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万祥
图书简介:
《右手粉笔左手书—陈海燕教育漫笔》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录的是语文特级教师陈海燕老师的班级故事、从教心绪、教学札记以及生活随想。全书共分四个板块,包括灵犀乍现、行走记忆、字里行间、此间相遇。
这是一个走在教育路上的思考者的影像记录。文字无声而心绪涌动。无论是校园内外的一颦一笑,讲台上下的一张一弛,还是师生间的一喜一怒,都透着些轻喜剧的跳跃感和俏皮味。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又颇感意味绵厚。每一段行走记忆,都有着属于它们各自的情绪轨迹,从来处来,向去处去,牵引着置身其中的我们同喜同忧,感同身受。正如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著名特级教师徐鹄先生感慨的那样—“在陈老师的笔下,我们望见的是生活着、教学着、阅读着、研究着的教师步态,是亲历着、洞察着、比较着、判断着的学者目光,是感念着、浸润着、萌动着、生长着的儿女情怀。”
19世纪末法国象征派诗人兰波有一句诗: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借作书名,写了一本小说。什么叫“生活在别处”?可以多元解读。生活可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还有其他的可能;生活是一种心灵流浪,心灵的自我放逐,一种出走,从现状里出走;不要让生命成为刻板、僵化、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从一切熟悉、封闭的环境中出走,生命一定还有其他可能。自从和陈海燕老师认识以后,倾心交谈、拜读大作、短信往返、远望近观,我对她的人生事业虽不能说叹为观止,但也往往心生羡慕,慨叹不已。每每想起她的名字,便总会想到这句话:生活在别处!
海燕老师从湖北十堰到浙江杭州,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再到教师的教师,从小学校园走向各地讲学布道,并且著书立说,扬名江湖。更让人高兴的是,和这一切同时呈现的,还有她的秀外慧中、青春热情、阳光心态和灵犀快语。年轻是一种精神状态,不是生命经历的时间比较短。变老不是因为活了许多年,而是因为放弃了热情、理想和梦想。从海燕老师的文字和她本人的身上,我读懂了一个道理:年轻的程度取决于心态,取决于对于生活的态度,也取决于能否采取行动去掌握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人生。
生活在别处。我努力读懂海燕老师如此灵动和幸福背后的真谛。
她是书痴,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父亲是高校中文系教师,母亲是小学语文教师。“父亲的整面书墙是我的精神超市,回想起来,整个中学及读师范期间,我都处于一种沉浸在阅读中的昏昏然状态中。我翻找、阅读、勾画、抄录、剪辑、朗诵,甚至默写……我冥想过柳永,叹息过李煜,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拍案叫绝。有一段时间,我是戴望舒和徐志摩的铁杆儿粉丝……我有六本手抄诗集,本本都是我的命根儿。碳素墨水的字里行间,用铅笔密密地抄着注释和批注,而每日的欣赏和吟诵则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缕好滋味……我知道了莫泊桑的《项链》,知道了季羡林、李泽厚、赵朴初、米芾、丰子恺、弗洛伊德。”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有如此阅读视野和品位,想不优秀也难。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学历代表昨天,实力代表今天,而只有学习力才代表和决定明天。我相信她的明天一定鲜亮美好。“好学近乎智”,智慧的基础是知识。“力行近乎仁”,言行一致,勇于践行才是真正的仁爱。“知耻近乎勇”,不满足,能反省,能不断追求进取,就是勇敢,就是英雄。她有智、仁、勇的古道热肠,她是教师中的精英,不,是教坛先锋!
教师专业是一个学习的专业。朱永新先生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她在前行,她在攀升,她在飞翔!她是一个“诲人不倦”的教师,也是一个“学而不厌”的学生。一个教书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这是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理想的生活选择。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汉语世界里的旅行者。你是什么,语文就是什么,你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你有多美,语文就有多美!她从事着天底下最快乐的工作,一份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幸福事业!
她沉醉教育,享受教育,是一个把教育作为信仰的人。教师真正的幸福往往来自于热爱自己职业的阳光心态和感恩情怀,放弃抱怨,学会感恩,学会珍藏美好,把教育作为自己的宗教,我们就会在工作中找到快乐,收获幸福。陈海燕老师的“别样”生活,源于她对教育的虔诚、敬畏、热爱、执着。
开学了,“头发做了一下,很精神。衣服也挑好了,是孩子们喜欢的那套绿色运动装。课间喝水用的茶杯,改作业用的红笔,写字用的黑笔,以及刻着‘你真棒’和各式‘笑脸’的图章全都准备好了。连装教案和办公室钥匙的那个小包也精神地立在门边的柜角,整装待发。”“我开心。孩子们又要像小鸟一般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地涌进校园了,到处是欢声,到处是笑语,每一个老师都会被自己的学生拥来抱去,拉着拽着、簇拥着环裹着。此后便是耳鬓厮磨,朝夕不离。被天使热爱着,你说爽不爽?”“我开心。我突然发现,我是教师,我是一个想当教师的教师,我是一个想当‘好教师’的教师。”一介书生,与官场春秋无涉,与财富江湖远离,但“我真的很幸福,幸福得没有时间烦恼。”“我常常被自己打动”!2014年11月9日,她在贵州威宁支教,给我发来短信:“一周来,每天上课、走访、座谈、答疑……从城市到村寨,与彝、苗、回各族老师一同教研,与孩子们一同啃土豆,从一个寨子到另一个寨子,从一个村小到另一个村小,从一个班级到另一个班级,泥泞中奔走,寒风中赶赴,心是热的,一切都明媚。每一次相拥,每一个短信,都要忍着泪……”文字中,我听到了声音,看到了画面,分享了她的真诚和幸福。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教师有点热情并不难,难的是二十年如一日地拥有热情。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做成一点事业的人,也是最享受生活的人,他最重要的人格标志便是热情。不是浅表层面的待人接物,而是一种内在的生命活力,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生命状态!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海燕老师的心理年龄也许和孩子相差无几。都说专业化成长,专业化发展。什么是专业化?一是与众不同,不可替代。二是做一个自由人,有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有理想的处事和职业状态,是一个“明师”。三是持久的恒心和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海燕老师用二十年的教育生涯诠释了“专业化”这三个字。她是一个有诗意、有真性情的人,她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她信奉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她认定了一辈子就做小学语文教育这一件事,但要与众不同!时光走了,年龄长了,但童心没走,眼睛没有长大,心更没有变老。好奇、热情、想象、憧憬,生命中这些最珍贵的东西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锈迹斑斑。持久的热情演绎为信仰。而信仰提升了她的人生高度。实力、热情、信仰是她丰美人生的三大法宝!
生活在别处。她是用生活写诗,也是生活在如歌岁月中的人。
做教师,金针度人,她是优秀的孩子王。她说:“做教育的人,该有一颗能静能动的心,静时如莲,暗自芬芳;动时如火,暖彻心房。”读《右手粉笔左手书》,特别是第一辑的教育叙事,都是师生交往的故事,爱与智慧是不变的主题。因为真诚,日常琐碎的一切都变得那么诗意,那么让人享受,又是那么如生活一般的朴素。现在,她做区域研训,因为是成功的过来人,所以感同身受,草根情怀,既接地气,又有境界。于是呼朋引类,善气迎人,把原本老生常谈,正襟危坐的事情,做得时雨春风,无边风月看余杭。
她追求别样的生活,追求教育的生活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她响亮地喊出:“爱生活,爱语文”。“用生活的眼睛看语文,用语文的眼睛看生活,相信处处有风景。”“培训是什么?培训不仅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加油站,更应该是我们一线教师舒缓身心的调养站”。她精于创意、灵感迭出。放眼当下,有谁看到培训教师把自己编创的《最新教师健身操》作为培训课程?!“《最新教师健身操》的第一次亮相十分惊艳和火爆。当舒缓的古筝响起,我俨然教练一般,一边喊口令,一边示范,一边不失时机地夸赞大家。‘完全正确’!‘棒极了’!‘非常不错,注意节奏哦’!台下的每一个人都满含新奇的笑意,无比认真地跟着我一节一节地操练:第一套操,活络颈椎;第二套操,舒筋活血;第三套操,柔韧肢体;第四套操,怪模怪样;第五套操,身手不凡;第六套操,相亲相爱……”还有课间小唱、才艺比拼、文化之旅、心灵交集、抱团发展、幸福成长,如此别出心裁。她自有理论底气。“教师是最生动的教材。这便是深层意义的生活教育……只有会生活的老师,才能慧眼发现生活教育的契机,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生活并向生活学习。久而久之,才会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教育特色和能力。”爱生活,爱语文。爱语文,更爱生活!因为爱生活,她走到哪里,人气都旺。良好的艺术素养帮了她的大忙,她是当年全省师范生朗诵和演讲比赛的双料冠军,在美工课上也是风云人物,作品多次获奖,既有满腹诗书和大量的背诵,还有杭嘉湖地区“最美丽的声音”的名片。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有文学和教育的丰厚积累,还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人生事业的境界一定非同一般。陈海燕便是这种非同一般的人。
她的非同一般还表现在低调和感恩。我认识几位很成功的名师,他们有个特点,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海燕绝对不是这样,她总是充满感恩,也总是充满热情和进取精神。杭州人有外号“杭铁头”,是说杭州人特别能做事,有硬气、刚强。但有意思的一点是,除古代钱镠,现代章太炎,今日之马云,古往今来,大量出大名的杭州人,往往不是杭州的土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杭州的水土特别养人。海燕老师也是刚来七八年的“新杭州人”,她曾对我说过,她来杭州后,常常问自己这样几句话: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里,我将往哪里去?这就是陈海燕,这就是陈海燕式的人生思考。答案就在问题之中!我对她充满着期待。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三生有梦书当枕,难忘诗骚李杜魂。集几句诗,赠海燕并共勉。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赵彩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