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015-09-10 07:22廖增灼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中等职业学校重要性

廖增灼

摘 要: 本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因心理因素出现的行为失偏问题进行探讨,结合行为失偏学生的心理状况,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心理教育 重要性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比较重视学生的行为管理工作和技能教授工作,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学生中存在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终日过着“单调、烦躁、抑郁”的生活。根据我对本校10级、11级学生各300人的调查,多达43.7%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与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行好,技术精”的要求相距甚远。而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给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帮助和启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积极悦纳自己。他们一般有较理性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统一的科学人生价值观。所以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才能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经国内相关机构的科学研究和司法实践证明:自卑感重、逆反心理强容易受不良影响而拉帮结伙,以及学习成绩差的未成年人是潜在的危机对象。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入学门槛低,生源素质呈现出文化基础差、自主求知欲望不强、法纪观念弱、是非辨别能力低的特点。在中等职业学生管理实践中,我感到学生中多数因纠纷发生的违纪事件,其主要心理动机是想通过如此行为改变他人对自己(或所在群体)的看法和感觉,即想通过如此表现表示个体或群体的存在和引起注意;或因他人成为他(或所在群体)体验到自卑的参照和坐标,从而产生仇视心理表示出来的行为,是压抑心理不正当宣泄的外在表现。

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他们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咨询、辅导和援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成长、发展、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健康心理基础。

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首要条件

精神面貌好是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是心理素质好的外在表现。外在表现的不稳定性是个人心理特征不成熟,没有个人稳定事物观念的一种现象,是精神面貌不好的一种表现。现实中,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迷恋虚拟空间交流是现实中缺少朋友与沟通的现象,表明心理极不成熟、极不稳定,一有心理宣泄诱因的刺激,情绪就会像决堤的洪水表达出来。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对形成独特的心理特征起着重大作用,所以对青少年要进行及时心理诱导,确保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1.健康的心理是学生保持精神向上追求的动力。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精神状态,从而为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在工作中做到接纳与宽容,尊重学生个性,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达到心理相容;善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人格修养,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人格,从而保持较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2.健康的心理是学生保持较好的求知欲望的基础。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16岁左右的青少年,正处于特殊年龄阶段。心理上充满热情和抱负,富于理想主义,对现实缺乏了解;由于抱负和理想,他们好高骛远,想入非非,现实又很容易让他们心灰意冷,忧心忡忡,情绪反复,行为多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素良莠同济,多数自主求知欲望不强。由于成长经历、家庭等因素,中职学校行为失偏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学习为苦差事。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诱导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精神状态,使学生觉悟自己目前的任务,认识到知识、技能能改变人生走向的意义;明白知识浅薄、技能不精的人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只能担任社会分工中劳动价值不高的那部分工作,对社会作出的贡献较小,获得的劳动报酬也相对较低;而技能精、知识渊博的人,生存空间则广阔得多,这些人大多分担劳动价值较高的那部分工作,所得劳动报酬也相对较高,对社会贡献也相对较大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欲望。没有知识含量的人,就如一块只有有限原材料的土地,随着利用和岁月增长,会越来越没有价值;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含量,是提高个人附加值的根本途径。

三、健康的心理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前提

1.健康的心理为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及其他教育创造条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的,而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没有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就不可能建构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必须首先学会适应社会、应付挫折、调整情绪、人际交往、设计生活目标等,即学会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适应自己不能改变的。健康的心理自然对人的行为、思想产生积极影响,人的精神需求会逐渐向健康方向发展。只有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德育更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系统的、高层次的导向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使德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与现实脱离;目前思想品德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多数教师又以理论教学为主,更使学生觉得内容空洞,难以接受,从而采取消极应付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应坚持自愿、平等的教育原则,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逆反心理。

目前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近期内很难配备专业的心理医生,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和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和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现在不少职业学校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2(2):210-211.

[2]叶一舵.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2(6):14-16

[3]路琴.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1):18-21.

[4]陈顺仁.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3):93-95.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中等职业学校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