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015-09-10 07:22张雪燕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雪燕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进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影响着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之一,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反馈,而且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当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是否了解学生的特点,有没有掌握合适的提问方式。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缺陷,指出了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并给出了详细的进行有效课堂提问的方式。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缺陷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课堂提问中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降低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它们亟需重视和解决。

1.教师所提问题不够深入全面。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与学生进行互动,还应当着重了解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透彻理解所学知识。同时,有效的提问也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难点和不足,从而让教师能够进行及时讲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2.教师的提问缺乏开放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练习和掌握教学内容,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促使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开放性的提问是自由无束的提问,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和积极发言,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部分教师却思想固化,严格按照教学习题进行提问,致使提问内容缺乏启发性。

3.教师的提问不平等。平等的提问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表现自己,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小学生虽然年龄小,却也敏感,教师的区别对待很容易损伤他们的心灵。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将个人感情带入其中,根据自己对于学生的喜好进行提问,造成了提问中的不平等现象。这不仅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还容易拉大学生之间的数学学习差距。教师课堂提问的不平等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心灵有着双重消极影响,这种状况亟待改善。

4.教师的提问缺乏层次性。由于学习态度和理解快慢等原因的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也是不同的。教师千篇一律、毫无区别的提问不仅效果不佳,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随意找学生回答问题,而不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提问。太难的问题会打击学习较落后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而太容易的问题会让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形成自大和轻视心理。教师提问缺乏层次性容易影响提问的效果,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巩固学生学习都有害无益。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提问应当是合理有效的提问,教师想要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能够帮助教师提出合理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1.针对性原则。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当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和遗漏,从而教师能够充分地了解并有效解答,全面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当确保问题能够反映重点难点,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针对性强能够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应当遵循针对性原则。

2.具体性原则。教师的问题足够具体,就能够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思考,从而带领学生全面地进行巩固和练习,促使课堂提问充分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当使问题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足够具体,这可以使问题全面地涵盖知识,能够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全面思考。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遵循提问的具体性原则。

3.自由性原则。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自由的课堂提问是鼓励学生多角度自由思考的提问。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遵循自由性提问原则,就不会强求学生给出唯一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遵循提问的自由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学生难以作答,思考和回答的积极性都会降低,同时对于教学氛围也有一定影响。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当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而能够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思考和学习。这既能够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全面透彻地掌握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遵循提问的循序渐进原则。

5.积极性原则。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的积极评价能够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学习和配合教师。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时,对于学生的回答应当给予适当的肯定和点评,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思考。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遵循提问的积极性原则。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式

教必有法,教师进行课堂提问也有一些方法。教师通过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就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1.教师要深入研究数学教材。数学教材是教师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书本依据,也是教师课堂提问的依据。如果教师对于教材理解不透彻,就会导致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和深度,这无益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深入研究数学教材,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当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其次,教师应当从细节上了解教材。数学教材分为具体的章节,每个章节对于学生都有着一定的学习要求。教师通过掌握细节内容,能够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提出的问题也会更具针对性,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由此可知,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使数学课堂提问更加有效。

2.教师要适时进行提问。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既要讲完一定的教学内容,又要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巩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合理组织数学教学,适时进行提问。适时提问能够通过有效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和缺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适时进行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教师要合理反馈。教师的反馈也是课堂提问的一部分,教师积极合理的反馈不但能够解决学生的困惑,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更加自主积极地思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应当合理反馈,使提问达到其效果。首先,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应当详细讲解。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当仔细解释,这能够使学生对于问题和自己的回答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其次,教师应当多激励学生。无论学生回答得对错与否,教师对于学生敢于回答积极思考的态度都要给予肯定。这有利于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不断进步。由此可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反馈,使课堂提问更有效。

4.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相融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提高学习成绩,还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智力有所提升。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和回答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开放性。

责任编辑 满令怡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