节,这样,一致的体例使每个活动都有了系统的活动流程,从而提升了活动规范程度,提高了教师指导水平(过程如图4)。
学校珍视这些形成体系的资源,因此,在课程专家评审后将校本课程资源结集出版(图5),并建立了专业教室(图6、图7)。下一步,我们将在课程有效实施和评价建设上不断探索,从而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
课程有效实施不仅有赖于教师对课程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学校和各级领导的投入,上到理念下到学习材料形成一套体系,一环扣一环地衔接好,只有这样,这门旨在发展学生能力的课程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传统实践活动强烈的目标性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这种综合不是来自教师的人为复杂化,而是来自学生个体对实践活动主题的深入认识和挖掘过程。但从教改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没有具体的课程标准及明确的解读,以至于课程资源开发还是各个省、市及学校面临的难题。笔者希望这样一门着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能够得到各级部门和学者的支持与帮助,使学生真正有所获、有所得。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赵彩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