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体化模式探究

2015-09-10 07:22李婧
考试周刊 2015年39期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

李婧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时代已经全然演变成了知识经济时代。而在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变得尤为重要,那么在高职院校中,人力资源课程也变得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高校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的学习与教学模式一直备受关注。作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探究必须提上日程。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体化的教学现状与在这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并借鉴国内外成熟的人力资源理念,通过对本国的情况与国外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吸取外国优秀的教学案例,改正自身不足,让我国的高职院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力资源优势,以使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知识经济 人力资源管理课 程一体化

一、课程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课程研究的目的。21世纪是一个知识与经济都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知识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资源,高职院校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才输送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一个亟须人才及人才流动如此激烈的社会里,高职院校要有效激活内部人力资源,改变人力资源课程的管理模式,使高职院校处于不败地位。

2.课题研究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体化模式的探究,希望在这样一个高职院校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使高职院校走出误区,希望高职院校能够从中得到一定启发,使高职院校立足于激烈的人才竞争之中。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体化的含义

“一体化”的实质就是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相结合。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加深对彼此的理解。让理论知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更具体,让实践经验在理论熏陶下更真实深刻,更便于同学们掌握。

三、我国高职院校中教师人力资源的相关属性

1.职业性。高职教育是直接面向市场的教育,它的意义不同于其他,它是直接服务产品本身的。它能够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人才,为祖国提供四有人才的人力资源支撑。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使自己符合人力资源职业性的要求,使自身符合人力资源课程发展的需要[1]。

2.多变性。随着社会变革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新兴产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具有灵活的变动性,必须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动而改变自身,以使自身符合社会的变动需要。在适应社会的同时,需要高职院校培育出的新世纪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能够适应社会职责变动的变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时候,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多多了解市场,多多了解企业,多与企业联系,及时了解企业需要,培养出“因时制宜”的综合性人才。

3.区域性。普遍而言,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设立都以区域为中心,并以区域的经济发展为目标,同时,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深刻影响该区域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会对该地区的职业构成产生影响,而该区域职业构成的变化会影响到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变化。这样一来,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就必须考虑该区域的产业结构构建,必须在分析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能够适应该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关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本学校的重点专业重点课程,培育学校特色。

4.角色双重性。人力资源具有角色的双重性,人力资源既是投资的结果又是创造新的财富资源。实质上说,人力资源的投资也是一种消费方式,是一种收益值较高的投资行为。其收益值远远高于其他投资的收益,这点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有特殊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可以花大力气对在校的教师进行培训,开展进修班或者骨干培训计划,整体提高该院校的人力资源质量,加大了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之后,教师的综合实力增强,得到社会认可,确立了该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样可以给院校带来更客观的利益。这样一种投资是一种两全其美的举措,不仅整体提高了内部师资力量,提高了整个教室队伍的水平,而且给该高职院校带来了更多荣誉。

四、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体化模式的研究状况

首先,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并不十分合理。其次,很多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纵观我国各高职院校,我们发现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相当混乱。很多老师都是年轻人一通过相关考试就上岗,走上教学的岗位。但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不仅需要非常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老师有丰富的实际经验,他们一通过考试就走上讲台,根本不会有深入企业的实际人才管理经验,这是我国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普遍现象[2]。

五、对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问题的对策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要到企业中,在企业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选出一些精英,挑选出来以后对这些人进行集中的理论知识培训,他们之前都有实际的人才管理经验,所以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应该也比较容易。在他们掌握了基本的教学能力之后,就可以把他们直接安排到课堂上给学生讲课。这样一来,这些人一定比那些没有经验而只有理论知识的老师更生动,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关注。而且他们的宝贵经验对于那些还在学校读书的学生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比书本上的知识宝贵得多。

2.从另一个角度想,我们可以把学校已有的年轻的、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集合起来,利用节假日组织老师到社会上参加实践锻炼。这样,年轻的老师们通过假期时的实践积累了经验,再讲课的时候一定更生动。没有实践的知识是空洞的,有了经验的知识是丰富而性感的,更容易传达给学生。

3.如果真的不能满足一名教师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知识,那么我们可以设置两种课程。一种是学校专门老师的理论课程教学,另一种我们就可以聘请那些企业里专门的人才管理人员对在校学生进行专门的实践知识的授课,这样就可以做到两全其美了。

4.课程安排要合理。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安排方面,一定要以满足学生需求、加强职业技能为原则,调和好理论知识课程和实践知识课程的比例,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并且对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模块划分,这样一来便于学生更好地吸收。

5.配备合适的教材。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我们也要弄清教材的特殊性,对教材进行一体化整理。不光理论知识的课程要有相应教材,在实践课程的教学环节,又要求有相应的教材与之相配合,即既要有理论知识的配套书籍,又要有实践基础的配套书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要求实行一体化的课程教材,实践课程教材的编写一定要立足于实际经验的基础上,详细划分每一个知识点,贯彻好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任务。而理论知识教材的编写,则要“精、简”。只有对庞大的知识体系进行合理的精简编排,才能对优化教育模式起到作用,减少在学校学习时的不必要的时间支出。

六、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

1.摒弃传统观念树立现代思想。在建设方面,我们一定要摈弃传统的思维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价值观念,让它深入人心。同时努力创造一种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制订合理的人才发展规划,让人才资源在自由的环境里自由发展成长,这样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及人才的队伍的发展壮大。更有利于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新兴综合性人才。不被传统的理念束缚住创新的步伐,这更能为院校带来活力,而院校的活力可以给社会带去源源不尽的内生动力。

2.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要及时观察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考察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并据此判断未来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同时调整高职院校内的人力资源发展方向。

3.建立强大的理实兼备的教师队伍。要做到壮大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拓展教师的来源渠道。教师的来源不能单一,多渠道寻找适合教育的人才,大力引进,引进后要明确其在学校的职责所在,实现个人价值,并且要制订适合其发展的具体规划,从而达到留住人才的目标。第二,我们要多多组织教师培训。教师的知识也不能是一成不变,人要活到老学到老,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学习才显得格外重要,我们要多多开展进修班。骨干培训等,让优者更优,培养专业的精英人才,共同提高专业素养。第三,要善于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兼职教师的设立十分重要,兼职教师在整个教育环节起到了辅助推动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鼓励那些企业管理人员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兼职教育,做到院校和企业共同育人,共同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第四,要制定合理措施,留住人才,要能做到留住人才,就要制定绩效考核和激励的机制,这样可以给在校老师带来相当大的动力支持,同时对老师产生一定的约束力,有利于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同时优化教学质量。

七、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好处

1.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在一起,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经验变得不再枯燥,甚至更加生动有趣,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把学生从枯燥的课程中解救出来的同时,给学生灌输比书本理论知识更宝贵的精神财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是一种全新的但也极其优秀的教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沉闷的教学模式,并能取得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好的教学效果。

2.这是一种完全创新的教学模式。这样的一种授课方式,打破了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彻底地将课堂和实际的社会经验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的实践经验中传授理论知识,让知识变得更具体。在理论讲解中融入实际经验,让实践变得更生动。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枯燥的课本知识,而且极大增强了学习的乐趣性,学生由之前的不愿意学习变为主动要求学习、乐意学习。发挥教育主动性的同时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无疑,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举措。

3.这一将教学模式的出现,也大大提升了师资力量。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们都成为那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的人才,否则就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内的教学发展。老师在这样一种形式下,不得不从自身出发,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先具备完全适应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的素质。老师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积累实践经验,只有不断进行自我学习,才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在以知识经济为主的今天,高职院校一定要适应时代,懂得适时而变,要大力改革,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转变人力资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填鸭式教学为兴趣激发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从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培育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永安,林养素.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08).

[2]廖英.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S1).

猜你喜欢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改革的策略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无形资产研究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