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2015-09-10 07:22:44张瑞
考试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环保意识环境保护

张瑞

摘 要: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初中化学教材中与环境保护教育有关的内容,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提高初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环境保护 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恶化及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我国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阶段,加之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人们环境意识淡薄,环境污染不仅在城市地区不断加剧,还迅速向农村蔓延。土地沙漠化、地表水污染、农田肥力下降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地关心环境的人们普遍认识到环境保护教育的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初中化学教材中与环境保护教育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初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1-6]。

1.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自从人类发展化学工业以来,尤其是煤焦油加工工业和石油化学的发展,许多新型材料和工业有机物,如塑料、人造橡胶、合成纤维、染料、化肥、医药、农药等给人类文明带来新的光彩,同时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与此同行的是这些材料和工业有机物及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污染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必须协调好经济增长和降低污染、保护环境二者的关系。提倡和推行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的重点。

环境保护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指导理论、目的、内容和采取的措施,尤其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纳入环境保护。这就要求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破坏,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和发展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近年来,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空前重视,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绿地、碧水、蓝天、清风的自然面貌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学生中,尤其是初中生中进行环保教育。初中生环保意识是否增强,将直接影响子孙后代,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培养出一批批知情意行具有很强环保意识的初中生,是初中化学教师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艰巨任务。

2.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2.1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初中化学教材中与环境保护教育有关的内容较多,涉及环境保护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地球变暖、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壤污染、水资源危机和水质污染、能源短缺、酸雨等世人关注的环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的相关知识,向学生讲解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在学生思想中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当讲到涉及环境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然后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讲解教材内容“保护空气”时,对目前大气污染状况、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进行介绍,并结合近年来电视新闻中全国多地长时间出现的雾霾天气进一步说明,使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状况,了解出现雾霾的原因、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可以通过“伦敦烟雾事件”进一步说明空气污染的危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伦敦烟雾事件”是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1952年12月4日至9日,伦敦上空受高压系统控制,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城被黑暗的迷雾所笼罩,马路上几乎没有车,人们小心翼翼地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进。大街上的电灯在烟雾中若明若暗,犹如黑暗中的点点星光。直至12月10日,强劲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上空的恐怖烟雾。当时,伦敦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许多人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在大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据英国官方统计,丧生者达5000多人,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

在讲解教材内容“爱护水资源”时,对目前水体污染状况进行介绍,并结合近年来全国多地出现的“癌症村”进一步说明,使学生了解水体污染状况,了解出现水体污染的原因、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水是生命之源,可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发展及人口数量不断膨胀,我国面临十分严峻的水污染形势,部分地区水质甚至出现持续恶化状况。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些地区癌症呈高发态势,甚至出现“癌症村”,即认为与长期水污染关系密切。水是人及生物生存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节约用水,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

在讲解教材内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向学生介绍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焚烧化石矿物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全球气候变暖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2012年10月14日,英国气象局称全球已停止变暖16年,再次引发热议。酸雨的正式名称是酸性沉降,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形态落到地面者,后者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土壤由于受到酸性侵蚀,引起农业减产。酸雨可对森林植物产生很大危害。此外,酸雨容易腐蚀水泥、大理石,并使铁金属表面生锈,因此,建筑物容易受损,公园里的雕塑及许多古代遗迹容易受腐蚀。

利用初中化学教材中与环境保护教育有关的内容,结合环境污染状况和危害,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初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2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规范进行实验操作是环境教育的关键。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教师都要言行一致,做到实验操作正确规范,正确把握环境教育深度: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时做到“适时、适度、适量”。

其次,化学实验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用量越大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越大。所以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在保证实验效果的条件下尽量少使用。

再次,利用实验教学录像代替实际操作模拟,诸如危险、剧毒等不适合在中学教学中进行的实验,重复播放,让学生观看,教师结合教学录像对实验的关键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讲解,这样可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有大概的印象和直观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实验理论知识。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进而使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

最后,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合理收集和排放三废,化学实验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三废,如对废弃物不处理,随意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不良的实验习惯。在实验操作中要求学生将实验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对废液进行回收处理、对产品进行回收利用。把一些涉及有毒废弃物的实验由敞开体系改为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氯气与铜丝、铁丝的反应实验等都可以改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无论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要准备不同废物回收容器,回收做实验时产生的废弃化学药品。如有的实验的稀硫酸可回收,第二个班级可接着使用;实验中回收的废酸用于冲洗厕所,以减少厕所清洗剂的用量;没有反应完的锌粒、铝片、铜片等可以回收利用。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学生能认识到做化学实验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由点到面教育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有效地保护环境,做终身的环境保护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环境,需要时时留心、处处留意,从点点滴滴做起,如不乱扔废电池,少使用或不用塑料袋,不使用毒性大的杀虫剂,不燃放鞭炮,使用无磷洗衣粉等。

3.结语

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公民是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合理、有效地教育,需要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做合格的公民。

参考文献:

[1]冯华.初中化学教学与环境保护知识[J].文理导航,2013(5):17.

[2]项秀芳.初中化学教学应怎样渗透环境保护知识[J].中学教学参考,2013(2):82.

[3]厉洪菊.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2(8):150.

[4]王敏.初中化学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3):122-123.

[5]严小梅.初中化学课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理念与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0(5):46-48.

[6]张林.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9(16):57-58.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环保意识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析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1:16:38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18:01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6:58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