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云
摘 要: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環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学习百科知识,提高认识,促进智力的发展。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想象力 培养方法
教师要努力培养好创新的一代,我们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追求阅读主体的个性和潜能。因此,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阅读,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文经验,学会运用语言的本领。
一、现行阅读教学中的缺陷
从目前小学阅读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课堂提问很少,提问的思路不开阔;缺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教师对教材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我们要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训练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另外,教师受教学参考资料的束缚太大,考试都要以教学参考资料上的要求为标准,教师教学灵活性不强。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1.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主要靠生动如画的语言。对语言所体现的景物、事物、人物,要能体现其具体效果,是需要通过学生的想象才能实现的教学中充分运用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方面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写的人物、人的具体情境,把课文所写的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另一方面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画面。例如《林海》的第2~5段,写岭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写群岭起伏的林海的波浪,多种的绿色: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写落叶松的海洋和俏丽的白桦的句子等。凡是这样生动具体的语言,都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边读边想象画面;既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又发展想象力。
2.教师的语言只有生动、形象、鲜明、准确,才能唤起学生的想象。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头脑中积蓄的表象再现出来,善于给学生一些联想的条件,善于给学生描绘、创设一些情境,使学生有丰富多彩的想象,听教师读、讲,如临其境。想象与情感分不开,只有情感充沛,想象才会丰富。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充满感情,以富有感情的生动语言,唤起学生的想象。教师要善于设计多种形式、多层次、多答案的练习。鼓励学生动脑筋说话,不要人云亦云,别人说了,你就不要重复。日久天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发展。如果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就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训练项目,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是需要多多鼓励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问、回答问题中的一些创造性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给予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敢于表达意见。
三、发展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学生是具体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如执教《林海》一课前,我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投影片和《林海》一文的投影片重新组合成连续抽动片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获得了视觉上的满足感,又感性地认识了兴安岭“岭多、林广、花艳”的特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导读提示非常明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此环节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
通过个人表演、分组表演、群体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文表演的部分,内容比较丰富,有不同的角色,有生动的情节,有个性的对话,大多是课文的一个片断或整篇课文。这类表演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组合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教《一粒种子》时,在深读课文后,让学生坐在座位上边读边演动作。读到“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就把身子挺一挺”时,便抬起头,伸一伸腰、一副很舒服的样子;读到“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时,学生们把腰挺得更直,头抬得更高;读到“又把身子挺一挺”时,大家便站起来;读到最后,“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一亮,啊,好个光明的世界”。学生把两手上升,演出一派欢呼的神情。这种群体表演,往往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热烈情绪,对调动课堂气氛能起到重要作用。
四、注重语言的实践运用
重视语言的实践运用既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又是研究性阅读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语言发展的标志之一是词汇量丰富。学生词汇掌握了就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只有扩展词汇,才能发展语言。当然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是掌握好句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学生能把句子说好或写好,就会为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尤其是扩展句子,既是连句成段、成文的基础,又是使思维发散和深化的过程。例如《荷花》一课,教师可以提示句式: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 )荷叶,看到( )荷花,看到( )花骨朵。然后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就是在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美一些。例如有的学生说: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玩,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在语境中学习语言事半功倍,这是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对书面语言的学习而言,一篇篇文章中的情节、人物、思想、情感就是最佳的语境。实践过程就是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力乃至自身的生活经历、认识经验的综合应用。
总之,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等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提高认识,促进智力的发展。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