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一部《红楼梦》,不同的人从中看出不同的好处。读书时,它曾是枕边书;工作后,闲时再翻看,因做了老师的缘故,便不由自主关注起里面的家庭教育。相同情节再读之,对其中折射出的家庭教育问题时而失落叹息,时而心有戚戚。
第二十八回时,贾宝玉对林黛玉发誓表白:“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其实读到这里,我是惊讶的。原以为宝玉深情,当此山盟海誓之际,定会说出“我心里只有妹妹一人”这样的话来,哪知私下密语,亦不忘父母生身之恩。宝玉的父母是不是好的父母,我们无从用现代观点轻易评判。但可贵的是宝玉对他们的尊重和感恩是天然的、根深蒂固的,并不以他们是不是好的父母为前提。
在今天的家庭中,有子女强调自由与个性,将父母视为普通人一样去考量——你是不是一个好家长?你这件事做得怎么样?然后才考虑其是否值得尊重。更有极端的孩子仅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就把滚烫的菜汤泼到母亲脸上,或是大声呵斥单身母亲,家长转而打电话向老师求助。假如对待生身父母尚且如此,又怎能对其他生命有真正的敬畏之心?想起孔子的“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便觉那时的亲子关系之温暖。政老爷被外派,宝玉路过他空空的书房,亦要下马表示敬意。每次读到这个细节,总觉心下感动。都说宝玉心善,这种善,其实是从对父母无条件的爱开始。
在家庭教育强调“平等”这一当代精神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教会孩子对父母怀有敬意与感恩。
在“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宝玉挨打的情节中,为了阻止政老爷,先是王夫人抱住板子,哭天抢地,再是贾母驾临,以“孝”字相逼——
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我们看到,父亲的教育权威完全被祖母消解了,作为孩子的宝玉得到了一张强有力的免死金牌。
隔代的宠爱在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中仍不鲜见。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祖父母一代已至人生暮年,将自己对童年和青春的眷爱都寄托在孙儿一代身上,却又并不在真正意义上承担教育责任,故而乐于肆意宠爱孩子。而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冲突,往往给孩子带来某种混乱——我究竟该听谁的?究竟谁是对的?最不好的结果是,像宝玉一样得到了这样的暗示:闯下任何祸,总会有祖母来撑腰。那么走向社会之后呢?祖母能无所不在,万世长存吗?亏得宝玉秉性忠厚,否则真如贾政担忧的那样,做出“杀父弑君”的事来,又该是谁的过错呢?人,应该有敬、有畏、知边界。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是《红楼梦》中既温馨又微妙的一出。我们且看这前提:众宾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原来这是合伙演给贾政的一出戏。
先看给“沁芳亭”起名这一出——
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读到这里,我几乎要脱口而出一部电影的名字:求求你,表扬我。面对教育部的大员贾政,宾客们都打定主意要反衬其公子,而贾政呢,大概从来没有夸奖孩子的习惯,“点头微笑”已是最高的褒奖。
不过这已是他和宝玉一起最温馨的一幕了,连小厮们都知道,政老爷能够如此已经不易,忙趁机抢走了宝玉身上的各种东西。
其实作为父亲,应该摘下自己的面具,而不应以严厉维持自己的权威。要知道能够满怀热烈地称赞自己的孩子,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动力。
而下面我们将看到更微妙的,为“有凤来仪”题匾时——
开始是宝玉“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命令”便评点起来,结果呢?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刚想和父亲一起在吟诗作对方面有一个平等的对话,一声“断喝”早把宝玉的积极性打没了。不说话总该对了吧,到了给“蘅芷清芬”一处题对联时,做父亲的一时没想起来怎么做,又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真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整回读下来,原来是:高雅的可说,香艳的不可说;有凤来仪可说,杜若蘅芜不可说;流俗的时而可说,时而不可;有宾客相帮时而可说,时而不可;合父亲心意的可说,不合的不可说;父亲心情好时可说,心情不好时不可说……其实整个事件中,我们看不到孩子的地位以及应该获得的尊重,从头到尾只有大人,只有家长权威。
很多时候,我们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做事时,不妨先扪心自问一下:此时我是不是“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