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大学要有博物馆

2015-09-10 07:22乔颖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陈东升武汉大学企业家

乔颖

“在中国,现实比理想来得更伟大,她所给予我们的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总是让我感慨万千。”

以这样一句话为开篇,2014年1月,陈东升出版自传《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这位“92派企业家”领军人物,在书中首次回顾了他创办嘉德,并与之一起成长的二十年风雨历程。

一个小小的细节颇耐人寻味——陈东升的自传并未依惯例自家庭、童年起笔,却是从“母校武汉大学”和“大学时代”直接切入,这个章节被命名为:积蓄。可见在陈东升的心里,大学才是他成功人生的真正起点。

2015年5月,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开幕新闻发布会上,陈东升特别强调,他创办了三个成功的企业但都没有上市,他也不是一个资本运作的高手,从来没有去卖他的股份,“我就像一个农民辛辛苦苦……其实是把我的奖金、薪水捐出来的,不是说我有多少个亿在手上”。

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从贴身口袋里掏出来,陈东升的作为大可被套之以某种“情怀”。

然而,了解陈东升的个人经历我们就会发现,他是一位非常理性的经济学博士,酷爱读书长于思辩;他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白手起家先后创办的嘉德拍卖、泰康人寿、宅急送三个企业已成为各自领域的标杆;他是一个思路清晰的商界“隐形大鳄”,其成功之路引导着许多年轻创业者的梦想。

这样一个企业家,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回转身来,为什么首先回顾的是他的大学时代?为什么用“艺术博物馆”这样独特的礼物回馈给他的母校?

这就不能仅仅用情怀或者梦想来概括,显然,陈东升有自己深入的思考。

陈东升,1957年出生于湖北天门。他时常自谦为“农民”,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天门古称“竟陵”,抵依水紧靠武汉,是“茶圣”陆羽故里,也是湖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陈东升出身于科级干部家庭,在古老而繁华的县城中长大。2010年他的另一个母校天门中学百年校庆,陈东升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盖起万林图书馆。

“万林”是陈东升父亲的名字。不用“东升”而用“万林”,陈东升说这是一个传承,“大家都知道兆龙饭店、长庚医院。‘长庚’是台湾企业家王永庆的父亲王长庚,‘兆龙’是船王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兆龙饭店是改革开放之初,包玉刚出一千万美金在北京捐建的,在当年是很轰动的新闻,占了报纸、电视的头版头条……像这些对我们是很有影响的。这就是东方文化。”

武大校长李晓红的说法是:这充分体现了陈东升校友,对家人、对父母、对养育之恩的不忘。

Q:你为母校捐了一个亿,而且全部是自己的财产。你家“领导”怎么同意的?

A:我就作主了,批评就批评,我接受。其实,我的家人都很支持,很理解,尤其是我的母亲,这次专程来了。

Q:能讲一讲你家庭的故事吗,比如父母对你人生的影响?

A:西方人做慈善,都是以自己命名。但是改革开放的时候,船王(包玉刚)到中国来,却捐了一个“兆龙”饭店,以他父亲命名。“万林”也是一个好的名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父亲的名字里,这个两个意思都有,我觉得非常好。我父亲也是穷苦出身,一个放牛娃1940年参加新四军。我父母是京山县人,我兄弟姐妹四个是在天门长大的。

陈东升有大学情结。

他曾回忆,上世纪70年代他中学毕业赶上上山下乡,于是到天门县科委下属的微生物研究所当了农工,算是下乡了。那时的他一心想上大学,去之前特意询问有没有机会,“不能上大学我是不去的”。1979年,陈东升考上武汉大学经济系。他懵懵懂懂地知道,国家经济建设是未来的潮流。

当时的武汉大学学生不多,“在校学生只有三四千人,经济系也就不到三百学生。”武大经济系有浓厚的英美风,拥有不少哈佛、耶鲁作风的教授:吴纪先、谭崇台、刘涤源、付殷……在新闻发布会上,陈东升随口就能数出一大串儿老师的名字。大学四年他把几乎所有著名教授家都跑遍了,“我们学生跟老师的互动非常深。董辅礽老师所有的文章都是用圆珠笔写,从来是自己操刀,这对我有深厚影响。”

那时校内没有太多建筑,陈东升喜欢去一些没什么人去过的地方,到处荆棘、茅草、小树,很荒野,感觉很原始。他用“天人合一,质朴而浪漫”形容武大生活,他当时觉得人生最美妙的事莫过于:有个大的皮划艇,和自己心爱的人,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荡漾在湖中,纵论学术和人生。

Q:这次捐赠的两三千万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

A:这次捐赠的艺术作品,准确说是当代艺术作品中,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基本都有。我跟李校长讲的,过去讲的“当代艺术四大天王”,在这里三大天王都有了。其中有些非常有意义——大家知道台湾经济起飞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叫李国鼎,一个叫赵耀东,他们两个都曾是武汉大学的老师,如今我把他们的作品拿到武汉来了。还有一个是武汉大学王世齐先生的作品,我买下来捐出来。

Q:你认为企业家需要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精神?

A:文艺复兴就是因为一个伟大的商业家族,美第奇家族,他们赞助了达·芬奇这样伟大艺术家的创作。中国经济的繁荣带来艺术的繁荣。扬州八怪为什么在扬州?因为当时的盐商、海运都在扬州,这就是经济的繁荣带动艺术的繁荣。上世纪初,上海是整个远东的金融中心,所以上海的艺术非常繁荣。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繁荣,艺术也繁荣。

“泰康”十五周年在中国美术馆做展览的时候,我们曾说:艺术的背后有企业家,企业家是艺术的守护者。一个企业家成功后,大家还是愿意做一些公益事业的。关于艺术的收藏展览,还有一个龙美术馆(由企业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

但我走的路跟大家不一样。我认为博物馆跟企业一起做最好,会一直留下来,因为企业的能力更强。博物馆并不是我个人的。现在武汉有了万林艺术博物馆,不久北京泰康总部也要建一个泰康美术馆,南北呼应。

陈东升理想中的大学有三个功能:首先是学知识;第二是培养独立思考、批判的精神和能力——不然怎么叫知识分子呢?不然怎么能够创新和发展人类文明呢?纯粹学知识只是最基本的,学知识的结果应该是独立思考并具有批判精神。而第三条是他自己加上的:培养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怎么来?“比如说我,出生在县城,今天人们说我还算一个儒雅的商人或者是知识分子,这跟家庭背景是没关系的,跟在某个小地方的成长没关系。源于初中、高中接受的教育,崇拜的师友是榜样,大学里的各种讲座,还有优秀的教授群体——学习生活中这种耳濡目染、这种浸透,逐渐积淀成了这样一种素养。”

陈东升也毫不讳言,当年他年轻气盛,怀揣着对新兴行业未来发展的憧憬,放弃了中央国家机关的铁饭碗,下海弄潮,也靠的是“老乡、校友形成了一个核心人脉基础。”此后他全球游历,最喜欢去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大学,一个是博物馆。

他用“震撼”二字形容参观的感受。因是做艺术拍卖起家,他深知唐太宗“昭陵六骏”是超级国宝的艺术品,其中一件居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而哈佛大学的宋代瓷器可能是台北故宫之外最好的收藏。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末他第一次去参观斯坦福大学,发现博物馆里收藏了相当多非常有价值的中国艺术品,包括绘画和瓷器。还有整群的罗丹雕塑,一部分散落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一部分放在博物馆的外面。那一刹那,他心里涌出一个想法:“我一定要为母校捐赠一个艺术博物馆。”

卡内基有一句话: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陈东升表示不完全赞同,但基本思想他认可。再成功的企业家,在人生尽头也带不走一分钱的财富。在他看来,真正的企业家并不是为追逐财富而来,而是为对社会的贡献而来。如果秉承着这样的价值观,那么捐赠就是一个结果。

2013年,武汉大学120周年庆时,李晓红校长使陈东升心中捐赠的火花再次激荡起来。但是,如果只是捐一个没有内容的建筑,是不能被称为博物馆的。陈东升的梦想也绝不止于一座建筑,他指出,博物馆未来的路很长。但是“我们有这个想法,先把万林艺术博物馆作为一个华中地区的艺术重镇、一个标志。再从华中到全国乃至于全球。”

Q:刚才你谈到了大学对人生的影响,那么艺术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A:我是学经济的,而且学的是欧美体系。我年轻时候很崇洋,但我现在很讲传统文化。因为我创办的第一个企业是嘉德拍卖,我在工作中看到了宋代画、文人画,一千年前,中国艺术已经进入到这个境界。

所以我想,如果做慈善事业,一定是做在艺术文化上。

Q:你为人一直低调。这次却做这么大的宣传,这还是陈东升吗?

A:我还是我,因为“万林”不是陈东升的。要把这个万林艺术博物馆说透了,就得做一次品牌推介,让更多人知道有万林艺术博物馆,未来它会有很多的内容,让它成为未来华中的一流。

其实捐一个建筑非常简单,这些年地产商做艺术馆非常多,他们有足够的资金,有专业的团队,但那是为了销售房子。而我们一定要以斯坦福、哈佛大学为标杆,一定要跟国际看齐。欧美的大学体制、艺术体制,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未来泰康的路子,就是MoMA的路子,会划出来成立一个基金会。我没有做个人美术馆,是因为如果是个人的美术馆,没有人会捐赠给你。

我还有一个家乡情怀,要带动武汉艺术的繁荣。你看四川,四川美院出了很多名人,比如何多苓,其实湖美也是非常厉害的,出了冷军、石冲、还有曾梵志。

Q:你是想通过这个机会,把楚商推广出去吗?

A:你这样一说,我倒这样想了,我赞成你这样想。刚才说到我这次这么高调,其实是万林艺术博物馆开幕这么高调,这是武汉大学的艺术博物馆,是企业家的人文情怀以及对公益的关心。

Q:作为楚商联合会的会长,你是要把楚商品牌做得比浙商、徽商更好吗?

A:我有一个口号:向浙商学习。现在徽商不行。浙商里有马云、郭广昌。我们楚商也非常不错,有雷军、陈东升,北京还有很活跃的刘宝林。楚商的活动,浙商每次都去,浙商的活动,我们楚商也经常去,我们现在跟浙商合作很多,尤其是马云,是很好的伙伴。

Q:决定博物馆水平的是藏品。现在当代艺术中的著名作品都是被个人或者是机构收藏,你如何把这些东西弄过来?

A:我现在是武汉大学联席会的会长、武汉楚商会的会长,我今天晚上就要把两个会,还有北京湖北商会里的三拨企业家请过来。今天下午,展览开幕会有八十几个企业家到场。我不要他们捐钱,但是我要熏陶他们。

李晓红讲过一个故事:1983年陈东升大学毕业,他跑去和石匠师傅学了几天刻字,然后又跑到珞珈山上选了块石头,刻上一个大字“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今,万林艺术博物馆的造型就像一块巨石,坐落在珞珈山脚下。

猜你喜欢
陈东升武汉大学企业家
武汉大学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陈东升:“92派”的领军人物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陈东升:心无旁骛做正确的事
陈东升敢为人先的“92派”实践者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隆重庆祝武汉大学建校120周年(1893-2013)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