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还原画面

2015-09-10 07:22张琼
考试周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文盲候车实地

张琼

一、习作内容

看漫画、读漫画、悟漫画、写漫画。

二、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看懂漫画,领会作者用意。

(二)表演漫画内容,寻求个性化体验。

(三)写出漫画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个性化体会。

(四)接受公德教育。

三、作前准备

(一)不止学生有目的地去候车室、公交停靠站等公共场所,留心观察人们的言行、文明礼仪状况。

(二)调整学生座位排列,留出表演空间。

(三)漫画一幅,投影仪一台。

(四)写有“母子候车处”几个大字的招牌及护拦各一具。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课前的考查情况。

1.了解有多少人实地考查,并有所收获。

2.学生简要介绍见闻。

(二)出示漫画《假文盲》,指导观察,理解画意。

1.各自观察后,分小组讨论汇报。

2.重点弄清“文盲”指哪些人,为什么又是“假”文盲。

(学生通过讨论汇报后明白,候车室里专门设立的母子候车处被一些假装不识字或假装没看见的人捷足先登,占据有利的位置,抢先上车。)

(三)演活画面,角色互动,换位思考。

1.摆放道具:摆放有“母子候车处”大字的招牌及专供母子优先上车用的护栏。

2.确定角色:根据学生课前实地考查情况,确定几位有实际体会的学生充当那些不自觉的“文盲”,选几位学生充当“抱孩子”的“妈妈”(角色可以调换,多演几轮)。

3.创新表演:学生根据对画意的理解及实际体会,表演候车处发生的争抢座位,抢先上车的情况,鼓励学生大胆表演,演出新意,演出画面中没有的内容,如争执、冲撞、拉扯等。

4.换位思考:通过表演,请学生以剧中人的身份体验其当时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并把它说出来。那些没有机会上台表演的学生,也可以假设自己是现场围观者,描绘当时自己看到这种现象时心里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畅谈体会,文道合一。

1.让学生回归生活,反思自我。“你有过这样不懂礼仪的行为吗?如果有,敢说出来吗?”鼓励那些勇于自我剖白于自我批评的同学。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和事与画中人、与刚才你所讲的有同样的行为?”自由发言。

3.“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看法?如果你遇到这种现象,该怎么办”引发思考。

(五)自拟文题,自选角度,直抒个性。

1.根据以上活动与指导,结合自己实地考查的体会,自己确立符合自己表达需要的文题。

2.自选角度,可以用第一人称(漫画中假文盲的身份)写作,可以用第二人称(现场观察者的身份)写作,还可以用第三人称(漫画观察者的身份)写作。

3.写出自己的真实见解与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六)互读互评,修改充实。

五、教学体会

新课标指出:“教材的组织与安排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要创设有趣的活动,创设生动的情景,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这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是体现这一教学目标的绝好范例。因此,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到不同的公共场所,如候车室、公交车停靠站等地方实地观察,寻找与文中“文盲”有相同行为的人,甚至有的学生还会与这些人有语言上的接触。学生在接触中留心观察这些人的言行,揣摩他们的心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受绝不会都是相同的,而是有忧有喜,有恨有乐……上课伊始,我初步了解学生实地考查的情况。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也有极少学生没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内容,或因各种原因没有实地体验。因此,我让学生模拟现场进行表演,一则让实地考察过的学生进一步深化自己的体验,二则让那些没有第一手资料的学生有现场感受。这时候,学生书写的已不再是漫画中的内容,而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独特的感受,是自己真实的情感。我还让学生结合自己以前在这方面的所作所为,想想有无类似的情形,鼓励他们勇敢地剖析,作出自我批评,因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品行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令人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学生在习作中出现了一篇与本次练习在意义上背道而驰的作文。一个叫张航的学生在文中写道:……我一直在写有“母子候车处”牌子的地方转悠,想看到异常情况。可好大一会儿,既没见到抱孩子的母亲,又没见到有“不良”分子抢占这个位子。我很失望,心想这次一定是白跑了。正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候,终于来了一位母亲,抱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从她们的衣着看,好像是从农村来的,母亲手里还拎着两只鸡和一篮子鸡蛋,而且这位母亲还是一位残疾人——跛脚。她们好不容易才挪到座位上刚坐下,车子就来了,我正准备上前帮帮她们,这时,让我意外的事发生了,不远处一位衣着讲究、好像也在等车的小叔叔(很年轻)来到她们面前,帮阿姨提着篮子,还接过阿姨怀里的孩子。开始,我好担心啊,还以为他是坏蛋呢。我一直看着他把这对母女送上车,把篮子放稳当,还帮阿姨把两只鸡放到座位下面……我又惭愧又感动。我没有看到漫画中的“文盲”,却看到了这位让敬佩的叔叔。我本来想瞎编一个“文盲”的,但我实在想把我看到的这个叔叔的事告诉大家,不知道老师会不会怪我……

读完这篇作文,我真是既高兴又感慨万千。我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真是的观点,我的学生就有了发现美的眼睛。我以这件事为契机,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并不是处处乌云密布,多半是阳光灿烂的时候。让学生留心寻找生活中让人感动的点点滴滴,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便又成就习作,点燃学生再一次体验生活的激情。我想,这可能就是教学中的“无为而治”。

猜你喜欢
文盲候车实地
《假文盲》的启示
杨 诚作品
“新文盲时代”
无限追踪
铁路客运站候车区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
三次实地采访,挖掘出暖新闻背后的超暖细节
实地探访切尔诺贝利
明证
实地海棠雅著
全民扫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